三川郡守李由是李斯之子,負責防守滎陽。吳廣大軍來襲,李由立即派快馬飛報丞相李斯:“叛軍十萬已到許縣,日夜可達滎陽,城內兩萬五千名士卒日夜鑄兵器,加固城墻,挖拓城河,防哨巡守。無奈兵力懸殊,存糧也只可用數(shù)月。望速派兵增援。”
李由知道形勢嚴峻,就親自帶兵防守。為穩(wěn)定城內秩序,他組織百姓協(xié)助守城,令掌管治安者加強檢查,防止奸細混入城內。
第二天黎明,城外鼓角震天,起義軍隊如潮水般涌到滎陽城下,弩箭好似飛蝗一般射向守城的秦兵。吳廣下令強渡城河,架起云梯攻城。李由指揮守城將士勇猛還擊,死者的血水染紅了城河。
李由的頑強堅守,吳廣久攻不下。陳勝只好召集重臣商量對策,同時任命上蔡人房君蔡賜做上柱國。
注:上蔡是地名,房君是官職的名稱。
項籍,下相人,字羽,二十四歲時起兵。項梁是項籍的叔父,項梁的父親就是被秦將王翦所殺的楚將項燕。
注:項燕有三子,分別是:項渠、項梁、項伯。項渠是項籍的父親,早逝。項氏的宗族分支比較多,項氏的出色人物還有:項聲、項它、項悍等。
項籍小時候,先是學習寫字,沒有學成就喪失了耐性。于是放棄了學文,改學擊劍,學到一半又半途而廢。項梁因此對項羽很不滿意。項籍對項梁說:“字只不過用來記記姓名而已。劍也只能抵敵一人,不值得學,要學能力敵萬人的本領。”
項梁覺得項羽與眾不同,有他爺爺項燕的風骨,于是就教項籍兵法。項籍非常高興,粗略地知道了兵法大意,但又沒有認真學完。項梁之弟項伯曾在櫟陽殺人出逃,項梁因此受到牽連。項梁跟蘄縣獄掾曹咎關系非同一般,就請曹咎寫信給櫟陽獄掾司馬欣,司馬欣很給曹咎面子,這件事就被司馬欣壓了下去。司馬欣、項梁因此也成為了朋友。
注:秦朝郡縣制之下的弊端有一點就是,地方官吏的以權謀私無法控制。
后來項梁殺了人,和項籍到吳中躲避仇家。吳中所有豪杰都自認為比不上項梁。每當吳中有大規(guī)模的繇役和喪葬,大家都請項梁主持辦理,項梁暗中用兵法調度眾人,因此了解了每個人的能力。
秦始皇帝巡游會稽,來到浙江一帶,項梁和項籍前往觀看。項籍望著秦始皇的鑾駕說:“那個人是皇帝嗎?我將來可以取而代之?!表椓簢樀眉泵ξ孀∷淖?,說:“不許胡說八道,當心誅九族!”項梁因此覺得項籍非常有志向。項籍身高八尺有余,力能舉鼎,才氣過人,吳中子弟都很敬畏項籍。
會稽郡守殷通和項梁是至交好友。有一天,殷通對項梁說“江西都造反了,這是上天亡秦。我想發(fā)兵,委托你和桓楚帶領。”當時桓楚逃亡于湖澤,項梁又不想居于人下。項梁就回答道:“桓楚逃亡在外,沒有人知道他的下落,只有項籍知道。”項梁走出來,吩咐項籍進來。并對項籍低聲說道:“一會看我的眼色行事,殺了殷通?!?p> 項籍借著說桓楚之事靠近殷通。項梁使眼色給項籍:可以行動了!項籍拔出寶劍斬向殷通,殷通猝不及防,死在項籍劍下。項籍砍掉了郡守殷通的腦袋,交給項梁。項梁拿著郡守的腦袋,身上系著郡守的官印走了出來??な氐氖匦l(wèi)見到項梁一身鮮血,大為驚慌,場面一片混亂。項籍勇武過人,手持利劍,沖入人群之中。在守衛(wèi)沒緩過神之際,項籍連續(xù)完成雙殺,三殺,瘋狂殺戮……項籍持續(xù)暴走,一共殺死了百十來人。
注:作者不信項羽真這么能殺,殺那么多人刀口都不能再用了,但是司馬遷就是這么寫的。
所有人都威懾于項籍的勇武,沒有人敢反抗。項梁就召集吳中豪杰起義,派人搜羅下屬各縣青壯,匯集精兵八千人。項梁安排吳中有能力的人為校尉、候、司馬。有一個人沒有得到任用,自己去向項梁問其緣故。項梁說:“前些時候有翟家舉辦喪事,讓你負責路線人員,結果你一直沒有辦好,所以沒有任用你?!北娙寺牭巾椓核f,更加佩服項梁。項梁自立為會稽郡守,項籍為裨將。
田儋,狄縣人,戰(zhàn)國時齊王田氏一族之后。田儋的堂弟、田榮的弟弟田橫,是當?shù)赜袆萘Φ娜宋?,而且宗族強盛,很有威望。陳勝起義后,田儋就謊稱家奴有罪,送往官府。借定罪家奴之際,把秦官全部殺死。
趙王武臣派上谷小吏韓廣平定了燕國一帶。燕國舊貴族對韓廣說:“楚國已經立了王,趙國也已立了王。燕國地方雖然小,過去也是個擁兵車萬輛的國家,將軍您可以自立燕王。”韓廣猶豫不決,說:“我的家眷還在趙國,恐怕不妥?!毖鄧f貴族又說:“趙國西面有秦,南面有楚,他的力量不足以威脅我們。況且以楚國的強大,都不敢殺害趙王將相的家屬,趙國又怎敢殺害您的家屬呢?”韓廣覺得他所言不錯,又想起武臣也是如此。于是韓廣自立做了燕王。韓廣又派人去了趙國,跟武臣當初自立一樣,匯報自己自立為王。
武臣知道韓廣自立,大怒,一度想發(fā)兵攻打。張耳勸阻武臣說:“如今南有陳王猜忌,西有強秦威脅,在和燕國決裂,則四面為敵,難以自保。”武臣憤懣不已,只得作罷。
魏豹,從前是六國時魏國的王族公子。魏豹的哥哥叫魏咎,原來魏國時被封為寧陵君。秦國滅亡魏國之后,魏咎和魏豹被廢作平民百姓。陳勝起義稱王,魏咎前往追隨陳勝。陳勝派魏國人周市帶兵攻占魏地,魏地的人想要擁立周市為魏王。周市卻說:“天下大亂之際才是最考驗一個人忠誠的時候?,F(xiàn)在天下子民都反對秦國,一定要擁立魏王的子孫才可以?!?p> 于是周市派使者請陳勝立寧陵君魏咎做魏王,武臣已經背叛陳勝,韓廣也在燕國自立。魏地是戰(zhàn)略要地,陳勝想獨自占有,所以陳勝拒絕了周市的請求。
注:《戰(zhàn)國策》曾有提及:“韓,天下之咽喉;魏,天下之胸腹?!蔽旱氐闹匾裕幸韵聨c:
1,魏國的土地肥沃,高產的同時還非常適合種小米,天生的土地優(yōu)勢促成了魏地在戰(zhàn)國時的地位。軍糧這個每個國家都重中之重的大問題,占領魏地,就意味著軍糧得以保障。
2,當時的鹽有兩個出處,一個是齊國的海鹽,還有一個就要數(shù)魏國的鹵鹽。齊國成為第一個霸主的原因不僅僅是管仲,其實最有底氣的,還是齊國東臨大海,這里有海鹽。古代,鹽卻是決定國家的生死和富強的關鍵,整整決定了兩千多年。
3,魏地的中條山脈是我國冶鐵的發(fā)源地之一,河東的銅礦資源在當時也名聲在外。軍工業(yè)、農業(yè)都需要大量的銅、鐵。
4,黃河經流魏地,河西之地更是讓魏國獨占黃河天險。
5,魏地有華夏最重要的交通要道:豫西通道、豫北通道。這兩條通道有多重要,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清的,大家可以自行了解。
以上5條,是陳勝不愿意讓出魏地的根本原因,也是后來項羽分封諸侯,自己卻強占魏地,號稱西楚的原因所在。所以說項羽占有魏地,定都彭城,并不能說目光短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