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歲的瑪絲洛娃看著同樣年少的十九歲的女莊園主的侄子聶赫留朵夫坐上馬車離開莊園返回大學時,她覺得“學問”是個好東西,她也想做一個“有學問”的人。
做為女莊園主的半養(yǎng)女,她把從女主人那兒獲得的每一個戈比都攢起來并想辦法換成了一本本書籍。女主人每逢節(jié)日或她的生日送給她的衣物和飾品,她也只留下了一少部分,其余的也都拿去換成了書籍。女主人見她喜歡看書,便請了一個家庭教師教她一些貴族小姐們會學到的知識和禮儀,并正式地收她為養(yǎng)女,帶她出入當?shù)氐纳缃蝗?。鄉(xiāng)下的社交圈通常更寬容些,畢竟瑪絲洛娃是當?shù)亻L大的孩子,況且從她懂事起她就以半養(yǎng)女的身份在莊園長大。更重要的是,瑪絲洛娃讀了很多書,在家庭教師的調(diào)教下還學會了兩三門外語,她的算術不錯,算賬又快又準,她還懂得歷史和地理,還會用草藥給莊園的仆人們治病。不僅莊園的人很喜歡她,當?shù)氐纳缃蝗σ埠軞g迎她。當然年輕又漂亮也是一個原因。
不過,瑪絲洛娃知道僅憑這些是不夠的。于是她很努力地學習彈鋼琴,并學會用流利地外語與女家庭教師及那些也會外語的貴族小姐們交流。她用鋼琴和外語成為了貴族小姐們的知己。可這還遠遠不夠。她學會了寫文章,不僅替貴族小姐們寫一些表達愛慕的私人信件,還找到了往報紙上用筆名發(fā)表作品的機會。她開始有了代筆費及稿酬。最重要的是,那些她代筆寫的私人信件真的促成了幾樁美好的姻緣,貴族小姐們在出嫁時都給了她一筆較豐厚的感謝費,一是為了感謝,二是為了讓她保密。每次都是上千盧布,因為她們的姻緣帶給她們的遠不止這些。貴族小姐們開始主動結(jié)交她,請她代筆寫信?,斀z洛娃的積蓄在不斷增加,她手頭已有了上萬盧布的存款。隨著名氣增加,她的代筆費隨著自動上漲,感謝費也從一千盧布漲到了兩千盧布,三千盧布。而她豐富的創(chuàng)作靈感也為她帶來更多的稿酬。這樣不到三年的時間她已攢下了約十萬盧布。這期間她還因為會說兩三門流利地外語而陪幾位貴族小姐們出國了兩三次,費用由對方全包,而她也大開了眼界。
從國外回來后,瑪絲洛娃向女莊園主提出為她自己付贖回自由籍。其實女莊園正式收她為養(yǎng)女時她的身份已是自由籍了,但瑪絲洛娃想通過自己的努力自己贖回自由籍。女莊園本不想收這筆錢,但瑪絲洛娃堅持,女莊主便按正常的金額收了十盧布,并把瑪絲洛娃的自由籍交還給到她本人手上。
瑪絲洛娃拿到自由籍的第一件事是在附近花三萬盧布買下一個帶別墅及幾十畝地的小莊園。并買下一對管家夫婦幫她經(jīng)營莊園。做為感謝,瑪絲洛娃花了上千盧布給女莊園主贈送了一匹駿馬及新馬車,女莊園主為此十分開心。
在做好了安排后,瑪絲洛娃來到了一所女子貴族學校進行系統(tǒng)學習,開始了她新的人生之路。
當聶赫留朵夫大學畢業(yè)又當了青年的軍官后,瑪絲洛娃已經(jīng)在女子貴族學校里開始了學習。聶赫留朵夫聽說后十分感慨,他覺得他應該早點回來?,F(xiàn)在他不想去女子貴族學校見已是自由籍的女大學生瑪絲洛娃。因為對方的進步太過于明顯了,他一時還接受不了,也不想去面對。這樣他在瑪絲洛娃的小莊園里由瑪絲洛娃的新管家夫婦客氣的盛情接待之后,他很快也離開了他姑母的莊園。
他回到大城市的社交圈之后,很快適應并融入了社交生活。他不再去想怎樣去改變現(xiàn)狀,而是想著怎樣去認識下一位貴族小姐。他漸漸忘記了瑪絲洛娃這個人。
瑪絲洛娃一邊上學,一邊繼續(xù)在報刊上發(fā)表作品,稿酬也由每月幾百盧布增加到幾千盧布。她有著很豐富的與貴族小姐的打交道的經(jīng)驗,盡管女子貴族學校的貴族小姐們都自視甚高,但對會彈鋼琴,會兩三門外語又有幾次出國經(jīng)驗的瑪絲洛娃來說應付結(jié)交她們還是很駕輕就熟的。她在女校友的帶領下很快進入了不同女生的社交圈里。這也讓她大大開了眼界,適應了步入社會的節(jié)奏。
瑪絲洛娃的莊園在不斷擴大,由幾十畝地增加到了幾百畝地。她沒有再買農(nóng)奴為她干活,而是將買回的農(nóng)奴放了自由籍再簽訂勞動協(xié)議用雇傭的方式來為她干活。她與每個人都簽定了保密協(xié)議,替他們保管自由籍,干滿了十年后自由籍交還給本人,去留由他們自行決定。這十年期間每年按工資發(fā)給他們每個人報酬。為了慎重起見,她與管家夫婦約定了二十年的工作期。莊園每年為瑪絲洛娃帶來了從十幾萬盧布,幾十萬盧布,到上百萬盧布的收益。
而隨著眼界的開闊,瑪絲洛娃的作品內(nèi)容也愈加豐富,稿酬也從每月幾千盧布達到上萬盧布。當瑪絲洛娃從女子貴族學校畢業(yè)后她的莊園達到了上千畝土地。雇傭的人也達到了上百人。年收益也達到了幾百萬盧布至上千萬盧布。莊園里不僅有土地收益,還蓋起了各種種類的作坊。一到了寒暑假她都會回去照看一下。
這上學期間,她在一場女子貴族學校的校外活動中遇到了正在做宣傳活動的比她大幾歲的西蒙松,當她邀請西蒙松去她新開的書店為她挑選一些有關進步思想的書籍時,剛好避開了來了解他們宣傳活動的當局人員。其他的宣傳者大部分借著女子貴族學校的活動避開當局人員,悄悄各自離開了。當瑪絲洛娃和西蒙松挑好書籍返回活動現(xiàn)場時,所有人都已先后離開?,斀z洛娃邀請西蒙松在她的假期去她的莊園做客。西蒙松答應了她。
當瑪絲洛娃帶著西蒙松回到她的莊園時,莊園里的人很快就喜歡上了西蒙松。他們喜歡聽他說話,喜歡向他提出問題,也喜歡跟他聊他們的事情。當學校假期還沒有結(jié)束時,莊園里的工人們想盡了辦法撮合這倆人。于是瑪絲洛娃和西蒙松在大家的努力下在假期結(jié)束前舉辦了婚禮,大家終于如愿地把西蒙松留在了莊園里,與大家一起生活?,斀z洛娃從女子貴族學校畢業(yè)后,也回到了莊園里,與西蒙松一起按他倆的心意共同經(jīng)營著莊園。
瑪絲洛娃開始了她的新的生活。聶赫留朵夫從青年軍官上不斷地升遷,他聽說了瑪絲洛娃結(jié)婚了。但一個他姑母的養(yǎng)女,沒有自己的家世背景的年輕女人,他不會去做太多考慮。畢竟有很多家世不錯,自身條件也很不錯的貴族小姐可供他做選擇。畢竟青春期朦朧的好感只適合像老照片一樣存放。做為一個有著豐富社會經(jīng)驗的比較成熟也比較成功的成年人,他有成熟的感情標準和婚姻標準。
直到瑪絲洛娃帶著滿周歲的兒子和西蒙松一起來女莊園主家里看望女莊園主時,恰好也在這里的聶赫留朵夫看到了這一家子。此時的瑪絲洛娃他并沒有第一眼就認出來,畢竟與他記憶中的十六歲面容和氣質(zhì)都有了很大的不同。有著上百人干活的女莊園主與十六歲一臉天真的小姑娘已有了很大變化,聶赫留朵夫也不再是那十九歲的大學生了。這一刻。他才恍然發(fā)覺他真的好像錯過了什么。如果當年他再次來到這里瑪絲洛娃還沒有離開,那時的他一定能將她輕易地哄騙住。再往信封里裝上一百盧布給她,就算現(xiàn)在他依然未結(jié)婚,再次面對她時他都不會如此陌生,仿佛有著很大的距離。他可以繼續(xù)關照她,關心她,雖然不一定會娶她,但他看著她時,那種階層自帶的優(yōu)越感一定會更濃些,讓他更自在些?,F(xiàn)在瑪絲洛娃一家在他面前與姑母談笑風生,他甚至不知道該怎么加入他們的話題,什么某個地里干活的某某又生兒子了,誰又和誰結(jié)婚了,地里種的東西收成又怎樣了,他能聽懂每一個字,卻對這些完全不感興趣。于是他很沒滋味地吃完飯后就找個借口離開了。他寧可去另一個姑母的莊園做客也再不想來這里了。
瑪絲洛娃一家人常年一直保持著和女莊園主的往來,而聶赫留朵夫再也沒有來過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