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節(jié)能減排?
王遠征聽后,眼睛睜得如燈籠般大,這種建筑建是可以建,專業(yè)上也是能解決,但造價上可是要高出普通建筑很多。
他深深地望了一眼小明,只見他臉上滿是堅定!
他沉吟良久,最后感慨了一下,鄭重地說道:“全玻幕墻也不是不可以,但是成本方案我會努力控制好,方案上我會按你的要求認真做好的?!?p> 小明滿意他的態(tài)度,既然是公司自用建筑,何不走在行業(yè)前列,給設計院一份探索創(chuàng)新的任務,讓他們集思廣益,自由發(fā)揮。
“經費的問題你暫時不用擔心,你需要考慮如何能讓它在使用過程中更好地利用自然采光,降低照明消耗。還有,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通風,減少機械通風,也就是需要做得冬暖夏涼。”
王遠征對他提出的這些思路有所耳聞,但是那僅僅是有所耳聞,他知道國外早已在研究這些問題,國內也只是將這些當做概念來用。
他沒想到的是,小明直接給他布置了這么難的任務。
他皺眉仔細思考,看來要完成他的要求,任重而道遠。
“要完成這些內容,目前來看還是有很大的難度!我會多查閱一些最新的設計理念。”
“這些還不算完,還要考慮如何節(jié)水,比如下雨后的雨水可以收集起來,用作衛(wèi)生間和植物灌溉?!?p> 王遠征對這個概念聽都沒聽過,不過他還是很認真地記錄了下來,試圖找到解決辦法。
他努力擠出一絲笑意,恭謹地問道:“還有什么其他指示嗎?”
“你們設計院,除了傳統(tǒng)的建筑設計外,還要勇于創(chuàng)新,大膽探索,多出有意義的論文!我對你們的要求是除了工作之余,還要承擔科研任務,經費當然是公司這邊撥付?!?p> 王遠征這次沒有笑,他試探道:“你是不是有什么預感,比如以后的建筑會趨向于節(jié)能減排?”
小明不敢說太多,他對這些東西也只是一知半解,畢竟搬磚才是他的主業(yè)!
“大概估計會吧,你們設計公司要多派人出去學習,多訂期刊雜志,多看多想,多研究!我想時機成熟了,會在你們單位成立一家研究所,專門搞新材料研究?!?p> 王遠征趕緊摸著他的脈了,感情說這么多,這才是他真正的意圖吧。
“那我們設計公司的總部大樓按多少層設計比較合適?我原來想得有個十層都可以了!”
小明笑著對他搖了搖頭:“你們設計公司需要幾層?每個專業(yè)至少一層樓吧,研究院至少占三層樓,還有地質勘察的,也給他們預留一層樓吧,另外曬圖和資料室,大型會議室,方案論證中心這些。所以,應該建多少層?當然,地下車庫也是需要考慮的!”
總之一句話,新落成的大樓一定要高大上,還要滿足若干節(jié)能減排措施!
這個年代,造價也不高,他現在提出的這些,放到20年、30年后,依然不會落伍!
王遠征第一次感覺到壓力,他知道,設計公司的新大樓不僅僅是建筑設計那么簡單,還承擔了設計公司發(fā)展的標桿!
以后客戶來了,先將他們帶到公司先參觀一番,讓他們優(yōu)先親身感受新理念、新技術和新材料帶來的舒適感,這比紙上談兵要強上不知道多少倍。
他想到這些,站起來認真地和小明握了一下手,承諾道:“我會帶領大伙積極探索,定將我們最滿意的方案交到你的手上!”
小明搖了搖頭,否認道:“你們自己辦公的地方,你們這是在為自己服務!所以,你們每一次設計,時刻都要站在主人公的立場上去思考。”
小明給他說完了正事,接下來他還要去駱援朝那邊,將任務安排下去,雖然還有一段時間才會啟動,盡早安排是為了他更好地安排優(yōu)秀的項目經理。
小明推開駱援朝辦公室虛掩的門,發(fā)現他正盯著窗外的風景發(fā)呆,他在門口喊了一聲:“駱總,發(fā)什么呆?。 ?p> 駱援朝轉過身來發(fā)現是小明,他笑著走過來將他帶到會客廳,給他倒了杯水,才說道:“我就不給你倒茶了,喝水吧!”
小明直接坐了下來,讓身體躺在了沙發(fā)上,他漫不經心地說道:“哎呀,還是回來才舒服!”
“那是,外面哪里有家里好?。 瘪樤搽S意在對面坐了下來。
小明聽他這么說,心里也在打鼓,畢竟駱援朝的家是安在小城的,人際關系的也全在這邊,如果讓他到蜀都去上班?他會同意嗎?
“公司最近會在蜀都拍兩塊地,一塊用作設計公司那邊的總部大樓,一塊用作建工的總部大樓,這是公司走出去的必然選擇。”
駱援朝心中有點震驚,公司這么大的事情,他這個股東還是第一次聽說,不過轉念一想,小明只是讓他分管工程,公司的發(fā)展目標這塊,他還真插不上話。
“既然是新的總部大樓,那么以后也會去那邊上班了嗎?”
小明擺了擺手,會心地一笑:“現在在哪里上班的事情還早,先將那幾塊地拿下來才是正事,接下來還要讓華鼎那邊出方案,還有一大堆手續(xù)。”
駱援朝稍微安心了一些,既然如此,那一兩年內都不一定能建好,自然也就談不上挪窩的事情。
小明挪了挪身體,認真地說道:“我現在說這些,就是要告訴你,告訴的發(fā)展步伐會越來越快,人才儲備這塊,你要下功夫?!?p> 駱援朝掏出一支煙,在煙霧繚繞中,他狠狠地點了點頭,這些不用小明說,現在每個項目的副經理平均都有三人。
“另外,在不影響現有中標項目的基礎上,你要騰出優(yōu)秀的項目經理,為啟東和關石項目的開工做好準備!”
現階段,項目經理換人還管理得不是那么嚴格,也沒有壓證制度,只要活干漂亮了就行!
“公司資質等級也就那樣,為了日后不必要的麻煩,你還是要和那兩家好好溝通一下,看能不能分標段來實施?”
小明在心里默默記下了他的建議,如果分標段,同時開工,是不是建設速度會快一點呢?

流浪舊城
求收藏,求推薦,求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