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古道熱腸
幾經周折,終于探尋到“徐家疃”村的歸處,這前進新村,就覆含著之前的“徐家疃”村。
原來,這前進新村,是一九六五年重建的新村。它是由四個自然村合并而成,其中就包括“徐家疃”村,另有馬村、劉村、楊村也在其內。
前進新村的落成,還要追溯到六四年的黃河決堤。時年,洪水淹沒了黃河灘區(qū)內的諸多村莊,“徐家疃”村也未能幸免。
次年,在政府的扶助下,將以“徐家疃”村為首的四個自然村合并在一起。
將新村建在了距離這四個自然村最近,且地理位置最高處,政府為新村命名為“前進新村”。
得聞舊居已有著落,任老如釋重負,執(zhí)意立馬前往,心情之熱切,實是望眼欲穿。
望著眼前一排排的紅磚大瓦莊戶院落,以及街巷兩側一行行的垂柳,任老禁不住顫抖著手臂,連連以巾拭目。
或許,也只有這街巷兩側一行行的垂柳,才是駐足在任老內心深處最深刻最親切的故鄉(xiāng)景致。
“你們……您就是從臺灣來的任老先生吧?!鳖櫯沃H,兩位眼臉頗感精練的中年莊戶人前來搭訕,面帶笑容,甚是熱情。
“是啊,不知兩位老鄉(xiāng)怎么稱呼?”看顏色,兩人的來意已明十之八、九,任老不由得迎上前去。
“俺倆是這兒的問事的(當地村干部自謙的稱呼),走,老先生,這兒風太涼,咱們去屋里說話?!?p> 其中一人介紹著己方的身份,邊說邊頭前領路。看情形,這兩人是提前接到了上級通知,專門在此恭候任老的。
“真是給你們添麻煩了,還望見諒。煩請老鄉(xiāng)不必再以‘先生’高稱,這兒就是我的家,若不嫌棄,叫我一聲‘大叔’就好。”
見家鄉(xiāng)人對自己甚是客氣,任老和藹可親地向對方建議,彼此之間,還是以當地鄉(xiāng)鄰之間的稱謂才好。
“這……那么以后,呵呵,我可就喊你任叔啦?!边@位村干部倒挺機智,邊應允著任老,邊沖搭檔相視一笑,似乎在說,就依您老人家所言,只有如此,才有鄰里之間的鄉(xiāng)情味。
在兩位村干部的陪同下,我們先是去了坐落在村中心位置的村委會。
村委會坐北朝南,前臨大街,三間紅磚瓦房前,紅旗飄揚。
時值禮拜天,大街上眾多孩童正在追逐玩耍。
見我們一行人信步走來,身后又有一輛锃光瓦亮的“鱉蓋子”小轎車跟隨在后,無不頓感新鮮、好奇,隨即一窩蜂般地涌來,以觀究竟(當時,大多鄉(xiāng)下兒童都鮮有見過這種現代化轎車)。
其實,自從走進村莊,任老就堅持下車步行,大家也只好一并陪同,車內也只有小苗一人。
見孩子們嘰嘰喳喳地前來圍觀,另有諸多懷抱嬰兒的婦女也來湊熱鬧。
按任老預先所囑,我將提前準備好的瓜子、糖果,糕點之類,紛紛分散給大家。
孩子們見有這么多好吃的,有些食品,甚至都未曾見過,頓時活躍起來。還未等我分散完畢,便猶如搶彩球般地一番轟搶……
“孩子們,你們知道是誰給發(fā)放的這些好吃的嗎?是這位任爺爺,別光知道吃,要向任爺爺問好!”瞅著孩子們吃得興高采烈,一為村干部朗聲教導。
孩子們自顧津津有味地嚼著零食,相互嘻笑著,打鬧著。對于村干部的教導之意,紛紛你看我,我看你地不知所措。
此時,人群中不知是誰率先喊了一聲“任爺爺好”,孩子們頓時夢醒般不約而同地叫道:“任爺爺好……”聲音清脆悅耳,久久未盡。
“好好好……謝謝孩子們,謝謝大家!”孩子們的天真爛漫,鄉(xiāng)親們的熱情、厚道,禁不住令任老熱淚盈眶。
我撕開一條“石林”牌香煙,分散給前來觀望的農家大哥大叔們。
大家抽著煙,嗑著瓜子,陪任老聊起了家常。
基本上都是任老向大家詢問,某某人還在不在世,某某人的身體還是否硬朗。大家或思而做答,或搖頭嘆息。
因為任老所打聽之人,大多都是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兒時玩伴。
有的去世已久,有的因身體欠佳不常出來走動而被人所不熟知,任老不由得連連嘆息。
當任老問起自己的父母時,一位老伯嘆道,尊父母是五九年去世的,由于自然災害而食不果腹,公、婆二人雙雙離世。
“不知……我那過門數月的妻子……”傷感之余,任老唏噓著尋視著周圍的鄉(xiāng)親們,心情之壓抑、之惦念不言而喻。
“咱這前進新村是六五年落成的,自鄉(xiāng)鄰們喬遷新村后,就沒有了她的消息。
據說,她常年居住在娘家,她娘家原本是大戶人家,生活條件比一般人家要好些。
好像也只有在公婆去世前,在婆家住了一段時日,是為了便于照顧公婆。
聽說,她還帶著一個女孩兒,總之,自鄉(xiāng)鄰們住進新村后,就少有人看到她們母女倆?!?p> 一位年長的大伯思索著過往不禁嘆道。
“咳……真是苦了她了,她本就體弱多病,想必早已不在人世。不知那苦命的女娃是否還有幸在世……”任老用紙巾擦拭著雙目,早已哽咽不止。
“您老不必焦慮,任叔,咱們多打聽打聽,由全村鄉(xiāng)鄰們的幫助,應該不難找到。”一村干部和顏相慰,并示意鄉(xiāng)鄰們一定要盛情相助。
“是呀,既已到了家里,您老人家就把心放寬。大家伙都上上心,就沒有辦不成的事兒?!币晃焕喜搽S聲附和,聲色之誠,頗具古道熱腸之風。
“謝謝,謝謝鄉(xiāng)親們的厚愛!但愿如眾鄉(xiāng)親所云,能早日尋訪到我那苦命的閨女?!比卫霞硬灰眩挥傻脽釡I盈眶。
“有啦,第四生產隊的‘陳大刀’陳大爺,原本就是徐家疃村的,現在快九十歲了,是徐家疃年齡最大的長輩。幸許他老人家對過往之事了解頗多,還是把他老人家叫來聊聊最好?!币淮甯刹炕腥惶嶙h,端的是喜形于色。
“‘陳大刀’?莫不是自幼就跟隨父親走街串巷舞槍弄棒賣藝為生的‘大刀陳’?”聽聞徐家疃村尚有與自己年齡相仿之人,任老不由得一振。
“照啊,正是‘大刀陳’,不過,晚輩們倒都喜歡尊稱其為‘陳大刀’,任叔,想不到您老還記得?!贝甯刹窟B連點頭稱是。
“怎不記得,他比我大兩歲,自小就喜歡拿著大刀片兒耍來耍去。當年,我總愛戲謔他那玩意兒中看不中用,他就會不舒服,便會立馬要同我比劃比劃。為此,我倆可沒少摔了個子(摔跤的土稱),摔歸摔,無論誰輸誰贏,倒是俱不記恨,他如今身體可好?”聽聞兒時玩伴尚在,不由得任老興致漸高。
“硬朗著呢,只是舞不動大刀了,偶爾還會伸伸胳膊蹬蹬腿地活動筋骨?,F在天寒,他老人家幸許窩在家里取暖,我去叫他?!贝甯刹可跏鞘⑶?,說著,便欲起身前往。
“別啊,還是由我去拜見一下這個老哥哥吧?!比卫辖型A舜甯刹浚瑳Q意自行向人拜訪。
“如此甚好,給陳大爺來個‘突然襲擊’,看他還能否識得您老人家?!贝甯刹可跏锹斆鳎援?,率先頭前領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