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雷靈柩先到唆魯禾帖尼的斡兒朵營帳,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司合忽、鐵千軍、趙玄衣、忽哈刺、張大佛諸人扶靈后,連忙過來迎接拖雷靈柩,個個眼淚濕潤。
尤其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更是悲痛欲絕。
靈柩停好后,諸親王、公主和主要將領(lǐng)、宗主部族等各個前來祭拜,祈禱。
蒙古族人們的葬禮極為簡單,一般不設(shè)靈床,沒有供品,不穿孝服,不燒紙錢,不放哀樂。只請來薩滿法師為拖雷做了一場大法事。
這場法事薩滿法師就請來了三百多,他們頭戴面具,身穿神衣,頭戴神帽,左手持鼓,右手拿槌,盤腿坐在西北角的“塔了蘭”的專門位置上,病人坐在東南位置上。
薩滿在請神前,雙眼半睜半閉,打幾個哈欠后,開始擊鼓,然后起身,邊擊鼓,邊跳躍,邊吟唱,音調(diào)極其深沉。
薩滿唱一句,“扎列”(二神)和參加跳神儀式的人們伴隨著合唱。
鼓聲漸緊薩滿下巴顫抖,牙齒咬得格格作響,雙目緊閉,周身搖晃,表現(xiàn)出神靈附體時的痛苦情狀。
薩-滿-教常賦予火、山川、樹木、日月星辰、雷電、云霧、冰雪、風(fēng)雨、彩虹和某些動物以人格化的想象和神秘化的靈性,視為主宰自然和人間的神靈。
特別是由祖先亡靈所形成的鬼神觀念以及人間的各種疾病與死亡造成的恐懼,是薩-滿-教神靈觀念的核心。
認為各種神靈同人類一樣有意志、愿望和情欲,更有善惡之分,不能違背、觸犯。
各類神靈具有不同的屬性和功能,各主其事,各行一方,地位大體平等,極少統(tǒng)屬,絕大多數(shù)尚無等級差別,也沒有主宰一切的上帝。
但在進入封建社會的蒙古、滿和達斡爾等族的薩-滿-教中,出現(xiàn)了天神(騰格里)的觀念,漸次升至高于諸神的位置。
這場法事做了三天,之后,移到另一個斡兒朵營帳行靈。
結(jié)束后,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諸人以及諸親王、公主和主要將領(lǐng)、宗主部族等跟著十頭大牛拉著拖雷靈柩的馬車前往漠北肯特山起輦谷安葬。
這也是成吉思汗生前指定的安葬地方。
這一路上送葬的人有好百人,除了蒙古幾位指定的宗主親王,均為蒙古臣僚勛戚,外人不能靠近。
除此之外,為了絕對保密,這些送葬的人完事之后,回來后,或半路上將被全部處死。
原本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都不得前往送葬。
因唆魯禾帖尼母子和拖雷感情深厚,又擔(dān)心路上窩闊臺派人對拖雷焚尸滅跡,不準(zhǔn)葬入皇陵,幾番求情,最后在耶律楚才等人的勸說之下,窩闊臺這才勉強同意了。
他深知這是一趟有去無回的之路,為了穩(wěn)住拖雷家族,窩闊臺特別吩咐,在處決送葬隊伍之時,一定要放過唆魯禾帖尼母子。
為此,除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送葬之外,司合忽、鐵千軍、趙玄衣、忽哈刺、張大佛諸人都禁止送葬。
此外,他們身負刺殺拖雷嫌疑沒有排除,暫時不得走出皇家大營。
十頭大牛拉著拖雷靈柩,前后都是蒙古騎兵護衛(wèi),因為是密葬,一路上若遇見行人,必定趕盡殺絕。
哈拉和林城到肯特山起輦谷不是很遠,由于是十頭大牛拉著拖雷靈柩,走得很慢,數(shù)天之后,他們走過高山和草原,才到達肯特山起輦谷。
起輦谷崇山連綿不絕,山下樹木成林,再往北走了一百四十多里地,這里被漠北牧民稱之為扎戶邱特山。
肯特山起輦谷扎戶邱特山是皇家陵寢,只有歷代大汗可以安葬,雖然拖雷不是大汗,但拖雷是攝政王,監(jiān)國兩年,他名義上不是大汗,其實行使大汗權(quán)利。
送葬隊伍到達陵墓安葬之地,建造陵墓士兵約一千多人早已守候兩邊。
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等蒙古宗主親王、臣僚勛戚下馬,蒙古騎兵也立馬下了馬,低頭豎立默哀,站在兩旁。
薩滿法師為拖雷做完法事祈禱升天后,建造陵墓士兵便將拖雷靈柩抬下馬車,下葬陵墓,陪葬了一些拖雷生前遺物、寶物等,以及大量的石俑。
這陵墓不比漢人皇帝,親王陵墓大,但在蒙古簡葬帝王等級中,算是比較大的了。
當(dāng)然,不能和成吉思汗陵墓比。
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悲痛欲絕,用蒙古特有的禮儀方式和拖雷含淚告別。
一切完畢后,建造陵墓士兵復(fù)土填墳,一千人一起行動,用了兩三天時間才填平墳土。
填平墳土后,忽然,幾個建造陵墓士兵吹了一下口哨,不知何時,只聽深谷處地動山搖般馬蹄聲音不停傳來,幾百匹戰(zhàn)馬馳騁飛奔過來,嚎嘶長叫,好不壯觀,來回在拖雷墳?zāi)股系乇硖て健?p> 驅(qū)馳龐大的馬群在葬地來回狂奔,方圓幾里,馬群飛踏,掃平痕跡,眾人也不知道墳?zāi)乖谀睦锪耍?p> 好像眨眼工夫,就不見了。
在墓葬踏平之后,建造陵墓士兵憑方向感覺,在拖雷下葬地方,牽來一頭母駱駝和一只剛剛出生不久的小駱駝,當(dāng)著母駱駝的面將小駱駝殺死,把血淋在這個墓地上。
這是蒙古皇家密藏特有的紀念方式,后人要祭拜的話,就會牽著這個母駱駝一起過來,它停在那里,并發(fā)出悲鳴的哀號,在一個地方徘徊、哀叫,就說明這個地方就是陵墓所在地。
不止如此,陵墓周圍還插箭矢圍墻,圍成了一個方圓三十里的禁區(qū),不準(zhǔn)任何人靠近。
方圓數(shù)十里內(nèi)均為禁地。
等到來年草木叢生,人馬散去,根本無法辨認墓葬所在,然后派重兵守衛(wèi)。
等到第二年地里長出草來,把守的士兵就可以撤走了,因為那時候就沒有人能夠看出這里埋葬過人。
按照密葬規(guī)矩,建造陵墓士兵都得處死,蒙古宗主親王,臣僚勛戚看著這一千多士兵,連忙下跪,隨后,送葬大軍也下跪行禮,聲勢浩大,一蒙古宗主行禮道:“愿長生天與你們同在!愿長生天保佑你們上天堂!請眾位放心,日后你們的家小,我們會照顧到老!”
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見下,實在不忍心,又無可奈何,將這一千多建造陵墓士兵處死,是蒙古密葬規(guī)矩,他們也沒辦法!
不等蒙古大軍動手,這一千多建造陵墓士兵各自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于是拔出腰中的匕首,橫刀自刎,瞬間,這一千多建造陵墓士兵紛紛倒在了血泊之中。
這一幕,大家看了很震驚,也是無奈。
建造陵墓一千多士兵自刎后,隨后十輛大馬車拉來十車干柴,一幫蒙古士兵將這十輛馬車干柴架起,紛紛將這些自刎士兵整齊放在干柴上。
隨后,十多位薩滿法師舉旗招魂,一陣念咒,一宗主舉起火把將這些士兵火葬了。
熊熊十團烈火,燃起半邊天,全化為灰燼。
結(jié)束后,留下一百多士兵守衛(wèi)陵墓,這一百多士兵都是經(jīng)過嚴格挑選出來的,非常忠誠。
駐守時間為一年,一年后,這里長滿青草樹木,看不到陵墓地址,守衛(wèi)士兵就可以撤退了。
所有事情完畢,大軍正待返回,唆魯禾帖尼和忽必烈、旭烈兀、阿里不哥等蒙古宗主親王、臣僚勛戚便再次和拖雷含淚告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