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十一娘的發(fā)家史

十九、李三保一家

十一娘的發(fā)家史 銀河笑笑 2260 2016-08-18 20:11:05

  “老奴李三保見過小姐?!?p>  “奴才李成見過小姐?!?p>  “奴才李狗兒見過小姐?!?p>  李三保帶著兩個兒子二話不說就向十一娘行跪拜禮,嚇得十一娘差點沒從座位上彈跳起來,這個時代可跟明清朝不一樣,一般見面行揖禮就行,連大臣見到皇上,也只是揖禮就可以了,跪拜禮可是在非常慎重的場合。

  看到周嬤嬤瞥了她一眼,十一娘忙坐正,伸手對李家三人道:“李掌柜不需多禮,快快請起?!?p>  李三保及兩個兒子站起來,行叉手禮站立。

  “李掌柜打算何時返鄉(xiāng)?行李可收拾好了?”十一娘一本正經(jīng)地坐在主位上問道。

  “回小姐,行李已打包好,老奴打算明日就帶著兩個兒子返鄉(xiāng)。”李三保恭敬地回道。

  十一娘道:“明日是十一,倒是個出行的好日子。昨日我跟李嬤嬤交待了點事情,想必李掌柜已經(jīng)知道了吧。”

  “老奴已經(jīng)知曉,請小姐放心,老奴必然會完成小娘子的交待。”

  十一娘拿了一個裝了二十兩銀子的錦囊給周嬤嬤,周嬤嬤接過后轉(zhuǎn)身遞給李三保。

  李三保忙推辭,道:“小姐,這如何使得?”

  十一娘道:“這如何不使得,李掌柜,你就把錢帶上吧,你們一路上花費什么的也是要的,特別是那東西,如果可以的話,我希望你們能帶多少就帶多少回來,雇車錢可別幫我省?。 ?p>  聽到十一娘這么說,李三保這才把錢收下。

  之后十一娘又問候了下李成和李狗兒兩兄弟,聊了一會兒后才讓他們退下。

  李三保見完十一娘后,又去正房拜見了許太夫人,第二日就帶著孩子上路了。

  十一娘問了下李嬤嬤,知道從這里到深州坐馬車大概要一個月才能到,她估算了下,李三保父子回來后應該是兩個月后的事情,對于這批貨物,她有點期待,但這年頭的交通條件擺在那里,就算急也沒用,所以她每日一閑下來就寫大字,這樣,既可以練書法,又可以磨性情,一舉兩得。

  十一娘的字越練越好看,性子也更加沉穩(wěn),周嬤嬤早就知道了《齊民要術》的存在,十一娘基本什么事都不瞞她,甚至這回讓李家從太行山帶酸棗的事情她也跟周嬤嬤說了,當然,理由還是她跟李嬤嬤說的那個。

  “唉呀,四妹妹,你的字是越來越好看了呢!”四娘自買了那串仙桃菩提后,幾乎是日日不離它,這不,來十一娘這里串門也戴著。

  據(jù)四娘子說,買了它以后,她的睡眠確實好了很多,晚上基本上一夜無夢到天亮。

  而十一娘卻在腹誹,這到底是心里暗示還是情緒的作用。

  “那是自然的,不枉我天天練,”十一娘指著剛寫的字道:“看,這個‘地’字,我可是練了有三百多遍,才寫得稍微像點樣子?!?p>  四娘還是坐在她習慣的老位置,對李嬤嬤道:“嬤嬤,看十一娘這拼命的架勢,要成為咱大楚朝第一個女書法家的日子指日可待了!”

  “四姐,你就會打趣我!”十一娘嬌嗔道:“小杏,快把那蜜姜給撤下去,別便宜了四姐?!?p>  “唉,別別別,好妹妹,你大人有大量,別跟姐姐一般見識?!彼哪镞B忙把手放到裝蜜姜的小盤子上,虛護著。

  小杏退出去后,四娘拿起一塊蜜姜放到嘴里,滿足地道:“不過我挺佩服你們的,連姜都能做成小食來吃,滋味還不錯,李嬤嬤,你到底是從哪家學來的?。俊?p>  那日,十一娘嫌府里的小食都是些甜膩膩的糕點,就按照《齊民要術》里蜜姜的作法,指導李嬤嬤做出了這個小食,結(jié)果滋味還不賴,又甜又辣,連向來不愛吃姜的小桃都能舔上兩口,可把李嬤嬤歡喜的,這才相信那本書真的是寶書。

  不過做的時候,趙大娘居然沒出來冷言冷語,這倒讓十一娘奇怪了很久,要想,做蜜姜需用很多蜜糖,在大楚朝,白糖都是個精貴東西,何況是蜜糖,按趙大娘上次的態(tài)度,不應該是這種表現(xiàn)的?。?p>  實際上十一娘也沒錯怪趙大娘,當趙大娘看到李嬤嬤往鍋里倒了兩升多的蜜糖時,別說嘴角了,連心都在抽,可惜她不敢當場奚落這主仆幾人,因為——周嬤嬤在場。

  這周嬤嬤可是單身一人,無家無口的,聽說她曾嫁人為妻,可夫家太窮,就把她典給一對不能生育的夫妻,生了個兒子后,剛滿月就被主母趕了出來,回到夫家,才發(fā)現(xiàn)丈夫不只把典她的錢賭完,還另外欠了一身賭債,為了還債,丈夫就把她賣了,最后被許陳氏買下,做了十一娘的奶娘,然后她就對四房母女忠心耿耿了。

  想當年,四老爺要娶四奶奶的時候,太夫人可是強烈反對的,因此四奶奶進門后,因四老爺長期在邊關,各仆役都多多少少給四奶奶臉色看過,甚至于她懷第一胎流產(chǎn)了,廚房也沒給她煮過什么進補的東西。但周嬤嬤來了后就不同了,十一娘五個月大的時候,廚房給四房做了碗米糊,結(jié)果周嬤嬤轉(zhuǎn)身就把那碗米糊端到正房,說米糊內(nèi)有茱萸。

  茱萸是用來調(diào)料的東西,微辣,帶有辛香味,也是中藥的一種。

  許太夫人聞言大驚,吃了一口,確有茱萸香味,馬上叫人去查,結(jié)果是煮米糊的下人不小心打翻了裝茱萸粉的罐子,因四房急著要,就沒有重做,直接端了來。

  許太夫人大怒,許府的廚房也就三個人,是一家三口,許太夫人就把這一家子都打了二十大板,然后把人發(fā)賣了。這是許家建府以來,第一次大規(guī)模地懲罰下人,也是第一次發(fā)賣下人,趙大娘雖是之后進的許府,但進府第一天就知道這件事了,因此一直不敢去惹周嬤嬤。

  “不過是點小手藝,哪家不哪家的早就忘了,四姐喜歡吃是給老奴臉面,老奴高興還來不及呢,‘佩服’二字可不敢當??!”李嬤嬤樂呵呵地道。

  四娘嗔道:“嬤嬤,你就謙虛吧!”

  十一娘聽著她們兩個的寒暄,本打算跟以前一樣,一邊練字一邊聽她們聊八卦,可是周嬤嬤卻進來把她今日所寫的大字全都收了起來,心疼地道:“小姐,您自早上起床后,就練了一個多時辰的字了,還是歇歇吧!”

  有一個時辰了嗎?怪不得覺得手都有點酸了。

  十一娘揉揉手腕,乖巧地任周嬤嬤把筆墨紙硯都收了,走到四娘旁邊,蹭著她坐下。

  “累了?來,姐姐幫你捏捏。”四娘看到十一娘的動作,馬上雙手按在她的右臂上,輕輕地揉捏起來,嘴上說道:“你說你,女孩子又不能考功名,那么努力做什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