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打上門去
樊文昌的外祖父,乃是巡鹽御史,家族三代之中,獨其母為千金小姐。
自幼便備受寵愛,全家上下千挑萬選,為其甄選良人。
樊文昌之父樊山,雖家道中落,但性情勤勉,得妻族助力,仕途漸穩(wěn)。
然而,因馮氏溺愛長大,婚后依賴母家提攜夫君,使得性情非但未斂,反添幾分驕橫。
樊山飽讀詩書,對小兒子寄予厚望,但因其母溺愛,反成禍害。
樊文昌既不通文墨,又沉溺于聲色犬馬,頻惹是非,仗著馮氏庇護(hù),對父親的教誨置若罔聞。
本以為小兒子謀礦場一職,是懂事了,豈料他竟是為教訓(xùn)一女子而求。
午時,樊山歸家用飯,忽聞府外鑼聲震天。
管家來報,說是帝師家的孫女找來,控訴其子無視法紀(jì),罔顧人命。
樊山一問之下,才知這個逆子做下的好事。
“她竟敢上門挑釁,莫非活得不耐煩了?”
樊文昌從未遇此情境,尤其是被一女子找上門,頓覺顏面掃地,欲率家丁出去教訓(xùn)蘇笙笙。
樊山卻非愚鈍之輩。
皇帝尚顧及天下學(xué)子,未斬直言犯上的帝師,僅將其流放。
而昨日鑄錢司與帝師孫女聯(lián)手,弄出個什么保外就醫(yī)之事,背后必有高人推動。
一朝天子一朝臣,眼下時局變幻,妻子的外祖父之職已被替換,正值朝廷洗牌之際,若此時被抓住把柄……
樊山眼皮亂跳,急命人按住暴怒的樊文昌。
“今日你就給我待在府里,若是出去惹是生非,我非得打斷你的腿?!?p> 馮氏聞言,立時不滿,“樊山,你忘恩負(fù)義!見我外祖父卸職,便想收拾我們母子了?”
樊文昌正被外間鑼聲所擾,聞此言稍改語氣,“夫人,此事非同小可,需謹(jǐn)慎對待?!?p> 馮氏憤怒地指責(zé)道:“這都被人打上門來了,你堂堂轉(zhuǎn)運使,還想做縮頭烏龜不成?”
樊山臉色一沉,“若非這逆子整日游手好閑,招惹是非,人家怎會尋上門來?”
馮氏氣憤難平,“只是一流放帝師,瞧你怕成什么樣子,他還能翻天不成?”
樊山面色驟變,“夫人慎言,此話豈可亂說?”
“哼,一個罪臣之女,也配來我府外叫囂,當(dāng)我樊家無人了么?”
豈料馮氏為外祖父卸任之事正有些心頭不暢,當(dāng)下哪里肯聽,挽袖便欲出門。
樊山大驚追上,“夫人且聽我言?!?p> ……
府外,青檸搬來椅子,待蘇笙笙坐定,已按捺不住。
“小姐,咱們鬧這么大動靜,一會可如何收場?”
不是她滅自己威風(fēng),實在是今時不同往日。
對這些輕易拿捏蘇家?guī)孜粻斝悦娜宋铮蛐睦镉X得怵的慌。
蘇笙笙端坐椅上,讓在青繼續(xù)敲鑼,“即便害怕,也要裝作不怕,如此人們反而會怕你?!?p> 蘇笙笙聲音輕緩,卻讓三人心頭平靜下來。
樊府外,已聚集眾多看熱鬧的人。
蘇笙笙是掐著飯點,待樊山歸府后,方敲響鑼鼓。
此前,他們已打聽清楚,這位轉(zhuǎn)運使性格謹(jǐn)慎,凡事必再三核對,以防差事出現(xiàn)紕漏。
他官場無懈可擊,家中卻一團(tuán)糟,皆因樊文昌這個紈绔公子,整日胡作非為。
以往,凡有沖突,皆由馮氏出面擺平。
那馮氏所出的幾位樊家小姐,也都嫁入高門顯貴,故樊家在天塹關(guān)也算獨霸一方。
百姓見到樊家小霸王,都能躲則躲。
即便也有不服者,被馮氏這位巡鹽御史孫女不斷找上麻煩,久而久之,都唯恐避之不及。
然今日,竟有人敲鑼上門挑釁。
眾人顧不得吃飯,紛紛前來圍觀。
可一瞅,這不是昨日白送雞蛋,還跟方司使妙計擒賊的姑娘么?
當(dāng)下是議論紛紛,詢問情況。
在青敲響鑼鼓,“我家小姐乃帝師孫女,蘇家得皇上旨意,流放此地。家中雖多是老弱婦孺,但已平安抵達(dá)。只因無意得罪樊公子,蘇老太爺上工首日便病重。蘇家兒郎亦帶病上工,夫人們憂心忡忡,相繼病倒。家中無人理事,小姐雖在閨中,也只得不顧名聲,來此討公道?!?p> 青檸聽哥哥臉不紅氣不喘地撒謊,頭不由垂地更低了。
她也問過自家小姐,為何要編造這樣的謊言,而不是說出實情。
蘇笙笙回她,因為世人眼里,根本不在乎真相。
若知此事因香艷之事而起,只會被當(dāng)作茶余飯后的談資,不會有實際改觀。
但若扯上朝政,蘇家或可不顧,樊家卻不得不顧忌。
畢竟,有句老話說,光腳的不怕穿鞋的。
蘇笙笙早已打聽清楚,樊文昌是被他母親慣壞的,有這么個不講道理的護(hù)著,便別想改。
所以,她只能把目光瞄準(zhǔn)了這位由妻子母家扶植的轉(zhuǎn)運使。
檸語見圍觀者越來越多,樊府卻無動靜,不禁擔(dān)憂起來。“小姐,他們怎么也沒個反應(yīng)?”
蘇笙笙聲音淡然,“我們?nèi)襞拢麄冎粫ε??!?p> 不得不說,蘇笙笙此舉確實戳中了樊山的軟肋。
他正在屋中徘徊,心中權(quán)衡不斷。
樊山深知,局勢不明時,更不能讓唯恐天下不亂的夫人出門。
因此,他已命人將母子二人都扣住。
“夫人可知,帝師昔日教導(dǎo)兩位帝王時,門下亦有數(shù)位權(quán)貴世族子弟伴讀。如今才到此地,便已被鑄錢司方司使免去了兩人重役,夫人還看不出來嗎?”
馮氏怒不可遏,斥道:“看出什么?我只看到你膽怯了!”
樊山面色一青,“夫人以為方司使是慈悲菩薩?他是個無利不早起的人,與帝師八竿子打不著,怎會在這時候偏袒那些流放犯?”
馮氏梗著脖子,“你什么意思?”
樊山臉色難看,“夫人在府中有所不知,昨日我便聽同僚提及,玄冥王派兵與鑄錢司聯(lián)手,擒獲了兩位造假首犯?!?p> 他面色凝重,“這等大事,沒有三五個月的周密部署,是不可能一擊即中的……”
馮氏不悅,“這與今日之事有何相干?”
樊山冷下面容,“方司使若有此等本事,何必屈居在這苦寒之地?可他如今卻妙計頻出,一日之內(nèi)便收上三百萬假銅幣?!?p> 他見馮氏一臉茫然,只搖頭嘆了口氣。
“方司使背后必定有高人指點,而這個人……不但搭上了方司使這條線,還可能與玄冥王有瓜葛……”
馮氏聽到這里,才停下掙扎,一臉錯愕,“玄冥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