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章
大郕朝。
一個自大唐之后結(jié)束了五代十國亂世的中原王朝。
盡管丟失了許多大唐帝國曾經(jīng)的國土,卻并不妨礙整個王朝處處可見繁華昌盛的景象。
已經(jīng)經(jīng)歷四代國君的大郕承平日久,當(dāng)然,燕云十六州依然沒有被收復(fù),黨項人的勢力也愈發(fā)的強(qiáng)大,各地的農(nóng)民起義也逐漸頻繁起來······
寶元元年,黨項人李元昊稱帝,建國號大夏國,定都興慶府,郕人時稱之為西夏。
寶元二年,為逼迫郕國朝廷承認(rèn)夏國的地位,李元昊率兵犯境,于三川口擊敗郕兵。
康定二年,西夏與郕朝再戰(zhàn),與好水川再次擊敗郕軍。
慶歷二年,再戰(zhàn),郕軍又遇大敗。兩國言和,郕每年賜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
同年遼國聚兵幽燕,又言南下,郕廷又被迫歲增銀、絹各十萬。
慶歷三年,郕皇起用一批改革派大臣,實行新政。
慶歷四年,郕夏議和,元昊取消帝號,由郕朝冊封為夏國主;郕每年賜予西夏絹十三萬匹、銀五萬兩、茶二萬斤;重開沿邊榷場貿(mào)易。
同年,朝堂之中興起朋黨議論。
慶歷五年,范仲淹自請外放;韓琦罷樞密副使,加資政殿學(xué)士,知揚州;歐陽修罷河北都轉(zhuǎn)運使,改知滁州;新政失敗。
與此同時,一年接著一年的農(nóng)民起義和兵變在各地相繼爆發(fā),一年多于一年,一年強(qiáng)于一年。
-------------------------------------
慶歷六年,驚蟄。
皇宮,紫宸殿。
文武朝臣百官,左右分列。
早朝。
趙意見殿中的朝臣不再上奏,輕咳一聲,身邊的內(nèi)侍楊茂則當(dāng)即喊道:“無事退······”
“臣有本奏!”
一名中年官員朗呵一聲,神色肅然的站出了朝班之列。
趙意看了眼站出朝班的中年官員,眉頭微皺,“姜卿,你有何事?”
一位自從新政失敗之后便處處與自己作對的諫官,一向好脾氣的趙意也對此人極為不喜。
面對皇帝的詢問,剛剛站出來的中年官員反而沒有著急回答,而是緩緩的解開頭頂直腳幞頭官帽上的纓帶。
楊茂則悄悄的看了眼身邊的趙意,連忙喊道:“姜大人,御下豈可失儀,快快將官帽帶好!”
中年官員聞言,冷笑一聲,取下官帽的手一松,將官帽扔到了地上。
“姜卿!這是作何?”
趙意目光一冷,盯著中年官員。
中年官員抬起頭,直直地對上趙意的目光,不屑的輕笑一聲。
“臣請死!”
······
慶歷六年,驚蟄。
書載,天雷擊中紫宸殿,斃御史大夫姜廷于大殿,時人言乃是姜廷失德所致。
是夜,汴京城中雷聲大作,又擊一民宅,起火,三日不滅,家中八口盡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