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崖
至高無上的真理如果對世界有好處,我們應該說出來。否則,我們應該把真理藏在心里,要像遮天蔽日的云霞一樣,讓我們的行動散發(fā)出真理的光輝。
這是克里斯托夫引用歌德的一段話同好友奧利維開始辯論。
奧利維認為,大家應該看看生活悲慘的一面,再鼓起勁來向著曙光前行……但克里斯托夫覺得他這樣不妥,他認為,不是每一個人都有一個強大的內心,他們知道生活的真相,或者他們的工作甚至人生到頭來只是一場空,不是掙扎著深陷泥沼,就是被社會無情的吞沒。他們哪有力氣經得起真理的考驗。
以下,這是他們的一段辯論。
“那有什么辦法,誰也沒有權隱瞞真理。”奧利維。
“也沒有權對任何人說出真理來”克里斯托夫。
“這是你說的話嗎?你不是不斷追求真理,自認為愛真理超乎一切的嗎?”奧利維質問克里斯托夫。
“是的,對我,對那些硬骨頭可以說真理。但對于別人,對于那些平凡的人,甚者弱者說真理,那是狠心、愚蠢……
——我理解的意思是,平凡的人已經被生活的蠅營狗茍摧殘的深陷泥沼,哪還有力氣掙脫他的階層和環(huán)境去追求人類的真理,他們面對永遠都是眼前的生存和無法掙脫的苦難。所以,真理,永遠掌握在少數人的手里……普通的老百姓只能隨波逐流……只要你不掠奪他的土地,剝奪他生存的權利和應有的公正,你干你的,我干我的,但你要剝奪他生存的空間,甚至他吸口空氣都要納稅,那就另當別論。
緊接克里斯托夫上半段沒有說完的話。
……我現在看清楚了,在我國,我從來沒有想過這一點。德國人不像你們這樣病態(tài)的看真理,他們太看重生活了;他們只小心看他們想看的。我喜歡你們,你們不是這樣,你們有勇氣,敢于面對人生。但你們不近情理。你們認為發(fā)現了真理,就公諸于世,卻像圣經中著了火的狐貍一樣到處亂跑,不管會不會引起火災。你們愛真理甚于幸福,令人起敬。但要犧牲別人的幸?!强刹怀?你們太自以為是了,應該愛真理超過愛自己,但愛別人應該超過愛真理。”
但是法國作家沒有這種顧慮。他們不管手里的弓射出的箭是“思想還是死亡”,或者兼而有之。他們只有理智,缺少情感。一個法國人有思想就強加于人,沒有思想也是一樣;若做不到,就對行動失去興趣。這是法國精英不管政治的主要原因。每個人都閉關自守,不管有沒有信仰。
聽著,是不是很有感觸……
不少人試圖和個人主義做斗爭,并且要組織團體;但團體很快就變成了文學俱樂部,分化成了可笑的幫派。最好的團體也在相互破壞。有些精英既有力量也有信心,生來是團結別人,領導弱者的,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小集團,都不同意并入別人的團體。于是他們分裂成雜志社,這個會那個派,他們什么都好,就是不能克制自己。沒有一個團體向別人示弱,他們互相爭奪群眾,讀者人數并不多,錢就更少,他們難以維持生計,饑寒交迫,氣息奄奄,最后不得不垮臺,再也爬不起來,并不是受到敵人的打擊,而是說起來真可憐——自相殘殺的結果。他們的職業(yè)不同——文人,喜劇作家,詩人,散文作者,教授,教師,記者——形成各個組織,而組織自發(fā)的又分成小組織,互相不通聲氣,甚至不不相往來。在法國,各行各業(yè)的活動中流行的都是個人主義,科學工作也好,商業(yè)來往也好,結果商人不能聯合起來,老板不能相互協作。這種個人主義并不積極活動,泛濫成災,而是根深蒂固,閉關自守。孤立,不求人,不與人為伍,免得相形見絀,感到自卑,免得擾亂內心的安寧,孤芳自賞的情緒,幾乎所有創(chuàng)作的雜志和團體組織的個人內心深處都是這樣想的……不能與人合作,不能共同行動,沒有共同思想,不能信任別人……
這些好像倒影一樣,展露在我們面前,看我們當代,沒有一絲波瀾……沒有一丁點聲音……只是一片沉寂……
此致
2022/07/01
泰州圖書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