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晉國風云

第391章 魯昭公凄慘落幕

春秋晉國風云 千里草人 2027 2025-06-28 05:54:00

  扈地會議,衛(wèi)國和宋國強烈要求晉國能夠出面送魯昭公回魯國。畢竟,魯昭公被迫流亡國外,這使諸侯國君的君權受到了嚴重挑戰(zhàn)。

  你魯國可以這樣,那以后列國諸侯是不是都可以這樣了?卿大夫就可以隨意驅逐自己的國君?

  但是,衛(wèi)國人和宋國人都沒考慮到的是,晉國本就是一個不把國君當根蔥的國家!

  更何況,晉國雖然是諸侯聯(lián)盟盟主,但這個盟主已經(jīng)當成了以一切是否利于晉國為全部工作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

  而且,是否有利晉國又在六卿把控下,變成是否有利于六卿的家族利益!

  是啊,你魯侯回不回不去,關我晉國什么事?

  現(xiàn)在,由老子范鞅來負責這個事,那便變成了關我范氏家族有什么事?

  有關的事來了!

  魯國三桓聽說魯昭公到了晉國,當然不敢怠慢。他們又祭出了大殺招!

  這一次,是由季氏家族出面,給了范鞅厚厚一筆財富,希望范鞅不要支持魯昭公。

  這不就結了么?

  送你魯侯回去,我范鞅得不到什么好處?,F(xiàn)在不送你回去,我范鞅可以得到這么大一筆財富,那還送你回去做什么?

  范鞅嚴肅對衛(wèi)國人和宋國人道:“魯國的事,本就是魯國內(nèi)部事務,沒有特殊情況,我們是不好去干涉的?!?p>  “事情非常清楚,季氏本就沒有錯,卻遭到國君魯侯的攻打。當時他甚至自請?zhí)幏?,包括愿意坐牢、流亡。但魯侯都不同意,搞得不把季氏殺了不行的地步?!?p>  “人家季氏只能反抗啊,結果魯侯被打敗了,逃亡去了齊國。魯侯為什么能?。坎坏萌诵陌?,你們想想,如果魯侯是正義的,那他怎么可能失敗?”

  “但事實呢?當季氏反抗時,孟氏、叔氏等各大家族以及魯國各公卿大夫們都在支持他。”

  “正是因為魯侯不得人心,所以,齊國出面幫助魯侯也不能成功。你們看,齊國對魯國都出兵討伐,本來象齊國這樣強大的國家,屈屈魯國怎么可能是對手?”

  “但結果呢?魯國上下正是憑著維護正義、捍衛(wèi)國家的決心,同仇敵愾,齊國干涉了三年都失敗了?!?p>  “季氏因自衛(wèi)才不得已與國君起了沖突,一開始大家可能都不清楚是怎么回事,但現(xiàn)在難道你們還不清楚嗎?連楚國都公開表示,要支持季氏,反對魯侯了。”

  “據(jù)我所知,現(xiàn)在魯國國內(nèi)只有一個聲音,那便是支持季氏,都不愿迎回國君。此外,連淮夷各部落都自愿幫助季氏?!?p>  “這意味著什么?意味著上天已經(jīng)拋棄了魯侯,上天也看不慣魯侯的作派,所以不讓他回國了。這一點,連齊國后來都認識到了,所以齊侯也不想再繼續(xù)幫魯侯了?!?p>  “魯侯已經(jīng)眾叛親離,沒有人幫他了,這才想到我們晉國,跑到晉國來請求晉國的幫助。但是,季氏呢?季氏從來沒有向晉國反映過他的委屈?!?p>  “你們看魯國現(xiàn)在的局勢,季氏有叔氏、孟氏這兩大家族支持,這三大家族幾乎代表了整個魯國,魯國人民也支持季氏。”

  “楚國、齊國也支持季氏,淮夷親附季氏。據(jù)我了解,季氏已經(jīng)作好了打十年仗的充分準備。”

  “而且,他只是自衛(wèi)而已,他有沒有對魯侯窮追猛打?有沒有對魯侯痛下殺手?沒有吧,他甚至受著委屈,對誰也不說魯侯的不是。”

  “但魯侯呢?魯侯卻到處宣傳人家季氏的不是。季氏甚至多次派人來請魯侯回去繼續(xù)當國君,但魯侯呢?”

  “魯侯卻說,只要是季氏來請他就不回去!要他回去,前提必須是要先滅了季氏!這個魯侯,都這個下場了,還要作飚成這鳥樣。他自個要作死,我們又有什么辦法?”

  “誰不希望魯侯能夠平安回到魯國,魯國國內(nèi)又不再起沖突?我也是滿心希望啊!”

  “魯國安定了,那是天子的幸事,是我們中原諸侯的幸事!”

  “你們宋國和衛(wèi)國一心想幫助魯侯,出發(fā)點是好的,我也很感動。這樣好了,如果你們兩國堅決要幫助魯侯,那我就跟著你們?nèi)椭!?p>  “你們?nèi)绻霰垘衔曳妒霞易宓娜孔灞?!明知要失敗,我也愿意跟著你們?nèi)?,哪怕是死甚至范氏家族因此而亡,我也無怨無悔!但是,堅決不能讓晉國出面決!畢竟,幫助魯侯是有違道義的?!?p>  天吶,這就是那位老謀深算的范鞅,這樣洋洋灑灑一段話下來,把死的都講成活的了,全世界還有誰敢辯駁?

  可憐的魯昭公,這次來晉國,非但沒有得到晉國的幫助,連原來一心想幫他的宋國和衛(wèi)國,都不敢再幫他了!

  再加上原來已經(jīng)幫了自己三年的齊國也放棄了,此時的魯昭公已經(jīng)得不到任何人的幫助了!

  史料記載,魯昭公于公元前514年到晉國謀求幫助受挫后,先是滯留在晉國一段時間,再是流亡去了齊國。然后又去了晉國。

  公元前510年12月,魯昭公病逝于晉國。

  這就是春秋后期許多諸侯國國君的下場!到了春秋后期,許多諸侯國君就如同現(xiàn)在的周天子一樣,國君與權臣的矛盾激化。最終往往是權臣強壓著國君,甚至滅了國君。

  魯國并不是第一個,晉國其實國君已經(jīng)沒有什么話語權了。國君只是一個形式,擺在朝堂履行一下相關事項的程序而已。

  晉國國政,完全由六卿專權。齊國,不久后是田氏專權。宋國內(nèi)部紛爭不斷,鄭國、衛(wèi)國等等,都是這個鳥樣。

  各國內(nèi)部紛亂,內(nèi)部權力斗爭急劇,身居高位、手握大權的卿大夫們,借機在紛亂中掠取自身利益,不斷壯大自身實力。

  公元前514年,晉國就又爆發(fā)了一場血腥的內(nèi)部權力斗爭,導致了兩大著名家族的覆亡。

  而這場權力斗爭的始作俑者,正是晉國六卿中的實力派,看中了這兩大家族的土地、人口、財產(chǎn)而開展的一次瓜分利益行動。

  這兩大家族是哪兩大呢?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