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春秋晉國風云

第362章 集體悶聲發(fā)大財

春秋晉國風云 千里草人 2293 2025-05-30 05:32:00

  現(xiàn)在,坐在晉國國君位置上的,是晉國世子晉夷,即晉昭公。

  晉昭公,出生年月不詳,公元前531年至公元前526年在位,在位僅6年!

  按照晉平公去世時大約四十歲左右計算,晉平公哪怕在十六歲就生兒育女,或者說晉平公超強的生殖能力可與其遠祖周文王相比,即十三歲就生兒子了,此時的晉昭公最多也不過二十來歲!

  二十來歲,用現(xiàn)代人的眼光看,絕對的毛頭小子一個,更何況,晉昭公可能連二十歲都不到。

  也就是說,最近幾代以來的晉國國君,都是短命的主!如晉悼公壽未過30歲,晉平公壽最多40歲,到現(xiàn)在晉昭公,壽仍舊不過30歲!

  有人說,你莫非是閑得蛋疼扯這個作甚?

  山人自有話說。因為國君連續(xù)幾任都短命,那就給了卿大夫們足夠的時間和機會為自己的家族謀取私利!

  除非晉昭公也如其爺爺晉悼公那樣,自少年起便英明神武得很,否則,晉國公室走向沒落那是鐵板釘釘?shù)谋厝涣恕?p>  但事實究竟又是如何呢?

  我們就看接下來的晉國風云吧。首先,我們得看看現(xiàn)在晉國國內(nèi)的各卿大夫家族的情況和國際關系情況。

  此時的晉國六卿基本沒變,除了下軍佐因智盈英年病逝,由其子智躒接父親之位擔任外,其余沒變。此時六卿人事為:

  中軍將佐韓起、趙成;上軍將佐:中行吳、魏舒;下軍將佐:范鞅、智盈。

  楚國此時國君為楚靈王,這是一位信奉武力至上的楚王,其言行可以用“荒誕”二字描繪之。

  公元前534年,楚靈王居然趁傳統(tǒng)盟國陳國內(nèi)亂,出兵滅了陳國,將陳國變成楚國的一個縣!

  要知道,陳國可以說是楚國最為忠心的跟班,更是十年前弭兵會盟的簽約國,此時居然被楚國所滅,真是匪夷所思!

  然后,楚國又多次出兵討伐傳統(tǒng)世敵吳國,又一把滅了曾經(jīng)的附庸國賴國。

  有人要問,世界不是和平了嗎國,你楚國大兵怎么還在世界各地耍兵威?

  是的,弭兵會盟形成的盟約上,楚國是簽了字,但那主要是中原列國諸侯的事。

  吳國、賴國等國根本沒參加弭兵會盟,所以楚國打吳國是沒問題的,滅了賴國這樣的東夷小國也是沒有問題的。

  但是,號稱春秋十二諸侯之一、二王三恪之一的陳國呢?陳國可是弭兵會盟中的簽約國,居然就這樣被楚國所滅,你晉國作為中原列國諸侯聯(lián)盟盟主,難道不管么?

  晉國當然要管!但是,現(xiàn)在的晉國沒有閑心管,因為晉國正值國喪期。

  楚靈王正是利用了這個時間差,干凈利落地滅了陳國。

  全世界都拿這個胡作非為的楚王無可奈何,倒霉的諸侯國家只能傷心太平洋。

  未倒上霉的列國諸侯只能在這個血腥江湖睜大眼睛看著,提著個心看著,吊著個膽看著。

  當心點,別惹南蠻楚國佬的同時,還是得抱緊中原諸侯聯(lián)盟盟主晉國的大腿。

  晉平公去世,大家快趁機會去向晉國示好吧。

  晉昭公即位的第一件事,當然是辦好父親晉平公的喪事。這個喪事,卻令列國諸侯吃了一個大悶虧。

  作為當時中原諸侯聯(lián)盟盟主的晉國國君晉平公去世,列國諸侯當然得去吊唁送葬。

  鄭國認為,既要去一趟晉國,干脆也順便把朝見晉國新君的事也辦了,將貢賦也交交掉,省得再次出使晉國。

  鄭國人是這樣想的,其他國家的人也都是這樣想的。畢竟,遠道而去,能夠一次性將事辦完了,那總是好的。

  一并將事辦了,能省下大把的費用。

  但是,奔喪送葬就是一個禮節(jié)性的問題,各國派出卿大夫去一趟就行,即輕車簡從即可。但朝見晉國新國君晉昭公,那就要帶貢賦去才行。

  帶貢賦,那意味著什么?拿鄭國來說,在沒有紙幣結算更沒有數(shù)字貨幣結算甚至沒有如金銀等通用貨幣結算的情況下,鄭國上交給晉國的貢賦都得以實物計,那至少要用數(shù)以百輛的牛車來裝貢賦,那就需要上千人隊伍押運護送運!

  令鄭國以及其他諸侯列國使團目瞪口呆的是,晉國貌似對列國諸侯朝見新國君的事沒作任何安排!

  晉國這段時期的議事日程,滿滿的都安排著晉平公喪事相關的事。

  根據(jù)周禮,諸侯五月而葬,什么意思?即晉平公這樣的諸侯國君薨了,得停尸五個月后才下葬。

  前來吊唁送葬的列國諸侯以及卿大夫們本以為,你晉侯抽個時間,將大家朝見、納貢的事先辦完了,列國諸侯以及各國護送貢賦的相關人員都可以早點回國們,只留下卿大夫參與送葬。

  呆在晉國,每個諸侯國都有數(shù)百人甚至上千人,這筆差旅費開支數(shù)目也是相當龐大的。

  韓起作為中軍將,此時當然是主事的。本來,韓起已經(jīng)作了相應的安排,但當韓起看到各國運進晉國都城新絳大車小車的財物后,他突然有了想法。

  韓起立即召開了六卿領導班子會議,會議決議很快出來了:鑒于先君晉平公對世界和平所作出的偉大貢獻,先君之葬禮一定要嚴肅隆重,期間不得有其他的國事安排。

  這算幾個意思?

  那就是說,咱晉國這幾個月內(nèi),只辦理喪事,不負責其他。

  韓起派人對各國使臣說,因為先君剛走,寡君尚處于極端的悲傷中。況且,現(xiàn)在正處于服喪期,總不能違反喪禮,穿上吉服來接見大家吧。

  言外之意,你們這個時候去朝見新君,是完全違反禮制的。

  六卿領導班子成員中,除了還只是一介少年的智爍還有些不懂外,其余的都心照不宣地把笑聲深埋在心里:發(fā)財嘍。

  這下,列國諸侯真正是攤上大事了,難道大家把貢賦再運回國內(nèi)?這樣太失禮了吧。

  這如同去看望人家,拎著大包小包都進了人家家門,難道還可以將禮物都拿回來?

  大家算了一筆帳:呆個幾個月,按人均花銷計算,這筆費用開支太龐大了,大家的預算都不夠。

  于是,有聰明人想出辦法來了:干脆將帶來的貢賦當作禮物,盡快送給晉國的卿大夫們,算是公關費用了!

  列國諸侯的這些人員,最后只留下送葬的幾個人即可,這樣雖然損失了這些貢賦,但至少節(jié)約了大把的差旅費。

  大家前后算了一下,發(fā)現(xiàn)寧可再送一次貢賦,也要比一直呆在晉國等著朝見要劃算!

  是的,呆在晉國花一大筆錢,這筆錢絕對不亞于大家今年給晉國的貢賦。那還不如將貢賦用于人情支出!

  畢竟,晉國新國君這么年輕,今后主導晉國國政的,肯定是以中軍將韓起為首的卿大夫們。

  就這樣,韓起不動聲色,帶著晉國的卿大夫們,集體悶聲發(fā)了一次大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