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醫(yī)者晚明

第一百二十四章 藥王廟會(4)進藥王廟

醫(yī)者晚明 陸子飛 2003 2023-02-23 22:25:43

  “額?現(xiàn)在很多人都吃藥膳嗎?”李應試很是糊涂。

  “當然,只是你不知道而已,煲湯放的陳皮、桂皮、大棗;喝茶放的菊花、枸杞、桑葉、藿香,還有各種藥酒、糕點,吃的膏藥都是食療一種?!?p>  張介賓隨口解釋了一番,不待李應試回答,這一行兩百來人已經(jīng)風風光光抬著諸多祭品進了藥王廟。

  許多百姓也從各門跟了進去,而戲臺也沒戲演,眾人關(guān)注的焦點便都放到正在進行的祭神獻禮上。

  陳繼盛說道:“張大哥,李大哥,我們也進去吧?”

  “好,還要麻煩汝翼兄做一回東道主?!睆埥橘e同意,轉(zhuǎn)頭對張汝翼說道。

  “沒問題?!睆埲暌硇Φ馈?p>  李應試卻說:“昨日你不是也拜訪過張桿頭,怎么沒一并逛?”

  “昨日瑣事在身,恐慢待了先賢?!睆埥橘e解釋道。

  “請!”張汝翼點了點頭,邀請道。

  “請!”眾人回道。

  藥王廟座東朝西,整體建筑分為三進院落,處在一條東西向軸線上。廟門前為一木質(zhì)牌樓,高兩丈有余,上書“祁州皮場王”,牌樓為三棟四楹,廡殿頂琉璃瓦面,斗拱飛檐,穿過牌樓便是正門,門楣上懸有“藥王廟”匾額,只是正門非四月二十八日不開。

  眾人皆由兩側(cè)而入,入門便是過庭,過庭南北分別塑有白、紅色駿馬各一匹。造型生動,神駿異常,馬旁各有馬童一位。因此這過庭又名馬殿。

  馬殿是進門必經(jīng)之地,昨日便見過,加上入廟人多,眾人都沒多做停留。

  穿過過庭就進入前院,院內(nèi)古柏掩映,有鐘、鼓二樓南北相望,規(guī)矩相類,長寬各丈余,高兩丈余,布瓦歇山頂,銀錠玲瓏脊背,脊飾吻獸,古色古香。

  到了這里,人們開始有序起來,有許多廟祝指揮著自愿前來幫忙的信眾,疏導人群。

  人群在垂花門外分流,中間留出了一條通道,他們不住大喊。

  “大家別急,讓獻祭的人先進,耽擱了藥王爺用膳,要遭報應的?!?p>  “先來后到,大家排隊,皮王爺看著呢,大家自覺!”

  “前面就是顯靈王,別驚擾王靈,小心叫你不得安寧。”

  ……

  秩序就在廟祝一干人的吆喝聲中形成。一位廟祝見到張汝翼,忙熱情道:“典科大人來了,快請進!”

  說完便讓開通道,張汝翼點頭,又邀請張介賓先行,眾人一番推讓后,還是張汝翼帶頭走入了垂花門。

  垂花門便進到中院,張介賓被入眼宏偉的墓亭建筑所吸引,只見其高近兩丈,飛檐斗拱,金碧輝煌,亭內(nèi)樹一幢套色穿龍透花棗木碑,上刻有“敕封明靈昭惠顯佑王之墓”字樣。

  張介賓不由咂舌道:“這便是皮王墓?”

  張汝翼點了點頭,說道:“對,這是皮王墓,墓亭建于永樂二年,也是那一年,以這墓亭為中心,建成了如今規(guī)模的藥王廟。先有皮王墓,后有藥王廟,再有藥王廟會,才有的如今祁州城?!?p>  “不會吧,今日的一切,就因為這小小墓亭?”陳繼盛第一次聽說,滿是不敢置信的說道。

  “可千萬別這樣說。”張汝翼說完,對著墓亭趕緊拜道:“童言無忌,童言無忌,皮王爺千萬別和他一般計較。”

  “額!”陳繼盛撓撓頭,有些不知所措。李應試踹了他一腳,斥道:“還不快給皮王磕頭?”

  陳繼盛還是沒有動,只是不知所措的望著張介賓,張介賓皺眉,幾息后說道:“入鄉(xiāng)隨俗,誠懇一點,知道嗎?”

  陳繼盛這才不情不愿的磕起頭來,他是在遼東長大,崇拜的是強者,更相信的是自己,而不是神靈。因此也少了很多關(guān)內(nèi)百姓對祖宗和神靈的敬畏之心。

  張介賓、李應試對視一眼,都不由苦笑。

  中院并不大,此時里面只有幾十人,還顯得空曠,當然如果沒有廟祝堵在垂花門,定會擠得滿滿當當。

  見陳繼盛磕完頭,張汝翼說道:“走吧,去正殿?!?p>  眾人從墓亭側(cè)邊走去,入眼是一大院子,里面至少有上千人,而院墻兩側(cè),還有許多人趴在墻上觀看,而墻另一頭,有不少小孩興奮的手舞足蹈,顯然是跨坐在父母脖上在看。

  通往兩座跨院的門,也有人把守。此時院內(nèi)之人,大都是商賈,之前祭拜的百姓,都疏散去了跨院。

  張介賓一行人的到來,并沒有引起太多人的注意,直到林幫主、張桿頭得知,從正殿迎了出來,才引得眾人一陣議論。

  一番客氣后,張介賓一行被迎入正殿。正殿位于墓亭正東,是整個藥王廟的主體建筑,始建于永樂年間,歷代都有修繕擴建。以至有如今規(guī)模,整體宏偉壯觀,面闊三間,進深三間,疊梁式硬山頂。

  殿內(nèi)泥塑彩繪像七尊,正位藥王像,黃袍金面,持七星牌,神態(tài)端莊。兩廂有八位名醫(yī)塑像,各個悲天憫人。

  張介賓看著扁鵲、華佗、張仲景、孫思邈、劉河間、張子和等名醫(yī),心情澎湃,頗有一種大丈夫當如是之感。

  此時的他不會知道,兩百年后,正殿兩側(cè)還會各建一配殿,其中北殿第二尊神像赫然便是他張介賓!

  排位僅位于扁鵲、華佗,與南殿張仲景同列,位于孫思邈之前。

  “你在想什么?”李應試推了推張介賓,將他從深思中拉了回來。

  “我在想,我現(xiàn)在選擇的路,究竟對不對?”張介賓說道。

  “后悔棄醫(yī)從戎了?”李應試問道。

  張介賓搖了搖頭:“我沒棄醫(yī),醫(yī)學不能報國,我只是想恢復先祖榮光,縱橫疆場,馬革裹尸?!?p>  “既然已決定,就別想那么多,先把眼前這一關(guān)過了。將來如果有機會,我倒愿意和你并肩作戰(zhàn),上沙場真刀真槍的干。”李應試說道。

  “那我在遼東等你。”張介賓邀請道。

  “好,一言為定?!崩顟嚮氐?。

  他們沒有想到,這隨口一說的約定,竟在五年后得以實現(xiàn),而那時,他們會跟隨一位大將,跨過鴨綠江,御敵于大明境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