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朱元璋奉天反明

第342章 劉裕之威,后秦覆滅

朱元璋奉天反明 一道啟玄 3311 2025-08-24 12:51:20

  ——書接上回——

  (東晉義熙十二年)劉裕加領平北將軍、兗州刺史、都督南秦州諸軍事,并獲準開府置官。至此,他一人已經(jīng)都督徐州、南徐、豫、南豫、兗、南兗、青、冀、幽、并、司、郢、荊、江、湘、雍、梁、益、寧、交、廣、南秦共二十二州。三月,再加中外大都督。

  同時后秦皇帝姚興病重,太子姚泓將軍隊駐扎在東華門,自己在諮議堂里侍奉姚興。姚弼暗地里準備叛亂,招集數(shù)千人披甲埋伏在他的府第中。

  撫軍姚紹和侍中任謙、右仆射梁喜、冠軍將軍姚贊、京兆尹尹昭、輔國將軍斂曼嵬一起帶領禁衛(wèi)軍駐守在皇宮里。

  姚裕派遣使者到蒲坂去告訴姚懿,并傳密信給各路諸侯,向他們報告姚弼準備叛亂的情況。

  姚弼憎恨姚宣誹謗自己,于是在姚興面前誣陷姚宣。恰好姚宣的司馬權丕來到長安,姚興指責司馬權丕對姚宣無輔佐之功,然后準備殺了他。

  但司馬權丕性情佞巧,反過來捏造罪狀去誣陷姚宣。

  姚興大怒,在杏城將姚宣逮捕入獄,又派姚弼帶領三萬人馬鎮(zhèn)守秦州。

  此時,赫連勃勃攻打杏城,姚興又派姚弼前去救援,姚弼剛到冠泉,杏城就已經(jīng)被赫連勃勃攻陷。姚興到了北地郡,姚弼則駐兵于三樹。

  姚興派姚弼和斂曼嵬率軍向新平進發(fā),自己回到了長安。

  隨著后秦皇帝姚興的病情越來越重,他的妹妹南安長公主前來問安,姚興沒有回復她。

  姚興的兒子姚耕兒對他的哥哥姚愔說:“看來,陛下已經(jīng)去世了,你應該速戰(zhàn)速決。”

  于是,姚愔和他的部將率領士兵攻打端門,上將軍斂曼嵬率領軍隊抵御,右衛(wèi)將軍胡翼度率禁兵關閉四門。

  姚愔等人派壯士登門而上,沿著屋頂進入皇宮,來到了馬道。

  當時,姚泓在諮議堂照顧姚興,他派斂曼嵬率領殿中的士兵登上武庫,對抗敵人,姚和都帶領東宮的士兵駐扎在馬道南邊,使得姚愔等人不能繼續(xù)前進,姚愔遂下令火燒端門。姚興帶病來到前殿,當眾宣布賜姚弼自盡。

  禁衛(wèi)軍看見姚興,歡呼跳躍,奮勇殺敵,姚愔等叛黨非常害怕。

  姚和都帶領東宮的士兵從后面向敵人進攻,姚愔等人逃到驪山。姚愔的同黨呂隆逃到雍地,尹沖等人逃到京城。

  姚興帶領姚紹和姚贊、梁喜、尹昭、斂曼嵬進入內宮,并留下遺詔,讓他們輔佐朝政。

  第二天,姚興去世,時年五十一歲,追謚為文桓皇帝,廟號高祖,安葬于偶陵。

  姚興死后,姚泓秘不發(fā)喪,南陽公姚愔與大將軍尹元在密室中低語,眼中閃爍著不軌的光芒,圖謀著一場足以顛覆朝綱的叛亂。

  他們的密謀如同暗夜中的毒蛇,悄無聲息地蔓延開來。就在這個風雨欲來的時刻,姚泓得知了這一驚天密謀。

  他沒有絲毫猶豫,迅速行動,以雷霆萬鈞之勢將姚愔與尹元等人一網(wǎng)打盡,毫不留情地將他們全部誅殺。

  刀光劍影之中,叛亂的火花尚未燎原便被無情撲滅,宮墻之內回蕩著冰冷的決絕。

  然而,動蕩并未就此平息。

  姚泓又下令命齊公姚恢前去誅殺安定太守呂超。姚恢領命而出,卻遲遲未歸,時間一分一秒地流逝,如同鈍刀割肉般煎熬著姚泓的心。

  終于,在漫長的等待后,姚恢帶著滿身血污歸來,告知呂超已被誅殺,但那遲滯的行動無疑在姚泓心中埋下了懷疑的種子。

  姚泓的目光如炬,穿透了姚恢表面的忠誠,察覺到了一絲不同尋常的氣息。他開始懷疑姚恢是否暗藏陰謀,這份猜疑如同暗流涌動,逐漸在兩人之間筑起了一道無形的墻。姚恢感受到了這份不信任,心中怒火中燒,卻又不得不隱忍不發(fā)。

  從此,他對姚泓懷有了深深的二心,暗中開始籌備兵馬,鑄造鐘甲,準備迎接那未知的風暴。

  終于,姚泓在萬眾矚目中登基為帝,為姚興發(fā)喪。

  葬禮之日,皇宮內外一片肅穆,黑白交織的喪服如同死神的羽翼,覆蓋了整個都城。

  姚泓站在靈柩前,面色凝重,眼中閃爍著堅定與決絕。

  然而,在這莊嚴的儀式背后,一場暗流涌動的較量正在悄然醞釀,姚泓與姚恢之間的裂痕,如同冬日里的一道冰縫,隨時可能裂開,吞噬一切。

  姚泓登基之日,天際陰云密布,仿佛預示著風暴即將來臨。就在皇權更迭的動蕩之時,羌人首領黨容,暗中糾集部落勇士,趁著夜色掩護,悄無聲息地踏上了叛逃回原籍的不歸路。

  姚泓聞訊,臉色鐵青,眼中閃過一抹決絕。他深知,此時若不能迅速平叛,將動搖國本。

  于是,他毫不猶豫地派遣撫軍將軍姚贊,一位身經(jīng)百戰(zhàn)、威名赫赫的戰(zhàn)將,率領精兵強將,如獵豹般疾馳而出,誓要將這股叛軍扼殺在搖籃之中。

  沿途,戰(zhàn)鼓雷動,馬蹄聲碎,一場關乎后秦存亡的追擊戰(zhàn)悄然拉開序幕。

  與此同時,楊盛親率大軍猛然間攻陷了祁山要地,建節(jié)將軍王總不幸被俘,面容堅毅,眼中滿是不甘。楊盛并未止步,乘勝追擊,直逼秦州城下,戰(zhàn)云密布,秦州城內一片慌亂。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危機,姚泓急調后將軍姚平火速增援秦州。

  姚平率軍如神兵天降,旌旗蔽日,戰(zhàn)鼓連天,與仇池軍展開了激烈的交鋒。楊盛見勢不妙,權衡利弊后,不得不鳴金收兵,率軍撤退,秦州之圍得以暫時解除,但戰(zhàn)爭的陰影依舊籠罩在這片土地上。

  而胡夏皇帝赫連勃勃,一位殘暴而野心勃勃的統(tǒng)治者,正將他的魔爪伸向陰密。

  隨著赫連勃勃一聲令下,胡夏鐵騎如潮水般洶涌而來,陰密城瞬間陷入一片火海。秦州刺史姚軍都,一位忠誠勇敢的將領,雖身陷囹圄,仍挺立不屈,怒目圓睜,大聲斥責赫連勃勃的暴行,字字鏗鏘,句句泣血。

  赫連勃勃聞言,怒不可遏,下令將五千余名俘虜活埋,以此彰顯其無上的權威。姚軍都面對死亡,依舊高昂著頭顱,嘴角掛著不屈的微笑,最終慘死于赫連勃勃的屠刀之下,其英勇事跡,卻在民間廣為流傳,激勵著無數(shù)后秦子民。

  這一系列事件,如同一場場風暴,席卷了整個后秦,將姚泓推到了風口浪尖,此時劉裕在知道后秦皇帝姚興逝世,姚泓繼位,內部叛亂迭起,政權不穩(wěn)。劉裕認為這是滅亡后秦的良機。

  劉裕以劉穆之任尚書左仆射,內總朝政,外供軍糧,自己率大軍分四路北伐。

  在此期間,他相繼接受司、雍、徐州刺史的任命。

  劉裕留其子劉義隆鎮(zhèn)守彭城,自率大軍北上。此時北魏派十萬重兵駐守河北,并以游騎騷擾晉軍。劉裕在行軍中,雖常設奇陣或用大弩強槊擊敗魏軍,但進軍速度緩慢。

  龍驤將軍王鎮(zhèn)惡、冠軍將軍檀道濟領兵由淮、淝轉向許、洛,后秦諸屯守皆望風降附,晉軍進展神速。

  王鎮(zhèn)惡軍占領洛陽,擒送后秦守將姚洸至建康,并修復西晉五帝的陵寢,設置守卒。

  王鎮(zhèn)惡軍由洛陽進抵潼關后,為后秦主力守險阻攔;檀道濟軍的糧道也為秦將姚紹截斷。晉軍一時處于危境。幸得當?shù)匕傩盏膸椭?,才轉危為安。王、檀二人向劉裕求援,而劉裕卻為北魏軍牽制,自顧不暇。

  劉裕以左將軍向彌率部分兵力屯于黃河重要渡口碻璈(今山~東~東~阿~西~北),自率大軍進入黃河;魏軍以數(shù)千騎兵沿黃河北岸跟隨劉裕軍西行,防止晉軍于黃河北岸上陸向魏進擊,凡漂流至北岸的晉軍人員,均被魏軍擒殺。

  劉裕數(shù)次派兵上岸攻擊魏軍,剛一登岸,魏軍便逃離岸邊。為擊敗魏軍的襲擾,劉裕命數(shù)千勇士及百乘戰(zhàn)車,由丁旿和寧朔將軍朱超石率領,攜帶強弓利箭,登上黃河北岸,列陣而進。

  魏軍立即前來進攻,魏將長孫嵩率騎兵三萬四面圍攻晉軍,反被擊敗。

  就在此時后秦貴族姚懿為人乖僻輕薄,被信從奉承他的人迷惑,他的司馬孫暢奸猾諂巧反覆媚佞,喜好動亂而以災禍為樂事,勸說姚懿襲擊長安,殺死姚紹,廢黜姚泓而自立為帝。

  姚懿采納了他的意見,于是帶兵到了陜津,散發(fā)糧食給河北一帶的各族人們,想要消耗掉國家的儲備糧,招引和戎的各個羌人部落,樹立自己私人的恩惠。

  姚懿終于起兵稱帝,傳送檄文到各州郡,想要運匈奴堡的糧食來發(fā)給鎮(zhèn)人。寧東將軍姚成都拒絕了他,姚懿就用謙恭的言辭來引誘他,極力主動結交他,贈送自己的佩刀來起誓,姚成都將刀呈送給姚泓。

  姚懿又派遣驍騎將軍王國率領甲士數(shù)百人攻打姚成都,姚成都活捉王國,囚禁起來,同時后秦帝國內亂之時,姚懿先謀逆而滅亡,姚恢又帶領部眾在內反叛,此時王鎮(zhèn)惡到達宜陽。毛德祖在蠡城進攻弘農太守尹雅,眾人潰敗,毛德祖派騎兵追趕捕獲了他,不久尹雅殺死晉軍的看守逃奔潼關固守。

  劉裕全面擊退魏軍,河南全境被收復,劉裕隨后進至陜城;前鋒沈田子攻入武關,進屯青泥。

  姚疆戰(zhàn)死,姚難逃回長安,東平公姚贊得知晉軍迫近長安,便率軍由定城退往鄭城(今陜~西~華縣)劉裕大軍隨之逼近。

  姚泓為緩解兩面受敵的危局,謀劃先消滅沈田子軍,再抵御劉裕,于是率步騎數(shù)萬急趨青泥。沈田子軍本為疑軍,不過千余人,但各自為戰(zhàn),驍勇異常,數(shù)次出擊竟使姚泓敗還長安。

  此時,王鎮(zhèn)惡突破潼關防線,率師直進,一舉攻陷長安,姚泓率群臣投降,共歷三世三帝,享國三十四年的后秦帝國滅亡。

  ——未完待續(x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