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修仙從成為轉(zhuǎn)生者開始

第五章 授業(yè)

  因為老者,蘇葉忽然有了一種坦然。

  這種感覺,也不知多久未曾有過了。

  曾幾何時,他還是一個“人”的時候,才體會過這種感覺。

  那是一種存在著“根基”的感覺。

  正所謂天雨雖寬,不潤無根之草。便是如此之道理。

  身為轉(zhuǎn)生者,蘇葉不知經(jīng)歷了多少次輪回,卻始終是孤獨而不被理解的。

  而現(xiàn)在,老者卻似乎理解他。雖然,這所謂的理解,也僅僅是對生命與智慧的認同。

  但無論如何,對此,蘇葉很感激。

  然而他卻知道,這種“根基”,總會伴隨著歲月而失去。

  因此,蘇葉想要變強的心理更加強烈。

  哪怕是成為“妖怪”也好。至少,不想再重新回到那無限的蒙昧之中。

  他覺得,自己有必要好好把握住這個機會。

  在有老者可以依存的這些歲月中,能夠從老者身上,學到類似“修仙之法”的力量。

  哪怕自己沒有資質(zhì),不能在此世修有所成,至少,也要將所謂的“修煉法”記憶或是背誦下來,等待下一次轉(zhuǎn)世以后,便不至于像無頭蒼蠅一樣到處亂撞,無從入手。

  至于老者會不會教導自己,這一點,蘇葉還是有很大自信的。

  雖然見面的時間很短,但是,從老者給他的感覺上來看,卻是和藹可親,有一種返璞歸真的感覺。

  不知為何,蘇葉心理上天然便覺得,老者一定會教導的。

  何況,即使他不對自己教導,在他教導那四個弟子時,自己也有“偷師”的可能性。

  然而……

  令蘇葉失望的是,事情并沒有他想象的那么容易。

  老者雖然的確教導了四個弟子,而且,每日下午,都會在天傾池旁授課,但授課的內(nèi)容,卻完全不是蘇葉想象那樣的“修煉法”。

  一晃數(shù)月。

  這一日,天傾池旁。

  “所謂八谷生長之說,即黍、稷、稻、粱、禾、麻、菽、麥此八種谷物?!?p>  “黍者,生于楡,出于大梁之山左谷中,其生六十日秀,四十日熟,凡一百日成而忌于丑。稷者,生于棗……”

  是的。

  老者雖然講課,但是,講的卻并不是想象中的如何修煉什么的。

  這一日,他講得乃是農(nóng)學,乃是一篇名為《任農(nóng)》的典籍中的內(nèi)容。

  昨日,老者講的卻是一篇名為《巧匠》的典籍,顧名思義,即是教授工匠技藝。

  蘇葉不知該如何評價。如果是身為人,學一些農(nóng)耕或是工匠上的知識,也沒什么不好的。

  然而,他只是一條魚……

  難不成,還要去讓自己這條魚,去種所謂的“八谷”嗎?還是說,要拿起墨斗、曲尺,去測量建造?

  天傾池中,蘇葉漂在水面,依在池邊,兩眼看向老者微微翻動著。

  類似這樣的教學,幾乎每天都發(fā)生。

  從來到山中以后,一直到現(xiàn)在,已有差不多三個月之久了。

  他已大概能摸清楚老者與眾弟子的作息。

  雖然沒有什么真正嚴格的規(guī)矩,不過每天下午的講課,以及晚膳過后的吐納煉心,都是必然的。

  老者講授的課程,當然也并不只是農(nóng)耕與工匠。

  他講述的內(nèi)容很是豐富,其中包括文字、禮儀、雜技、兵法、詩樂等等。

  這些內(nèi)容,不得不說,蘇葉也很感興趣,如果是身為人的話。

  對一條魚來說,他實在想不到,自己學這些有什么意義。

  至于晚膳過后的吐納煉心,雖然蘇葉并沒有親眼見到過,然而,聽那四個弟子們偶爾之間的交流,蘇葉還是大概明白了,并不是自己想象中那樣在“修煉”。

  所謂吐納,就是呼吸。

  煉心,則是靜坐,摒棄雜念,放空思緒。

  也就是說,吐納煉心,實際上是一種類似冥想的靜心端坐。

  雖然這看起來很像是在修仙,實際上卻不然。

  曾經(jīng)蘇葉也聽說過,有通過冥想來使得自己學生專注和安靜的教學法。

  與其說是修仙,不如說,所謂吐納煉心,是為了更好地輔助四個弟子記憶下午所學的內(nèi)容。

  也就是說,老者并沒有教導任何真正超出常規(guī)的知識。

  當然了,雖說如此,并不是說老者刻意藏拙,并未傾囊相授什么的。

  經(jīng)過這幾個月的觀察,蘇葉發(fā)現(xiàn),雖然此處幾乎與世隔絕,但偶爾的交流,還是能看得出,自己所在的年代恐怕是類似春秋時期的年代。

  學在官府,術(shù)在官守。

  換句話說,在這個年代,知識是被壟斷的。

  能夠掌握一門技藝,并加以利用,便毫無疑問可以改變?nèi)松?p>  老者教導四個弟子這許多的內(nèi)容,以及他自己的博學,也可以看得出,他并非是一般的存在。

  如若四個弟子未來當真離開此地,想要憑借這些知識成為天下大賢,也并非不可能。

  然而,這些內(nèi)容終究對蘇葉還是沒什么用的。

  關(guān)鍵的修行之法,哪怕是最基礎(chǔ)的修煉手段,蘇葉都沒有聽聞半分。

  若不是親身經(jīng)歷,也許,蘇葉也并不會覺得他真的是“仙人”。

  “算了。也許這些內(nèi)容只是為了給那幾個小孩子打基礎(chǔ),或者再過一段時間,就會開始講述怎么修仙了呢……”

  蘇葉只能如此說服自己。

  實則,目前老者的四個弟子,最大的都已接近二十歲了,基礎(chǔ)什么的,要打,也早打完了。

  其實,或許老者并不會教導他們真正的“修煉法”什么的。

  這也是很有可能的,畢竟修仙什么的,不都是說要靠“機緣”嗎?

  那么,自己有這個機緣嗎?

  在魚生余下的幾十年里,不知道,自己能否學得到……

  蘇葉患得患失。

  “今日就講到此處吧。余下的,你們當自行閱讀?!?p>  忽然,老者打了個哈欠,似乎有些困倦了。

  四個弟子中,最為年長的大師兄暫且不說,其余三人則當即歡呼雀躍了起來。

  孩子們嘛,對于學習什么的,都是比較抵觸的。

  何況,即便是那看起來最懂事的青年,蘇葉也能看得出,并不是很想學習《任農(nóng)》。

  不過,與其余三人相比,青年今日卻并不像往常那般。

  就在老者作勢要離去的時候,那青年卻匆忙開口道:“師父,弟子想求教一門學問,還望師父能夠傳授?!?p>  老者微微一頓,隨即看向青年,道:“楊兒,你想求教什么學問?”

  青年道:“弟子想求教天地之道?!?p>  此言一出,蘇葉頓時提起了精神。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