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逃至瑤池
食人魚依仗群體優(yōu)勢,紛紛向前對那刺鯰圍攻撕咬,想把它們盡快吃掉,向撕食水馬那樣打一場殲滅戰(zhàn)。經(jīng)過交鋒,食人魚才知道遇到了對手,它們一張口撕咬,就被鯰魚用它的銳利的脊刺扎得滿嘴疼痛,流出血來,使食人魚遭受重挫,對其無可奈何,不敢張嘴,對刺鯰不敢再次予以猖狂,才知道遇到了克星。
這時,第二梯隊是電鰻魚,繼鯰魚之后游了過來,可能它們也是收到那神龜?shù)拿?,被調(diào)遣而來對付食人魚患。它們沖進食人魚群,一條電鰻魚尾巴一甩,竟放出高壓電流,把身邊周圍的30多條食人魚送上了“電椅”,處以死刑。那30多條食人魚掙扎一下,便肚子朝上,一命嗚呼。同樣,另一條電鰻尾巴一甩,放出高壓電流,把身邊周圍數(shù)十條食人魚也處以了電刑,使那些食人魚掙扎著翻了身,肚皮朝上漂在水面上,有的做垂死的掙扎,有的一命嗚呼。
那么一群電鰻穿插在食人魚群中游動,甩動尾巴,紛紛放出高壓電流,好是形成一張高壓電流網(wǎng),電擊得那群食人魚頓時暈頭轉(zhuǎn)向,失去一往的氣勢洶洶與瘋狂的殘忍,在水中掙扎著一起一伏,不大會,好些被電死的食人魚肚皮朝上漂在水面上,還有的在顫抖。電鰻和刺鯰大獲全勝,以勝利者的姿態(tài)在水面上悠然自得地暢游著,一口一口的將電死的食人魚吃掉。
活著的食人魚見遇到了克星,不敢再猖狂戀戰(zhàn),就丟下無數(shù)同伴的尸體,驚慌逃離,使不平靜的水面,片刻間趨于穩(wěn)定,沒有了殘酷的殺戮和戰(zhàn)爭,又恢復了平常的詳和,聽到水流動的聲音。
他們在神龜背上看到了那血腥的場面,感觸頗多,那兇猛殘忍的食人魚終于遇到了克制它的電鰻,使它們在發(fā)不出威來,由強勢一下子變?yōu)榱巳鮿?,處于被殺戮滅絕的危險,既是刺鯰,食人魚也拿它無可奈何,可見任何兇猛的生物都有相生相克的關(guān)系。今有幸神龜及時救了他們,又使法力叫來了刺鯰和電鰻截殺了部分食人魚,才使那些貪得無厭兇猛殘暴活著的食人魚知難而退,由此可見神龜?shù)纳裢◤V大,難道它是玄武的化身?
二少李俠這樣想,只見神龜背負著他們穩(wěn)穩(wěn)當當?shù)姆炙靶校犚娝麂蠕?,看見煙波浩渺,不知去往何處,心中暗忖,它要載我們?nèi)ネ睦锬兀?p> 神龜背負他們平穩(wěn)的疾速前行,忽然間,覺得眼前一亮,在他們面前呈現(xiàn)出一片光明,眼前忽然開闊,一望無垠的水面煙波浩渺,碧水蕩漾,令人頓感心曠神怡,顯然是來至另一處別有洞天的所在,這一下子便拂去了他們心頭積壓的陰霾與恐懼。
神龜載著他們在此一望無際的水中蕩漾,漸漸減緩了速度,悠哉游哉,四只像簸箕樣的爪子撥動著水波,像一只船樣的飄浮在水面上,悠然自得的向岸邊靠攏,在其周圍形成一層層水紋向外擴散,漸平漸遠,直到消失。
那神龜怡然自樂的不時將頭深進水里又伸出水面,好像是在完成了一件救人的大事,高興的從嘴里吐出許多成串的水泡,閃閃發(fā)光,折射出五顏六色,熠熠生輝,像珍珠那樣的晶瑩可愛,就像孩子吹肥皂泡似的,充滿著天真與喜悅,給人以無限的遐思。它的兩只眼睛發(fā)出亮光,從鼻子里噴出水氣,不時眨著眼珠子予以翻轉(zhuǎn),好似在向坐在它背上的人傳遞著什么信息。
二少李俠看神龜如此舉動,忽然想起海龜馱唐僧師徒過那波浪滔天的大河,去西天取經(jīng)的事,唐僧見了如來佛,因一時疏忽,忘記了那通靈海龜讓他向如來佛祖?zhèn)髟挼氖?,未有問詢?nèi)鐏矸鹱?,回來帶回佛?jīng),師徒一行又坐在它上面過河,問及唐僧幫帶的話,唐僧才想起來,不住念阿彌陀佛,予以道歉。為此竟惹怒了那通靈之龜,予以翻了臉,怪他唐僧不守信用,在面見如來佛祖時竟把它的要求丟在腦后,不以轉(zhuǎn)達,一氣之下,便將他們師徒及取回的經(jīng)卷一下子沉入水中……
他為之想,難道此神龜救他們,還有什么所求嗎?他們可是空空如也,只有爛命一條,若是要命,只有拿去,在他正沉入思維中時,神龜帶他們靠了岸。他們一行人上了岸后,才放下心來,長長地舒了一口氣,向神龜致以謝意。神龜很有靈性的把身子擺晃三下,伸頭點了三點,眼睛眨了三眨,忽地噴出一股水柱,漸漸作別,淹沒于水中,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再也看不到它。
二少李俠注視著明鏡一般的水面,陷入沉思,多么有此善舉的神龜??!它能普度善心,救人于危難之中,如此大慈大悲,不愧為護佑生靈之神靈圣君,若世人能有其胸懷,就不會出現(xiàn)殘酷無情的殺戮了,也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而感到羞愧。
他雖然不知來至什么所在,但歷經(jīng)生死劫難,總算出了危險之境,來到了此地,不再擔心那血魔的來侵,卻也為苗香玉母子的安危而牽腸掛肚,不知她母子孤身奮戰(zhàn)吸血族人是否能平安無恙,暗暗祝禱她母子能平安無事,不再為他而受到拖累!
彌勒吳仔細觀察辨認,看碧水周圍群山林立,山峰陡峭嵯峨,挺拔峻秀,如蓮花,似竹筍,形象各異,姿態(tài)萬千,十分壯觀,與此潭碧水交相輝映,互相依存,依山傍水,悅?cè)搜勰?,猶如人間仙境,美不勝收,真是一處好所在。即使天上游神來此,也會以為,天上美景下凡間,人神游覽樂忘返。乾坤朗朗別有致,鬼斧神工美自然。
彌勒吳觀之,心胸豁然開朗,欣喜說:“我知道了這是什么地方,神龜把我們送瑤池來了,怪不得這水碧綠淸澈,水波不驚,明鏡怡人,原來這是昆侖瑤池,竟與地下水連通。昆侖山為“萬山之宗”,“龍脈之祖”,她可是一座圣山,神龜救我們,可能就是大慈大悲的昆侖圣母所遣。
“傳說三千多年前,西周天子周穆王姬滿,曾坐八匹日行三萬里的駿馬,由京城出發(fā),千里迢迢,沿天山到瑤池來會見西域部落聯(lián)盟首領(lǐng)西王母。當西周天子周穆王和他的衛(wèi)隊來到時,盛裝以待的西王母站在瑤池邊上,以最隆重的部落禮節(jié)迎接來自遠方的尊貴客人。
“瑤池如鏡,綠草如茵,人們‘吹笙鼓簧,中心翱翔’。周穆王將隨行帶來的大量絲織品和圭、壁等珍貴禮物送給西王母,主人則捧出各色豐盛的西域名肴、特產(chǎn)奶酒和葡萄酒盛情款待?,幊亍癯睾祈?,如天鏡浮空’的奇異風光,使周穆王如癡如醉,樂而忘歸。
歡樂的日子總是特別短暫,周穆王不得要東歸回國了,西王母舉行了盛大的告別宴會。席上莊重健美的西王母離席起舞,用婉轉(zhuǎn)如行云流水歌聲唱道:
白云在天,山陵自出
道里悠遠,山川間之
將子無死,尚能復來
周穆王鄭重舉酒,即席唱和:
予歸東土,和洽諸夏
萬民平均,吾顧見汝
比及三年,將復而野
以三年為期相約后,西王母與周穆王依依不舍相別了。走前周還親手栽下一棵槐樹,立了一塊石碑,上刻“西王母之山“五個大字??上跐M周穆王再沒有能夠來會西王母,只留下這兩首千古傳頌的佳句,給人無限瑕想。
“以這天池為代表,集周圍瀑布、溫泉、峽谷、地下森林、火山熔巖林、高山大花園、地下河、原始森林、云霧、冰雪等景觀為一體,構(gòu)成了眼前亮麗迷人的人間仙境。如李白的‘若非群玉山頭見,會向瑤臺月下逢’,及在《穆天傳》中,就有‘穆王八駿渡赤水,昆侖瑤池會王母’的傳說。
“你們看,此瑤池水如此清瀛,周圍鳥獸成群,氣象萬千,距此不遠處,既是傳說中的姜太公修煉五行大道四十載之地。玉虛峰、玉珠峰經(jīng)年銀裝素裹,山間云霧繚繞,那里是昆侖山中最大的不凍泉,是昆侖圣母用來釀制瓊漿玉液的泉水?!?p> 二少李俠悅目賞心,贊說:“此天池之水如此碧綠清澈,明如寶鏡,真是亮麗迷人,果然名不虛傳!”
彌勒吳笑說:“這天池之所以如此明艷秀美,這里面還有一個傳說……”
正是,瑤池仙境世少有,慕煞落難逃生人。若知瑤池美的傳說,且看下章便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