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閻君王妃呂書有一胞兄,叫做呂逸。這位仁兄是當時遠近聞名鄉(xiāng)里皆知的才子,不光是史書韜略了然于胸,拳腳功夫也是獨霸一方。
由于家境殷實,又是喜歡結交朋友,久而久之就成了四里八鄉(xiāng)的有志青年。慕名前來討論詩文和筆試武功的人是絡繹不絕。
呂逸為人豪爽,每每遇到詩文投緣卻又囊中羞澀的朋友,自然是挽留家中酒肉款待,一來二去…住上十天半月的大有人在。拳腳無眼,比武較力,被呂逸打傷的討教之人不計其數(shù)。這時的醫(yī)藥費用與養(yǎng)傷恢復,通通被呂逸承擔下來,直到傷愈復原…這樣長此以往,呂書的為人便傳到很遠的地方。
都知道有這么一位呂公子,為人處事無一缺憾。
有一日,一位道士模樣的人,來到門前…上下打量呂府的門第后,口中念著:“就是這里了,就是這里…師傅尋徒剛好九百一十八步,不錯不錯,原來我的徒弟降生在這呂家呀!甚好甚好…”說著就要邁步入內。
這偌大的呂家府邸,自然家丁管家一應俱全,門前的四家丁就齊齊上陣,攔住道士,問何事…可有拜帖。
道士哈哈大笑,隨之笑聲過后,四位家丁竟然齊刷刷的站立,稍許愣神后,竟然忘記了有道士進門這事,就好似沒看到有這位道士一樣,分左右…兩廂站立繼續(xù)守門。那道士則大搖大擺,步入?yún)胃?p> 一路之上,只要遇到阻攔和詢問,道士一陣哈哈大笑,四周的人物就會忘卻有道士存在,似乎道士就此透明,各自忙碌自己手中的活計,任由道士向著內宅而去。
再說這呂家的老爺,也就是呂逸的父親是遠近聞名的善人,被尊稱呂老員外…
這位呂員外并不簡單,自出生幾日就可說話,六歲就精通了卜卦周易。由于堅信自己的命運特殊,一直首家待地…不外出不結交,只是樂善好施周濟鄉(xiāng)里,繼承祖業(yè),也就落得清凈平穩(wěn)的日子。
“呂仲亭何在?”一聲接一聲高喊,道士不斷提高音量…同時步入內宅,就在呂員外的屋外止住腳步。
奇怪的是,進進出出忙碌的家丁丫鬟,沒有一個人聽見這高喊也沒一個人看向道士。就像根本沒這人。
屋內的呂老爺正在和兒子呂逸下棋對弈,這呼喊聲,讓父子二人同時愣了一下,對視一番后,齊齊轉頭看向一旁伺候的管家。
呂老爺看了一眼,笑意盈盈看著棋盤的管家問道:“你可聽到有人在高聲呼喊老夫的名諱嗎?”管家趕緊施禮回答:“老爺…小的不曾聽到啊,再說誰敢直呼老爺名諱啊!”
“這…!”呂員外只說了一個字,又看了看自己的兒子。呂逸則立刻起身對父親說:“爹…孩兒有聽到!”呂員外點點頭,說:“走…出去看看!”
父子二人剛要起身,管家則拿起呂員外的手杖遞上前來。
一個聲音再度響起:“何必出去看看,師傅我進來就是…哈哈哈”,隨著話音,道士身形穿門而入,站在了父子二人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