驢之夢(三十六)
這頭老驢身形略顯消瘦,身上的皮毛因為長期勞作而失去了光澤,但依然能看出它曾經(jīng)的健壯。在歲月的長河中,它馱著沉重的幻想,每一步都踏出了關(guān)于生活的嘆息。那些幻想,就像無形的重擔(dān),壓得它有些喘不過氣來。它的蹄子踏在松軟的泥土上,發(fā)出“噗噗”的聲響,仿佛是它內(nèi)心深處嘆息的回響。它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疲憊,似乎在這片森林中尋找著什么,卻又始終無法找到答案。
這頭驢曾做過無數(shù)奇幻之夢。在那些夢里,它仿佛置身于一個完全不同的世界。有時,它夢到自己背負著如山的貨物,汗水順著它的脊背滑落,滴在地上,很快就被泥土吸收。它想象著自己馱著這些貨物,走過繁華的集市,人們對它投來羨慕的目光,稱贊它的勤勞和能干。可有時,它又夢到自己在挨打。在夢里,它馱著沉重的貨物在崎嶇的山路上艱難前行。突然,主人不知為何發(fā)起了脾氣,揚起手中的鞭子,狠狠地抽打在它的脊背上。那鞭子落在脊背上的疼痛,讓它在夢中都忍不住顫抖。它不明白自己做錯了什么,讓主人這樣憤怒地抽打自己,既委屈又無助的它,只能默默地承受著這一切,兩行熱淚也忍不住在眼眶里打轉(zhuǎn)。
老驢經(jīng)?;孟胱约耗芟袢艘粯铀伎?,因為在它的眼中,人類是一種神秘而又復(fù)雜的生物。它不止一次地看著人類在田間勞作,在集市上交易,在房屋里生活,心中充滿了好奇??稍谒恼J知里,人活著似乎遠比它馱貨還要累。
人類不僅要為了生存而努力工作,還要遵守社會的各種法律、道德規(guī)范。就像在森林中,有各種各樣的陷阱和危險,稍不留意就會陷入困境。他們不僅要處理日益復(fù)雜的人際關(guān)系,也要應(yīng)對各種突發(fā)情況,更要承受來自家庭、工作、社會的多重壓力。就像它在夢中被各種奇怪的景象所困擾一樣,人類也被生活中的各種問題所困擾。有時候,他們?yōu)榱俗非蟪晒Γ坏貌环艞壸约旱呐d趣和愛好;有時候,他們?yōu)榱藵M足自己的期望,不得不違背自己的良心。
近日,一則法院的判決讓這頭老驢陷入了更深的沉思。在一河之隔的另一個島嶼,那是一個尋常的早晨,陽光灑在小區(qū)的道路上,周圍的花草樹木在微風(fēng)中輕輕搖曳。小區(qū)門口,兩位行人在一前一后走著。前面的劉大媽,頭發(fā)有些花白,穿著一件樸素的碎花連衣裙,手里拿著手機,正專注地打著電話。她的臉上帶著一絲焦急的神情,似乎在和電話那頭的人說著什么重要的事情。
后面的王某,是一個年輕的上班族,穿著整潔的襯衫和西褲,背著一個黑色的公文包,腳步匆匆。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疲憊,顯然是為了工作而忙碌了一夜。就在這時,劉大媽邊打電話邊突然轉(zhuǎn)身,她的動作有些急促,沒有注意到后面的王某。王某根本來不及反應(yīng),就與劉大媽撞在一起。劉大媽身體失去平衡,重重地倒地受傷。
小區(qū)的監(jiān)控攝像頭清晰地記錄下了這一切,監(jiān)控明明顯示是劉大媽突然轉(zhuǎn)身導(dǎo)致了事故。然而,當?shù)胤ㄔ和醴ü?,卻以王某未保持與前方行人合理的安全距離,判其負次要責(zé)任,賠償7萬元。這一判決,就像一顆重磅炸彈,在社會上引起了軒然大波。
這“安全距離”就像一把高懸的達摩克利斯之劍,讓這頭老驢為人類感到憂心。在法律中,《道路交通安全法》確實對機動車安全距離有明確規(guī)定,那是為了保障行車安全。當機動車在道路上行駛時,保持安全距離可以避免追尾等交通事故的發(fā)生,保護駕駛員和乘客的生命財產(chǎn)安全。
然而,行人行走時,法律從未明確提到需要保持安全距離。而且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哪怕再守規(guī)矩,在擁擠的街道、熱鬧的商場、節(jié)假日的景區(qū),又怎么可能時刻保持安全距離呢?在擁擠的街道上,人群摩肩接踵,人們只能隨著人流緩慢移動,根本無法控制自己與他人的距離。在熱鬧的商場里,顧客們來來往往,忙著挑選商品,誰也不會時刻留意自己與前面行人的距離。在節(jié)假日的景區(qū),游客們更是蜂擁而至,為了欣賞美景,不得不擠在一起。就像這頭驢在狹窄的小道上前行,若要求它和前面的同伴保持固定的距離,在轉(zhuǎn)身、轉(zhuǎn)彎或者遇到障礙物時,又該如何做到呢?當驢在小道上行走時,它需要根據(jù)道路的情況和周圍的環(huán)境來調(diào)整自己的步伐。如果遇到狹窄的地方,它只能緊緊跟在前面同伴的后面;如果遇到轉(zhuǎn)彎,它也無法保持固定的距離。這個判決讓行人從原本可能的受害者變成了潛在的肇事者,仿佛走路都要小心翼翼,生怕因為一個不經(jīng)意的碰撞就陷入賠償?shù)匿鰷u。
這頭老驢在夢中搖了搖頭,它似乎明白了人活著累的原因。人不僅要在現(xiàn)實的道路上負重前行,還要時刻擔(dān)心那看不見、摸不著的“安全距離”是否合規(guī)。他們就像在迷霧中行走的旅人,不知道前方的道路是否安全,也不知道自己的每一步是否會觸犯到某種規(guī)則。
老驢緩緩醒來,它的眼神中依然帶著一絲迷茫。它望著依舊沉重的馱鞍,那馱鞍就像生活的重擔(dān),壓在它的身上。此刻,它仿佛也看到了人類,他們黯淡無光的眼神,透露出長時間被壓力折磨的身心俱疲。然而,他們也沒有勇氣放棄,更沒有膽量停下腳步休息休息。因為現(xiàn)實社會的基本生存成本(如住房、教育、醫(yī)療等)持續(xù)攀升,迫使低收入勞動者必須通過高強度工作,才能維持家庭的溫飽。這種經(jīng)濟壓力直接觸發(fā)了人類最底層的生存本能,即便身心疲憊也不敢停止奮斗。
?。ū竟适录儗偬摌?gòu),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切勿對號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