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明末:開局馳援吳三桂

第十一章 杏山之戰(zhàn)

明末:開局馳援吳三桂 清冗客 3338 2022-01-02 22:36:00

  旦日凌晨,雨露初起,雖時將仲夏,位于關(guān)外的杏山城外四野亦是氤氳起霧。

  劉景淵自率標下千余輕騎,悄無聲息地沒入杏山往松山方向。

  除卻當時杏山城頭戍衛(wèi)哨兵看見一線鐵甲蜿蜒漫入遠方山林迷霧,杏山城內(nèi)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劉景淵這支來去匆匆的軍隊。

  另一方面。

  杏山西五里臺,原來依附于明朝的蒙古多羅特部蘇班岱、阿爾巴岱聽聞黃臺吉親臨義州,商榷一番后決定派使者托克托連夜前往聯(lián)系,請求帶領三十戶前來歸順。

  翌日黃臺吉聞報大喜,當即命令濟爾哈朗率領精銳一千五百人前往迎降,多鐸和阿達禮率部隨從。

  臨行前,黃臺吉特地訓話說:“明兵見我兵少,必定前來交戰(zhàn),我軍可分為三隊應敵,前隊交戰(zhàn),中軍馳援,后隊接應?!?p>  遵照上喻的濟爾哈朗等人,乘夜經(jīng)過錦州城南直趨杏山。他親自率部擔任前鋒,讓多鐸坐鎮(zhèn)中軍,阿達禮后軍接應。

  與義州東西相望,距離不過十里的錦州官兵很快發(fā)現(xiàn)了清軍的調(diào)動。

 ?。ㄎ闹辛x州是指錦州東面新建的義州城,非明朝所設義州衛(wèi)。義州衛(wèi)所已為滿清廢棄,文中會以義縣作指義州衛(wèi)舊址地區(qū)以作區(qū)別)

  由探馬獲取濟爾哈朗南下杏山消息的祖大壽當即派出游擊戴明,命戴明率數(shù)百行伍連夜渡過錦州城南小凌河,突向松杏方向,譴令松山總兵吳三桂、杏山總兵劉周智合兵出擊濟爾哈朗。

  濟爾哈朗連夜南下,祖大壽軍令亦是連夜下達松杏兩地。

  近在杏山堡內(nèi)的劉智周坐鎮(zhèn)前軍西向五里臺壓進,距離較遠的吳三桂后軍馳援,連夜合兵近七千撲向五里臺。

  凌晨清軍來到杏山西北郊休整片刻,并不進入五里臺。

  此處濟爾哈朗的有勇有謀可見一斑,他留了個心眼。若是蘇班岱等人是詐降,自己率軍進入五里臺,豈不被明軍甕中捉鱉。

  濟爾哈朗派遣蘇班岱的使者托克托前去偷偷告知蘇班岱等人攜帶歸順的戶口、輜重等上路,自己在此接降。

  天亮時,明軍杏山總兵劉周智背沿杏山城扎營,與北來的吳三桂、戴明所部合兵分翼列陣,將濟爾哈朗堵在西南。

  七千人馬分翼列陣呈虎口姿態(tài)逼攻清師。

  濟爾哈朗看著北、西兩線顯漫日月旗成狹裹之勢,不怯反喜,露出陰狠笑意。

  有恃無恐的他并不擔心北線,且令多鐸親率所部沖殺北面明軍,與亦在北面充當后軍的阿達禮成掎角之勢,鉗擊明軍。

  在戰(zhàn)功赫赫,屢破明軍的濟爾哈朗眼里,明軍皆是鼠狗之輩,他自睥睨視之。

  且不說天聰(黃臺吉第一個年號)年間濟爾哈朗南征北戰(zhàn)之功勛,單是崇德四年(1639),他統(tǒng)兵攻略松錦,與明軍大戰(zhàn)九場,贏得九戰(zhàn)皆捷,累積俘獲明兵近四千人,這便是他的底氣。

  濟爾哈朗高抬大長刀大喝一聲“沖陣殺敵!”遂令左右揮舞鑲藍旗,縱師殺入敵陣。

  本欲穩(wěn)扎穩(wěn)打,借助兵力優(yōu)勢慢慢傾軋而來取得勝利的明軍為建奴不逃反打的反其道而行所震懾。

  副將朱文德、楊倫周向劉周智請求派出重騎討伐清軍,務必挫殺敵軍銳氣,大軍繼而壓制,定能秋風掃落葉,大敗敵軍。

  坐鎮(zhèn)營前的劉周智見清兵來勢洶洶,連破數(shù)陣。登時分寸大亂的他哪里顧得上標下請戰(zhàn),慌忙下令諸將務必擋住清軍攻營,顧自走騎逃往后方營寨。

  分明清軍以寡擊眾,以逸待勞的西線明軍只需穩(wěn)護軍勢與其硬碰硬血干一場,定能取勝。可眼下西線主帥劉周智陣前退縮,一時之間明軍軍心大亂,前營頓然萎靡無戰(zhàn)意、多有退怯,全靠朱文德、楊倫周等將領砍了幾個潰逃者以強令撐著陣列。

  清兵一舉沖亂明軍陣型,如入無人之所。此時西線明軍儼然無軍容,士卒們紛忙逃竄,馬步相踐。

  由此,西線明軍潰敗。

  沉溺于明軍兵多卻孱弱的濟爾哈朗哪里肯放過到嘴的肥肉,當即親率大軍乘勝追擊,一路追殺至杏山城下,接連攻破了兩個明軍營寨,同時斬殺了明副將楊倫周、參將李得位。

  潰敗之勢下,只得西逃撤退的朱文德強忍著喉間哽咽,這位不茍言笑的寡言將軍于沙場老淚縱橫,策馬昂天呼:“焉知不敗之局,能至如此茍且地步!”

  留守杏山的副將呂品齊墻頭立望,瞧著西線從不戰(zhàn)自潰到任人宰割。他義憤填膺,咬牙切齒,也不怕痛,大手作拳頭一啷當捶在雉堞海墁磚上。

  呂品奇當即下令打開西門接應敗退的明軍,令派麾下一千精銳前去馳援,阻攔清軍以減少西線戰(zhàn)損。

  在北線與清軍殺得不可開交,愈有優(yōu)勢的吳三桂見西線轟然潰散,不甚動容的他嘴角微然抽搐不已。

  善于保損的吳三桂唾罵一聲“劉周智宛若豚犬耳!”當即率部撤回杏山。

  吳三桂也是無奈之舉。若是自己貪戀如今優(yōu)勢不撤,繼續(xù)與多鐸糾纏下去,雖可擴大戰(zhàn)果,可待濟爾哈朗攜士氣正盛的得勝之事回援,清兵三路匯攻而來,標下必將大敗。

  松山路遠,此番吳三桂親率千余騎追討清軍而來本已略微疲軟,本欲聯(lián)合劉周智四千余數(shù)步騎給濟爾哈朗來個關(guān)門打狗,一掃夾馬山魯莽擅進的陰霾氣象,如何能料著劉周智無能到了肉包子打狗的送人頭地步。

  游擊戴明心懷不甘,分明勝利在望,卻也只得聽令。

  杏山之戰(zhàn),明軍損兵三百有余。濟爾哈朗大勝而歸,確信明軍無力追來的他沿途一路燒殺搶掠,放任部下奸淫后戮。

  退逃城內(nèi)的劉周智龜縮家宅,驚慌不知所措下驟然臥病在床,聲稱陣前后巡是因為瘡疾復發(fā),實在不得已為之。

  身處寧遠的劉肇基聽聞杏山大敗臉色駭然,在他看來,縱是不敵,也不該敗得如此草率冤枉。官至從一品都督同知的劉肇基無疑成為了關(guān)外除卻正一品左都督祖大壽之外的最高級將領,他當即暗令身在杏山的吳三桂和呂品奇將劉周智暫且收監(jiān),且待發(fā)落。

  劉肇基并無尚方寶劍,無法從明面上處罪一方總兵。

  劉周智則裝瘋賣傻,非上峰親至不可從,據(jù)宅不出。

  山海關(guān)內(nèi)收到錦州急報的洪承疇一方面上報京師,一方面速令東協(xié)總兵官曹變蛟和援剿總兵官左光先集結(jié)部隊,匯有步騎三萬進屯中后所(綏中)各營堡,三日后分批開拔前往寧遠。

  山海關(guān)到寧遠的距離兩百里有余,因有馱馬輜重隨軍,洪承疇所率大軍前鋒營歷盡幾個晝夜才算陸續(xù)抵達。

  路途間遭受到了屯兵綏中西北六股河的攜合朵顏部眾的清兵侵襲,于黃土臺為身當前軍的曹變蛟所退。

  洪承疇入駐督師府,正坐高位傾耳細聽劉肇基述陳關(guān)外諸多軍務,杏山失利首當其沖。

  顴骨高聳,面頰削瘦的洪承疇拍案而起,皺眉怒道:“前有杏山大捷避戰(zhàn)之嫌,今有五里臺之失,這劉周智其罪當誅!且待我請旨萬歲,將其就地處決?!?p>  堂下附和一片,他們大多和洪承疇一樣,都是受過劉周智的錢財,自然不想按照正常手續(xù)將總兵官劉周智押赴京師,由君發(fā)落,屆時若是走了什么馬腳風聲,恐會惹得那位多疑天子的心上冷眼。

  他們心照不宣,那位多年勤勉政事卻屢遭不順的大明皇帝在長時間的內(nèi)憂外患下變得剛愎自用,生性多疑,頻換閣臣,翻臉無情。

  崇禎是一個自詡個人表現(xiàn)勝過唐宗宋祖的雄略皇帝,他對自己的要求極高,故而對臣下的要求也高,但明末的官僚階級早已病入膏肓,已經(jīng)到了無藥可救的地步。

  崇禎帝救國心切,但發(fā)放給大臣的任務指標又時常無法完成,造成了他用人不專,以至于剛愎自用,也為后來殉國前所言的“諸臣誤朕”埋下伏筆。

  雖說將官收財一事早已屢見不鮮,可這一直都是臣子們間諱莫如深的話題,他們自然不肯讓天家知曉。

  皇帝連年勞碌、勤儉節(jié)約,臣工貪污受賄不減。若是崇禎知曉,如何不暗自忌諱?

  要知道崇禎帝可不是一個省油的燈,手段可堪厚黑老辣,從誅殺魏忠賢和袁崇煥的過程即可見一斑。

  典型的穩(wěn)住你時優(yōu)遇有加,一旦翻臉后嚴酷無情,果于殺戮。

  洪承疇身懷御賜尚方寶劍,雖有便宜行事、臨機專斷之權(quán),卻也不敢擅斬總兵。

  崇禎年間,尚方寶劍泛濫朝野,多達十余把,可謂歷代之最。

  加之袁崇煥擅殺毛文龍之事復前戒后,故而崇禎帝采納了楊嗣昌明確規(guī)定尚方寶劍適用范圍的奏折:

  “巡撫不用命,立解其兵柄,簡一監(jiān)司代之;總兵不用命,立奪其帥印,簡一副將代之;監(jiān)司、副將以下,悉以尚方劍從事”

  由萬歷末年開始授權(quán)的“將帥以下先斬后奏”改為“總兵以上解除兵權(quán),副總兵以下先斬后奏”。

  洪承疇姑且下令讓左都督曹變蛟親自去杏山一趟將劉周智押解至寧遠。

  曹變蛟身懷勇力,長得魁梧兇悍,年少時即隨伯父曹文詔在軍中效力。多次鎮(zhèn)壓農(nóng)民起義,深受崇禎器重,累官至左都督。

  時人將曹文詔和曹變蛟稱為大明朝的大小曹將軍,令關(guān)陜叛軍談之色變,可見叔侄二人勇悍程度。

  是夜,劉肇基來到督師府求見洪承疇,他并非空手而來,且遣家仆抬來了兩只大鐵箱子。

  劉肇基將白日里沒無提及的劉景淵去向悉數(shù)告知。

  洪總督面色驚愕不已,兩顆深凹眼眶內(nèi)嵌的溜黑珠子幾近全然凸出。儼然不信的他向劉肇基再三確認過后癱坐太師椅。

  這位薊遼總督緩息感慨:“兵法有云,攻其不備,出其不意。江山代有才人出,此計若成,汝子堪為驃騎將軍!”繼而再道,“若是不成,你非但要白發(fā)送黑發(fā)人,亦需上表述罪?!?p>  劉肇基身為遼東總兵,雖有出兵之權(quán),可此番是劉肇基私出奇兵。若是劉景淵回不來了,便有冒然出兵,統(tǒng)率無能之嫌。畢竟御史們可不知道劉景淵到底是如何消失的,也不會去關(guān)心,他們更注重眼前得到的結(jié)果。

  劉肇基躬身作揖,姿態(tài)恭懇。

  “都是沉甸貨?”洪承疇瞥眼打瞧著門外足有十方尺大小的鐵箱,翁聲翁語。

  “回督帥,自是真金白銀鑄成的真錠子?!眲⒄鼗难美蠌?,求人辦事都是不得已。

  收了錢財?shù)暮槌挟犜S諾自會關(guān)照他劉肇基父子,必要時會酌情作保一次。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