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擁有兩個很大的翅膀,它可以在天空中自由自在的飛翔。不過,由于人們給它們建造了一些舒適的雞窩,所以它們在翱翔之后還是會飛回雞窩,于是人們就在雞窩里捉住它們吃掉。糧食是砸碎了用大海里的水混合了吃的,雞是生吃的。
有一顆乳白色的星球不知何時夾在了藍色星球和太陽之間,它上面的引力特別強,把藍色星球和太陽都吸到了它的身邊。此時,藍色星球上的溫度會比平時高很多,這樣的時間會延續(xù)一段時間,然后乳白色星球又會逐漸偏離它們,于是藍色星球的溫度就開始變低,當乳白色星球距離它們最遠的時候,藍色星球的溫度此時最低。這個時候,人們會覺得特別的冷,過上一段時間,乳白色星球又會逐漸接近藍色星球和太陽,于是藍色星球的溫度又要逐漸升高?;煦缯莆樟诉@個規(guī)律,他讓山上的樹在溫度就要升高的時候開始發(fā)芽,起名叫做“春天”,讓樹木在溫度最高的時候綠葉滿枝頭,起名叫做“夏天”,讓那些能夠食用的植物在“秋天”結出果實,到了“冬天”,樹葉落盡,樹木只剩下了光禿禿的枝干。
有了春夏秋冬,人們不再無所事事,土壤里種的植物需要收拾,人們身上需要更多的衣裳來御寒或者防曬,樹木需要修剪,事情逐漸的多了起來。但是光靠人的一雙“受”有些事情做起來是非常困難的,于是混沌就讓那些“聰明”的“謀士”想辦法創(chuàng)造工具。謀士們“不負重托”,用堅硬的熔體制造了“刀”,“硯”,“碎”等工具,這些工具的發(fā)明大大提高了人們的工作效率。混沌大喜,特授予工具發(fā)明者尊貴的“海”姓氏。
高山和大海是最早出現(xiàn)的事物,所以“高山”和“?!边@兩個姓氏是屬于最上層的姓氏,混沌的姓氏為“高山”,他的姓名其實應該叫做高山屯,他的那些謀士大多數(shù)姓海,名字多為混沌賜予,有的叫做海之星,有的叫做海晨……
混沌根據(jù)季節(jié)的變化規(guī)律制定了時間的劃分。藍色星球旋轉(zhuǎn)到朝著太陽的一面時叫做晝,也就是白天的意思;藍色星球旋轉(zhuǎn)到背對著太陽的時候叫做夜,也就是晚上的意思。白天人們勞動干活,喂養(yǎng)動物,晚上人們便休息。原來的人是不需要休息的,那個時候他們除了有一顆首之外沒有其他器官,自從有了這些心肝脾胃腎,他們的身體會有感到疲倦的時候,黑夜正好給了他們休息的時刻。
黑夜漫長,還沒休息的人們散坐在高山的腳下,咿咿呀呀的說著話。
高山擋住了呼嘯而來的寒風?;煦缢麄兌级氵M了高山上的洞里?;煦绲亩囱ㄊ且粋€單獨的深洞,里面空間很大,洞口擋上了玉米稈,里面很暖和。其他的謀士有的是幾個人一個洞穴,有的是跟他們配合復制人的紅色人住在一起。那些整天勞動的人們沒有洞穴,只能在背風的地方苦苦的支撐。
有聰明的人想到了一個辦法。既然洞穴不夠用,我們能不能自己建造“洞穴”呢?
高山上的熔體碎塊到處都是。人們嘗試著把它們疊加在一起,一開始只能疊加幾塊,他們發(fā)現(xiàn)下面放大塊的比較穩(wěn)妥,用平整一些的能疊加的更高,于是,大塊的平整的碎塊被他們抬著運了過來。
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一個人造的“洞穴”呈現(xiàn)在了人們面前。
人們走進了洞穴。
里面很暖和,只是碎塊與碎塊之間的縫隙會時不時的鉆進寒風,有人想到了土壤。他們把土壤用海水混合成泥,然后把這些泥糊在那些縫隙里,寒風就這樣被完全擋在了外面。人們歡呼雀躍,慶祝他們的“偉大”成就,歡呼聲引來了高層,他們看到這樣的“洞穴”,感到十分的吃驚。他們也走了進去,發(fā)現(xiàn)這樣的“洞穴”比他們的還好,光線比他們的足,地面也比他們的平整。
于是,這樣的人造洞穴被大量的制造,那些天然的洞穴則沒人住了。這些人造洞穴被高層命名為“房”。
蓋房子的人們在搬動碎塊時不小心把懷里的碎塊砸在了另一塊碎塊上,兩塊碎塊接觸后閃出了一道光,這道光正好讓巡查的海大富發(fā)現(xiàn)了,他拿起兩個碎塊使勁的砸,一道道光被砸的四處亂射。
海大富讓人拿來一堆柴火。他就在柴火旁邊使勁砸,在經(jīng)過了無數(shù)次的碰撞之后,柴火終于燃燒了起來!
人們被嚇得四散而逃!他們哪里見過這個東西!
“你們回來!回來!——過來,圍在它跟前可暖和了!”海大富招呼著那些嚇跑的人們,人們半信半疑的一點一點的靠近火堆,咦,還真的很暖和!
人們繼續(xù)往火堆里加柴火,火越燒越旺。
“這個跟太陽的光一樣是熱的……”早就有人去報告了混沌,混沌急匆匆的趕來。
“這個就叫做火吧……”
“上人英明!”
有了火,人們的生活多了很多可能。偶爾一次,有一只雞在降落時落在了火堆里,盡管它拼命的掙扎,但還是沒能逃出被火烤的命運,它是被烤了,它發(fā)出的香味瞬間引來了眾人。
“這味真香??!”
又有人把這件事報告了混沌。混沌知道后命令把更多的雞投進火堆,香味四處飄逸。
“看來烤熟的雞比生吃更有味道!”得出了這一結論,人們就不再生吃所有的事物,他們不僅烤雞,還會烤魚,烤玉米,不管是什么東西,只要烤了就比生著好吃。
可是火總有熄滅的時候,不可能有人無論白天還是黑夜都守著它給它添柴,用碎塊打火又太費事,怎么辦呢?怎么才能把火保存下來呢?勞動的人們絞盡腦汁,那些上層的人們也在思考這個問題。
有人把樹枝也扔進了火堆里。人們發(fā)現(xiàn)樹枝燃燒的時間更長,于是有人提議用樹枝延長火堆的“壽命”,時間是延長了不少,可是最終它還是會熄滅。
如何才能保存火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