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一個帝王的自傳

第四十章 勸言

一個帝王的自傳 拾傅 2014 2021-12-25 23:12:22

  兩個白人的眼神瞬間明亮,這可都是他們那邊沒有的東西。國主派他們來建交的原因就是為了這里的各種稀罕物品,這些在他們那里的國家都少之又少。

  雖說丹頓帝國和很多類似的西方國家都曾拜訪過東方,但都被嫌棄為異族、未開化的蠻夷,沒有一個看得上,最多就重金換一點絲綢等的回去。

  這次他們本來也不懷希望,卻沒想到竟然成功了,對方還愿意免費贈送十幾箱寶物。相比之下,二十萬兵馬又算得上什么?丹頓也是西方大國,坐擁近千萬人口。而且人是最不值錢的了,相信國主也會毫不猶豫的答應(yīng),甚至贊頌燕決乃天神派下拯救他們的。

  “哦,您實在是太英明了。區(qū)區(qū)二十萬人馬,我們當(dāng)然做的到,更何況我們是要好的朋友!您放心,三天之內(nèi)人一定會到,任您差遣。這些東西我們就笑納了,作為我們友誼的見證!”白人肆意恭維,也暗中表現(xiàn)我們國家實力強勁,與我們建交乃不二之選。

  燕決也笑呵呵的回應(yīng):“那祝兩國建交愉快,友誼長存。我派人送你們回來,也保證東西能到丹頓帝國中。同時也希望兵馬能盡快到達(dá)。”

  然后燕決便遣人送他們回國,他們出來自然會帶護戶,自己這樣做只不過是為了監(jiān)視兩個白人不私吞寶物,也確認(rèn)丹頓國遵守諾言。

  與丹頓建交且借兵這事齊、楚是不會發(fā)現(xiàn)的,三國呈三角形勢,白人使者到來和離開都可以不經(jīng)過其余兩國,齊、楚也不會閑的沒事刺探此事。

  而害怕士族知道?怎么會,他們能了解到的頂多就是成功與丹頓建交,又哪里能知道燕決還私下借兵了,他特意只留了林公公在旁聽的,林公公又是他最值得信任的人。

  而建交這事,士族其實是有心的,畢竟與西方通貨,能創(chuàng)造更多的利益。但又違背了自詡高貴的帝王將相之流的意愿,他們覺得西方的下等人能帶來什么好東西?東方大國還需要和西方蠻夷建交?

  大多數(shù)的帝王將相又都是士族之人,因此就出現(xiàn)了兩個派系,一個同意,一個不同意。兩派系久久僵持,這件事也無疾而終。所以燕決能想象宣布此事后朝堂上的口誅筆伐。不過,說實話,一點小罵他還真不怕,這些實權(quán)派的大臣也就是罵了,反抗不了建交規(guī)劃的進(jìn)行。士族里目前愿意與西方建交的聲音已經(jīng)快蓋過反對者,就連那幾位士族中的掌權(quán)之人也透露風(fēng)聲,會在一年內(nèi)與西方建交。

  燕決的行為算是士族好的參考對象,他雖然被彈劾了,卻也能贏得另一派系的好感,說不定對方還會幫自己一把。

  所以,在白人走后沒多久,燕決就大肆宣揚此事。到現(xiàn)在,全都城都知道了燕國與西方帝國建交。

  老百姓們不解,但顧好各自的營生就行了。實權(quán)黨的恨得牙癢癢,已經(jīng)開始寫奏折罵燕決昏庸、失節(jié)。商人們則認(rèn)為這是一個商機,做好準(zhǔn)備,打算到時在士族手里分一碗湯。

  消息擴散會很多,但別的國家知道也需要時間。燕決立即修書,告訴辛九堂兵馬已備好,三天后抵達(dá),計劃再次順利進(jìn)行。

  至于這十萬兵馬有何用,他們的部署究竟到了哪?馬上世人就會明白。

  辛九堂這邊,收到燕決的信后,就開始操練軍隊,以迎接幾天后齊國的再次總攻。

  楚國這邊,楚國君收到辛九堂的信后,本來搖罷不定的心中有了答案,當(dāng)即下令遣十萬兵馬援弛燕國。身為一國之君,別人輕易能想到的他怎么可能想不到。只是這件事充滿不定性,不好做出選擇。

  楚君多疑、優(yōu)柔寡斷,這是世人皆知的。辛九堂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他的話無疑是一針強心劑,讓楚國徹底摻入此戰(zhàn)。

  終于到了戰(zhàn)爭那天,齊、燕雙方的兵馬集結(jié),相互對恃。這次齊國將領(lǐng)當(dāng)然不會再犯上次的錯誤,燕軍無動靜,他就不出手。反正此戰(zhàn)他有必勝的把握,殺盡燕軍,有入國都,收取燕國,養(yǎng)精蓄銳,再收楚國,一個個幻想在齊將腦中閃過,他已經(jīng)覺得自己就是未來齊國一統(tǒng)三國的大功臣,扶搖直上指日可待!

  但還是令齊將沒想到的是,燕軍又有一個騷操作。只見一個二十出頭的年輕人來到眾軍士之前,面對烏泱泱的齊軍,毫不露怯。

  慢慢的,那人開口:“眾位將士們,我是燕國統(tǒng)將辛九堂,也是你們的敵人。于理來說,我確實是你們的敵人,但于情來講,我們乃一族、皆漢人,為何會互舉兵刃?這片大地至今都未褪去暗紅,我想它永遠(yuǎn)也不會褪去。這上面染上的,既是敵人的血,亦是同胞的血?!?p>  說著,辛九堂語氣激動起來,透出悲壯之意?!拔覀兌际巧狭藨?zhàn)場的人,作為一個國家的國民而言,我們?yōu)閲鴳?zhàn)是驕傲的、自豪的。但同樣,戰(zhàn)爭是殘酷的,不過僅僅幾天便喪生數(shù)萬人!我們?yōu)槭裁瓷蠎?zhàn)場,為國、為家、為錢、為權(quán)?戰(zhàn)在對面的敵人為什么上戰(zhàn)場,也不過這些。我為什么能殺了他?因為我強,殺了他后我能得到什么?想要的一切或被殺。被殺后會怎么樣?國破家亡!得到一切后會怎樣?殺更多的人!那已經(jīng)死了的人呢?他們的妻女父母還在掛念著他們,或許已經(jīng)下去陪他們了。

  到頭來,我們都一樣,生死也一樣。不同的是,有的人的死,讓更多人死了;有的人活著,也讓更多死了。

  戰(zhàn)爭本就是上天帶給人的劣根性,我們現(xiàn)在的所以行為,對當(dāng)權(quán)者是好的,對我們自己卻是人性的譴責(zé)。他們站在禮義的角度上任命我們?nèi)ゴ輾闹械娜柿x,我們是提線布偶,是他們獲取利益的武器。為何,我們不能有自己的決定,至少是于人格的選擇。

  不知當(dāng)你凝視這片土地的時候,可有一絲愧疚?”

  

拾傅

加油!加大油!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