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二次元

踏帝骨

第二十六章 沼澤的可能來歷

踏帝骨 夢落舊時 2255 2021-10-25 23:00:07

  “你們是怎么用的,又是怎么看待的?”帝易來了興趣,明明知道果實的功效,卻又不是非常知道果實的功效,他想不通。

  聽到這話,一襲白衣的少女組織了一下語言,說出了世人共識的對天慧果的用法和看法。

  天慧果,其功效如其名,是為生物開天慧的果實,可以后天的獲得龐大的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從而不學而得。

  換句話說,在吃下天慧果后,可以省去繁雜的學習,不需要靠時間去積累與記憶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

  打個比方,以人作為個體,出生時無疑是一片白紙,什么東西都不知道,什么東西都無法理解,有的只是為了生存下去的本能。

  對于世間的一切,都需要經(jīng)歷外人去教的一個階段,至此才能知道什么是父母,什么是同類,什么是動物,什么是植物。

  但吃了天慧果后,就可以省去這一個階段,不需要經(jīng)歷外人的一遍又一遍的教導,也不需要見物才知何為物的經(jīng)驗。

  同時在吃了天慧果后,其智力,也就是認識、理解客觀事物并運用知識、經(jīng)驗等解決問題的能力,會有非常明顯的提高,遠超不吃天慧果的同齡人。

  可以說天慧果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果實,能讓人剩下幾年乃至十幾年學習知識的時間,進而獲得普通人難以同臺競技的起點。

  在遙遠時代前,當天慧果第一次被發(fā)現(xiàn)與利用之后,普天之下都掀起了狂熱的浪潮,畢竟誰也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落后在起點上。

  只是隨著蒙昧時代的結束,隨著文明的發(fā)展,隨著更多、更好、更神秘的花草果樹被發(fā)現(xiàn)后,天慧果便漸漸泯然矣。

  因為天慧果雖然有著高效的不學而得的功效,可是這種不學而得并不是真的天授,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有的人因此癡呆,有的人因此而失去了行動的能力,有的人更是神經(jīng)了,對萬事萬物都充滿了質疑,認為一切都是虛幻。

  沒辦法,那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太過龐大,也雜亂無章,縱然白紙可以肆意潑墨,那也是有承載上限的。

  畢竟人就那么大,能有多大的白紙可供潑墨?

  且,過于雜亂的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也算是煙苗助長,因為那些共識深深地扎根在白紙上,時時刻刻都被影響著。

  若是無意修行倒沒什么大問題,可若是有意修行,那就會引來很大的麻煩。

  畢竟修行是從無到有的過程,有些時候需要心無雜念,甚至需要空想,然而固有的成見會阻礙這個過程,也就是所謂的想得太多.

  當然,天慧果不再被需要后,也不是沒人想過將天慧果作于他用,只是效果都不大。

  因為它的效用始終如一,而且也不會因文明的發(fā)展而跟著變化,誰吃了它都只能獲得一層不變的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

  最終天慧果成了時代的拋棄物。

  “原來如此,看來并非是理解出現(xiàn)了偏差,而是沒有透徹它產(chǎn)生這種效用的根本?!钡垡自诼犕暌灰u白衣少女的話后,明白了他們?yōu)槭裁疵髅髦拦麑嵉墓π?,卻又不是非常知道果實的功效的原因。

  “它產(chǎn)生這種效用的根本……指的是山川的‘記憶’嗎?”一襲白衣的少女問道。

  “準確的說,是這個果實所留影的山川的‘記憶’?!钡垡自诼犕暌灰u白衣的少女敘說的話后,覺得一開始的說法并不是非常準確,進一步解釋道。

  “那它產(chǎn)生這種效用的根本是山川的‘記憶’的話,為何會與我們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相同?”一襲白衣的少女在消化了一下帝易的話后,問出了心中的一個疑惑。

  “你錯了,不是山川的‘記憶’和你們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相同,而是你們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都來自于山川的‘記憶’?!钡垡渍f完便沒有再繼續(xù)這個話題,因為他也沒辦法深入淺出地解釋。

  畢竟他所獲得的也只是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而已,換過來說跟他的『常識』基本是一個性質的東西。

  他之所以能透徹天慧果產(chǎn)生這種效用的根本,僅是思索的本能給予的提示罷了。

  就好比樹就是樹,要問為什么它是樹,那只能說懂得都懂。

  見帝易沒有繼續(xù)交談下去的意思,一襲白衣的少女只好就此作罷。

  當然,她并不是就不準備深究了,畢竟這個消息太過勁爆,如果一切都是真的話,那天慧果真正的用途或許可以重新定義。

  “對了,你們知道這個沼澤的來歷嗎?”沉默了一會兒后,在看到瘴氣形成的霧越來越大的情況下,帝易問道。

  聽到這個問話,一行人搖了搖頭,他們怎么可能知道這個沼澤的來歷。

  不過在看到瘴氣形成的霧越來越大,四周一片灰茫茫后,一襲白衣的少女想到了一個可能,不是很確定地說道:“我想起了一個山海典籍,或許能解釋?!?p>  在得到帝易繼續(xù)說的示意后,她整理了下語言:“在西離浩瀚的土地上,古時有一個人族分支,名為澤人,曾聚合與分散成大大小小的澤國。他們以大澤為棲息地,也以沼澤為棲息地,有馭水、淤泥與沼澤瘴氣的本領。

  “根據(jù)山海典籍的記載,澤人很重視自己的棲息地,他們會在沼澤底構建他們的氏祖祭壇,同時也會利用沼澤瘴氣模擬祖氏地大勢。

  “我不知道這里是否為澤人的一個棲息地,但這灰色的瘴氣和山海典籍中描述的一樣,無根自生,凝而不散?!?p>  “澤國,澤人?”帝易在對事與物普遍的共識中沒有收到對此的反饋,便問道,“如果這里曾為澤人的一個棲息地,并在沼澤底構建有所謂的氏祖祭壇,那形成這樣的瘴氣以及漂浮著的這些個骸骨,代表了什么?”

  “這……可能它們知道吧。”一襲白衣的少女搖頭,隨后指了指那三具人骨,它們出現(xiàn)在這里肯定不會是偶然。

  關于澤人的文化,對于他們的記載,早已支離破碎在了歷史洪流當中。

  縱然是刊印于天下,號稱歲月史書的山海典籍,對澤人的記錄也不足半頁,被視為了已經(jīng)滅絕的古人族。

  “它們?”帝易聞言轉頭望向那三具人骨,“你們知道?”

  “嘎巴嘎巴……”

  三具人骨原本一直在旁邊充當“風景物”,這個時候聽到帝易的話,一個接一個地說了起來。

  “算了,當我沒問?!彼鼈円粋€接一個說著的話在帝易聽來非常熟悉,這不是當時他向三具人骨詢問之后它們說的話么。

  同一時間,在他說完這句話后,反應了過來,他為何還是聽不懂三具人骨的語言?

  這不應該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