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家仇不敢忘
李孟沒有去查看掃描到的人物,不用查看,他也能猜到掃描的人物是長老,至于具體信息,以后還有機會去查看,等進(jìn)入門派后,穩(wěn)定下來。
李孟看著自家父親那欣喜、憂慮、擔(dān)心的復(fù)雜情緒,他現(xiàn)在最主要的是和父親告別,或許他有著很多話要說。
“父親,我現(xiàn)在是六星級天資,您開心不?”
李孟走到父親身邊,開心的對父親說,他已經(jīng)邁出了人生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開心是他現(xiàn)在的內(nèi)心真實表現(xiàn),也想淡化父子分別的哀愁。
“開心,你以后一個人在門派,需要謹(jǐn)言慎行,一切以低調(diào)為主,以安全為重?!?p> 此時的李國盛,退去了他作為李氏商團團長的威嚴(yán),只是一個舍不得兒子離開的父親,是對兒子遠(yuǎn)離的擔(dān)心,也是因為他了解一些內(nèi)幕消息,對于兒子的生命的安全擔(dān)心。
叮囑再三,皆是讓李孟注意安全。
李孟也從剛才模擬器掃描,以及進(jìn)入武道門檻的興奮感,慢慢減退。
他明白,武道世界,不是詩與遠(yuǎn)方,也不是陽春白雪,是血與火的激蕩,是利益與死亡的演奏曲,再強大的武者,也有死亡的一天,再天資過人的天驕,也有可能走不到高峰的一日。
只有活得久,才能得到更多,活得越久,越加強大。
“好的,父親,我一定遵照您的吩咐,謹(jǐn)言慎行,不高調(diào),您兒子可是很惜命的。”
李孟鄭重的回答。
李國盛稍微有些安慰,接著,他又想到了什么,對李孟說,“在門派里,你還需要注意兩個人,這兩個人可能會是你的生死之?dāng)??!?p> “是商團的敵人嗎?”
李孟看著父親的凝重表情,他想到父親安排他來參加七玄門入門測試,一方面是實力的體現(xiàn),另一方面是希望商團在七玄門有著發(fā)展,能保障商團不被侵吞。
至于他的愛好,反而不是很重要,李孟一直不知道商團的敵人是誰,現(xiàn)在他父親會告訴他了嗎?
“可以這么說,你知道你爺爺和大哥怎么死的嗎?”李國盛說這句話時,是含著恨意的,也是對于不能報仇的無能為力的不甘。
李孟搖搖頭,他明白,這時候的他,不需要繼續(xù)說什么,父親都會告訴他,詢問,反而會顯得多余。
“是鄭氏商團所為,我們李氏商團在你爺爺當(dāng)團長的時候,已經(jīng)積累了大筆資金,有著沖擊七玄城前十商團的能力,最后,被鄭氏商團聯(lián)合黑山賊,埋伏之下,你爺爺以及叔爺、叔伯兄弟等二三十人,皆被斬殺,那可是我們李家的一半人,而且全是李家的精英?!?p> 李國盛說著,眼眶發(fā)紅,眼淚凄然而下。
“父親,這些仇恨,總有會報的時候,那我大哥呢?”
李孟把仇恨記在心里,只為爆發(fā)之時,李孟見過他大哥的,他大哥只比他大五歲,顯然不是死亡在那一次,而且,他大哥在他很小的時候,就不在家,他都以為自家大哥是去其他地方,或者就是被某個傳說高人收為了弟子,現(xiàn)在才知道,他大哥也已經(jīng)……不在了。
李國盛收斂了自己的情緒,畢竟是一團之長,控制情緒是他們的必備技能,也只是在親近的人,以及面臨兒子的離去,才真情流出。
“孟兒,你以為我們李氏商團參加這種入門測試,是第一次嗎?”
李國盛看著李孟問道。
李孟本來以為是第一次,既然他父親這么問,顯然不是。
“這是我們李氏商團的第三次參加,第一次參加,進(jìn)入七玄門的有一人,第二次參加,沒有人進(jìn)入,這是第三次參加,也只有你進(jìn)入?!?p> 李國盛緩緩的訴說。
“第一次進(jìn)入七玄門的是大哥嗎?”李孟猜測,應(yīng)該是他大哥,只是大哥進(jìn)入后,怎么又會死去。
“是的,是你大哥,你大哥那時候,是以五星天資進(jìn)入七玄門,雖然比不上你,也算得上不錯,只是,他沒有再門派待多久,就被鄭懷仁,鄭懷義用卑鄙手段…………,那一年,他才十一歲,你那時候才六歲,所以,沒有告訴你?!?p> 李國盛悲哀的道,對于父親的仇恨,不能報,對于大兒子的仇恨,還是不能報,心里的憤懣,產(chǎn)生的壓力,不是一般人能理解的。
“鄭懷仁,鄭懷義……是鄭氏商團的人?”
李孟確定的語氣說道,心中明白,鄭氏商團這是不置李氏商團滅亡,是不會罷休的,從第一次勾結(jié)盜賊,還做得隱秘,殺了他大哥,就是明目張膽的做了,只是找了一個借口。
“父親,我想問下,鄭懷仁兩人是用什么卑鄙手段謀害的大哥?”
“告訴你也好,你可以提前做點心理準(zhǔn)備,他們其實是與你大哥一切進(jìn)入門派,據(jù)報信的人說,是他們和你大哥在擂臺上生死斗,可你大哥才多大,根本就沒有練過武,而鄭家兩兄弟,還帶武器上臺,你大哥可是赤手空拳,他才十一歲,也因為家族精英折損一半,未免下一代也被人殺害,更是一直養(yǎng)在家中,性子軟弱,哪能知道世界的險惡。”
李國盛有些后悔,這幾年也在改變以前的養(yǎng)育模式,只是還是拗不過一些父母對孩子的關(guān)愛,只能順其自然。
李孟聽見這句話時,看了堂弟李勝一眼,或許大哥當(dāng)年就和這位堂弟差不多,天真、心理脆弱吧。
這么一想,堂弟李勝沒有通過測試,還挽救了他的一命。
后面的事情,都不用父親說,李孟已經(jīng)猜出來,一位赤手空拳的天真少年,面對兩名手持利刃,心含殺機的強壯少年,結(jié)局不言而喻。
李孟再想一下,這件事發(fā)生在六年前,而六年前的鄭家兩兄弟,現(xiàn)在也長成了十七八歲的少年,不僅比他大了五六歲,還多出了六年的練武時間,如果碰見這兩兄弟,他也難逃命運的安排。
一種危機感在心里流淌,這種危機感伴隨著他,直到和父親分別,在長老的帶領(lǐng)下,離開城主府,都不能緩解。
也是這份危機感,他忽略了自己父親好像有話想說,又不敢說出來的樣子,話語沒有說完,直到他第一次模擬時,才明白。

不枉人間走一遭
今天跑了五十里路,累得太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