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原來我才是仙人

第四章 混元度厄真經(jīng)

原來我才是仙人 左耳JK 2064 2021-06-18 14:36:51

  平清子老道苦惱的揪著胡須:“此等大恐怖其實極為罕見,為師此前也只有耳聞,未曾一見,不想竟也遇上了這等禍事……不可見之物,視之不詳,聞之不詳,當封閉六識五感,方能不被所害!”

  嘴上說來容易,可實際上卻是難以做到。

  老道如果知道該如何對付蘇蟄,又怎會傾家蕩產(chǎn),用聚靈法陣這等迂回的法子?

  一想到多年辛苦攢下的積蓄,這么短短半年內(nèi)就耗費一空,平清子心頭直滴血。

  不過當著大徒弟的面,他這做師傅的自然是要臉面的,就扮作高深莫測的模樣,笑道:“為師已有計策,你當告知其余師弟,讓他們勤勉修行,不可耽誤功課?!?p>  大師兄立刻就奉上一頓馬屁,方才行禮告退。

  出了門,他臉上恭敬諂媚之色立刻就消失不見,心里就算計開來,‘老不死的想要糊弄我還差了點火候!這道觀沒法待了,說不準老賊已經(jīng)打算跑路走人,我也得想個后路才行!’

  大殿內(nèi),平清子老道注視著地磚上瑩瑩發(fā)光的符箓法印,也是一臉的苦相。

  ‘難不成真要丟下祖師爺?shù)幕鶚I(yè)道場,遠走他方?’

  他深知外界處境艱難,縱然是身懷法力的修行中人也是朝不保夕,若非如此,平清子怕是早就溜之大吉。

  可這樣下去也不是辦法,那怪物越發(fā)恐怖,祖師爺?shù)倪z蛻都難以抗衡,一旦遺蛻破損,到時候也離死不遠了。

  一念至此,平清子咬牙下定了決心,回頭向著祖師爺遺蛻結(jié)結(jié)實實的叩首三次,拂塵一甩,化作流光遁走。

  在他走后,宮殿內(nèi)的光線似乎暗了下來。

  祖師爺銅像半邊臉映照在陽光之下,另一半臉則隱藏在光影里。

  陰影黑暗正一點點侵蝕光明。

  銅像臉上作慈悲憐憫眾生之相,深邃的目光注視著門外,突兀的,嘴角好像上揚了兩分。

  ……

  ……

  蘇蟄置身一片如夢似幻的世界中。

  入目所見,各色流光仿若彗星般相繼在眼前劃過,又有彩色云霧飄飄蕩蕩,重重疊疊。

  他挑中了一朵白色祥云盤膝而坐,倒也沒急著修煉,而是好整以暇的打量起四周的美景。

  ‘哪怕不是第一次看,也覺得這美得像是仙境啊!’

  一座聚靈法陣,便給他展示了如此美輪美奐的景色,蘇蟄難以想象,真正的仙境又該是怎樣的景象?

  他最初進入聚靈法陣修行,得知這法陣的功效后,不肯浪費一點時間,拼命苦修,但收獲總是不理想。

  思來想去,他覺得是自己心思太浮躁、急切,于是在每次修行之前,就會先調(diào)整好心態(tài)。

  正如此刻,目睹流光溢彩的美景,全身心都漸漸放松下來。

  雙目緩緩閉合,便順其自然的進入了修行狀態(tài)。

  蘇蟄修行之法乃是平清子親傳的《混元度厄真經(jīng)》,開創(chuàng)者乃是道觀祖師度厄真人,也就是大殿中的那座銅像。

  傳言這位度厄真人曾入凡世修行,歷經(jīng)三萬七千五十八劫,救苦救難活命無數(shù),得天地感應,方才悟出了這本直指羽化飛升的真經(jīng)仙訣。

  不過在蘇蟄看來,這傳言有大量的美化成分,他也不是胡亂污蔑祖師。

  依照這本《混元度厄真經(jīng)》所言,修道者,皆為方外之士,理當遠離凡塵俗世,才能超脫五行之外,求證大道。

  至于所謂救苦救難,入世歷劫,那都是你羽化成仙之后該做的事。

  那么問題來了,度厄真人成仙了嗎?

  顯然沒有!

  經(jīng)書記載度厄真人仙壽五萬八千年,且不提這壽數(shù)得打幾層折扣,只看經(jīng)書同樣明確記載,度厄真人最后的結(jié)局是合道不朽,這自然也是美化之語,通俗點說就是死球了。

  而既然度厄真人沒能成仙,怎么又去凡世修行歷經(jīng)千辛萬苦,活命無數(shù)呢?

  豈不是與《混元度厄真經(jīng)》中所言前后矛盾?

  除此之外,蘇蟄在深入了解這門修行真經(jīng)后,還發(fā)現(xiàn)了更多的古怪之處。

  真經(jīng)有言,天地演道,道化元炁,元炁則哺乳了天地間萬物生靈,而修行之法,便是取元炁為己用。

  然則元炁有定數(shù),飛禽走獸,人妖鬼怪,存活于世便要取一份元炁為立身之根本。

  換言之,修行者就得與天地萬物去爭奪元炁,而元炁又是萬物生靈的存活根基。

  再直白點說,修行這《混元度厄真經(jīng)》,就巴不得天地萬物都死絕了,方才有足夠的元炁供其羽化飛升!

  試想那度厄真人又怎會去救苦救難呢?

  拋開經(jīng)書上那些冠冕堂皇,美化之語,翻開每一張書頁,蘇蟄都能清晰的看見‘吃人’這兩個字!

  而隨著他對經(jīng)書了解得越深,修行起來就越發(fā)困難,這也是蘇蟄服用了海量的靈丹妙藥,又有聚靈法陣輔助,卻始終不能筑基的原因之一。

  他想得太多。

  若換做旁人,拿到了這本修行法訣,沒得說,只管悶頭苦練就完了,比如蘇蟄那些個便宜師兄皆是如此。

  可蘇蟄做不到,他本就是個求知欲旺盛的性格,前世做研究時,就因為堅持打破砂鍋問到底的原則,始終被邊緣化,不受上級重視。

  更何況,他在察覺到道觀暗藏危機后,難免就有些疑神疑鬼,看道觀里的一切都覺得有問題,對這本《混元度厄真經(jīng)》自然就更加懷疑。

  不過他也別無選擇,如今危機臨近,更是寄希望于盡快筑基。

  蘇蟄哪怕資質(zhì)再差,修行再慢,半年多來,受靈丹妙藥、聚靈法陣喂養(yǎng),如今也摸到了筑基的門檻。

  然而,行百里者半九十,明明距離筑基只有一步之遙,可這一步對蘇蟄而言卻是難如登天!

  ‘吸收天地元炁,充實識海,識海充盈就能筑基成功……’

  所謂識海充盈,并非是簡單的數(shù)量堆積,而是以足夠的量,來達到質(zhì)變的效果,因而在筑基的修行中,對天地元炁的需求量,是呈指數(shù)式增長。

  蘇蟄呼吸吐納了一陣后發(fā)現(xiàn),聚靈法陣依舊效果卓群,相較于外界,元炁極為充沛,可是他識海內(nèi)卻幾乎沒有一絲一毫的增長。

  或許是有增長,只是太少了,少到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