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8 五軍都督府的反抗
戶部尚書倪元璐,滿臉憤慨,“圍城之前,已經給過吳三桂三十萬兩白銀子,到現(xiàn)在,前后不過半個月。他又借口銀子的事情,目無君上!”
李邦華不懈的說著,“吳三桂眼里還有點朝廷,看看左良玉,簡直就差明著跳反了。”
倆人有問題,朱慈烺當然知道,不用他們說。
可那又如何?
大敵當前,尤其是京城被圍,這個時候,不是能跟他們撕破臉的時候。
但是……
朱慈烺也不是沒有辦法,說白了,吳三桂和左良玉等人都是在觀望。
如果京城失守,他們必定坐地割據(jù),甚至還想著逐鹿天下。
他搞太子親軍,就是為了要讓那些軍頭們知道,靠著太子自己的雙手,仍然能夠守住京城。
到時候還想坐地起價,那就呵呵呵了。
“對于他們的反應,你們說改怎么辦?”
朱慈烺問道。
嗯……
眾臣保持了沉默,局面很尷尬。
但是朱慈烺還很欣慰。
幸虧大臣們只是嘴上批判,并沒有說真的要除掉吳三桂或者是左良玉。
這些大臣們都是清醒之人,也都知道這時候內耗意味著什么。
如果是之前崇禎朝那些人們,指不定多少人會要求弄死吳三桂和左良玉。
除了黨爭的因素,可能還有朝政小白以及能力低下之人。
“告訴吳三桂,餉銀有,讓他自己派兵來取。但是也要堅守山海關,不能讓建奴入關半步。
朝廷現(xiàn)在有闖賊圍著,不好出城,不過只給他一百萬兩。
而左良玉那邊也同樣的待遇,不是要銀子么?給就是了,但是京城被包圍,沒有人能送過去,他們能說什么?”
范景文幽幽的說道。
高,實在是高。
老家伙就是老家伙。
左良玉和吳三桂的做法,看上去是找借口出難題,甚至為以后的事情埋伏筆。
說自己沒有錢,朝廷還不給,他們就沒有辦法救援。
現(xiàn)在好了,朝廷明確說有餉銀,但是需要他們去取,難題又在吳三桂和左良玉頭上了。
借口已經沒有,他們還不來勤王,等到京城危機解除,那可就是秋后算賬。
“范大人好主意,現(xiàn)在局勢為難,數(shù)日以來,只有盧象晉一支援軍前來。
雖然太子親軍有一點成軍的意思,可是我們的后備力量還是不夠。準備再選五千人馬,作為戰(zhàn)略預備隊,你們以為如何?”
“殿下,自是多多益善,不如直接招兩萬人馬?”孟兆祥說道。
“兩萬人怕是不妥,現(xiàn)在京城沒多少人,到時候招不滿,還影響士氣,就目前的火力來說,太子親軍的四千人,足夠破敵?!?p> 朱慈烺說的不輕不重,好像很隨意一樣。
可是在有些人眼里,就不是那么回事。
英國公張惟賢出列說到,“殿下,四千人怎么打敗十多萬大軍,您的親軍不過訓練很短的時間,那可不是李唐的玄甲軍、高順的陷陣營、岳武穆的背嵬軍。”
朱慈烺其實對張惟賢頗有好感,起碼作為大明世襲的國公爺,他沒有和成國公一樣,轉眼就投敵。
但是……
作為勛貴的代表,自從朱慈烺開始招收太子親軍之后,張惟賢和他的關系就疏遠了。
若是說起來,招兵的事情,其實應該是五軍都督府來負責。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各自有對應的管轄范圍。
大明立國之時,將兵權分為兩個部分。五軍都督府平時負責統(tǒng)領軍隊,負責軍隊的訓練,但是卻沒有調兵的權利。
兵部負責士兵出擊之后的作戰(zhàn)安排,以及軍隊的各項安排。
五軍都督府和兵部屬于相互節(jié)制,防止一方獨大的情況下,獨自掌握軍隊。
本身是一項很好的政策,防止出現(xiàn)軍隊造反的事情。
但是從永樂年間開始,隨著大明大規(guī)模的戰(zhàn)爭逐漸消失,武將的低位也比原來降低了不少。
他們不但被文臣壓制,五軍都督府的權力也被削弱。
自從土木堡之變之后,由于勛貴以及軍隊高層軍官的大量戰(zhàn)死,造成五軍都督府的權利進一步分散。
發(fā)展到中后期的時候,五軍都督府幾乎已經不參加普通的朝會以及對國家大事的議論。
除非在大朝會上出那吉祥物之外,他們都不參與一般的小朝會。
從那時候起,原本掌握全國軍隊的五軍都督府,也只是為了單純的限制兵部的權力集中,成為一個執(zhí)行的機構。
雖說五軍都督府的權力已經變得十分之效,并且分成了五個。
但是總不能認為,五軍都督府已經完全沒有存在感,更不能直接越過他們。
像是招兵買馬的事情,可是當時朱慈烺過分著急,忽視了五軍都督府應該起到的作用。
這在張惟賢的眼里,似乎是太子想要進一步剝奪五軍都督府的權力。
有一說一,哪怕是張惟賢想要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其他的勛貴以及五軍都督府的人都不會就這樣打馬虎眼放過去。
本來五軍都督府的作用就已經沒有多少,那要是進一步被削弱,他們就真的成了一群人形圖章,以及只能蓋章的衙門。
張惟賢倒是一直沒有找到機會發(fā)作,現(xiàn)在他是時候表達來自軍隊和武將都不滿了!
朱慈烺耐心的解釋道,“英國公,你應該知道這個連續(xù)火沖也就是機槍的厲害。
而現(xiàn)在新軍配發(fā)的水簾珠步槍,雖然沒有機槍那么強大而持續(xù)的火力,這是它的集中爆發(fā)力,要比普通的鳥銃要強得多。
只要你相信本宮,本宮一定能給你打一個漂亮的勝仗出來!”
朱慈烺在闡述事實,可是張惟賢要的并不是他來解釋一個事實,他只是需要一個說法,一個不再忽視五軍都督府的說法!
但是,很顯然太子并沒有意識到這個。
“殿下,如果你說的水連珠步槍真是那么厲害的話,為何不交給京營?
他們都是經過考驗的士兵,并且在和闖賊作戰(zhàn)之中,也都沒有后退或者投降。
可以說剩下的都是可用之兵,非要去重新招募,而且都是些沒有過什么作戰(zhàn)經驗的人。
這樣很不好吧,將好鋼用在刀背的地方,老臣以為實屬有些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