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天燈盞山黑幽的深山里,清風刮得樹枝樹葉沙沙作響,蟲鳴也毫不顧忌其余。僅有月光透過樹梢時,散落在地上的零星微光可視。完美的詮釋了屬于深山黑夜里的恐怖氛圍。尋常人定不敢獨自上山游蕩。
再有唯一能看見的光亮,便是呂手中的那盞青燈了?,F(xiàn)在不比村中,若看到一男一女相依相牽,又執(zhí)一青燈不緊不慢的在這深山里走著。不當成鬼魅嚇昏過去,估計也會當作那陰曹前來勾魂的使者。
而這時,從青燈中傳來了黑衣女鬼的聲音:“陰差大人,前方五十步有一顆百年香榧樹。樹的下面,有一個地穴。小女的尸骨,就被放在了那個地穴里?!?p> 呂聽到尸骨二字,不禁驚訝和疑惑了起來:“尸骨?你并不是骨灰養(yǎng)鬼嗎?”
女鬼:“是的,小女是被人害死后,再囚禁尸身和魂魄而生的家鬼?!?p> 羽濛:“郎君!尸骨養(yǎng)鬼是有什么不妥嗎?”
呂:“尸骨養(yǎng)鬼,不僅難以奴隸魂魄,肉身也容易發(fā)生尸變。一旦尸變,養(yǎng)鬼人全家都要倒霉。實在是得不償失。骨灰則不會有此顧忌。骨灰壇也蘊含鎮(zhèn)魂之效。無論是養(yǎng)鬼還是葬殮,都是以火葬骨灰為最優(yōu)選擇。”
羽濛:“那這偏偏是尸骨養(yǎng)鬼,又是在活人時被害?,F(xiàn)在會不會已經(jīng)尸變了?。俊?p> 呂:“基本可以斷定如此!”
他們二人走到那百年香榧樹下后,只見樹下有一座一米半高的神筑。尋常應該是為土地公公或山神修蓋的居廟??蛇@神筑里既沒有供奉土地也沒有山神神位,就是一個空空如也的荒廢神筑。
女鬼:“陰差大人!那地穴的洞口就在這小廟的下面。”
羽濛:“郎君!我們豈不是要拆掉這小廟才能進去?”
呂:“這無位的神筑最是忌諱,不能隨意拆挪。這就跟空了許久的房子一樣。估計早就有孤魂野鬼或者游神散仙認居了?!?p> 這時只見呂又是熟悉的動作,慢慢抬起右手,說了句:“修羅道~紙人搬山”!
語罷,呂的右手手腕處出現(xiàn)了一圈符咒光輪,右眼瞳仁變成了“修”字形。隨后,身旁四角方位各出現(xiàn)了一個紙人。這四個紙人,竟然是和那李商父女在冥紙店里見到的一模一樣。
四個紙人走到神筑四角,紙手伸入墻下的土中,竟將整個神筑連地基抬了起來。隨后,四個紙人就向遠處的走去。走了不遠,在一處可避風雨的山坳放了下來。然后神奇的是,那四個紙人竟然原地自燃了。
原來那紙人是在用自己安撫神筑內(nèi)被驚動的鬼神。神筑被移走后,地穴的洞口也裸露了出來,那竟然是一處人工修葺的地窖。
羽濛:“郎君!我們現(xiàn)在要進去嗎?”
呂:“等一會,等紙人燒完熄滅!”
羽濛:“郎君是怕紙人沒燒全,神筑內(nèi)的鬼神怪罪嗎?”
呂一臉淡定的說道:“不是!因為~”呂停頓了一下“放火燒山,牢底坐穿?!?p> 羽濛被氣笑了,雙手托著呂的臉說了句“你怎么這么調(diào)皮?”
待紙人燒完熄滅,再無其他明火。他們二人一鬼便進入了地窖??蛇M入地窖后,青燈竟發(fā)起抖來,像是在懼怕什么。同時羽濛也被這窖內(nèi)的樣子著實嚇了一跳。
一進入地窖,便聞到了一股濃烈的血腥味。整個窖內(nèi)的四壁和窖頂都被烏鴉血澆成了血墻,又貼滿了紫符。地上全是被抽干了血的烏鴉干尸。同時窖頂還掛滿了紅繩,每根紅繩上都掛著三枚青銅幣。
別說是普通人,哪怕是陰差看到這幅光景,也會被嚇得不敢進入。而呂像是見多了一般,面色淡定的有些讓人覺得瘆得慌。
呂眉頭一皺,說道:“紫符、棺頭錢、烏鴉血,這養(yǎng)尸的手段怎么會出現(xiàn)在困尸的陣法里?而且,這養(yǎng)尸法應該早在明末時期就失傳了才對?”
羽濛:“郎君!棺頭錢是何物?”
呂:“古代葬殮習俗,會在棺槨入土時,在棺頭上撒一把五谷并放幾枚銅錢。寓意逝者黃泉路上有東西吃,有錢花。那銅錢就是棺頭錢!同時也有買通押解靈魂的鬼差的用意,好讓逝者在黃泉路上少受罪。”
羽濛:“我的天吶!眼前這些,得是多少墳墓的棺頭錢才能湊齊?”
呂:“棺頭錢被取走后,逝者魂魄在黃泉路上受的罪越多,怨氣就越強。從而,這銅錢上的邪氣自然就越大。對尸體以及鬼魂有養(yǎng)邪的作用,屬于大邪之物。一般歪門邪道的術士在煉尸化魔的時候,用的最多。再加上紫符鎮(zhèn)魂和烏鴉血聚陰,尸體只要見到一點陽氣就會立刻成魔?!?p> 羽濛拉緊了呂,說道:“郎君,我是凡人,這尸體又見不得陽氣。哪這該怎么辦?。课液门?!”
呂:“一等陰差之下,估計打開便是個死。等一會兒,你稍稍躲在我身后一點!”呂又對著青燈說道“黑衣,這窖內(nèi)有何物讓你如此懼怕?你的尸身又在何處?”
黑衣:“大人!您向前一直走到地窖最深處。到時,會看到墻上有一個被鎖著的深洞。鎖在洞里的就是小女的尸身了。小女之所以懼怕,是因為這窖里一直有一股極其咒怨的力量。小女感到十分可怕,但又不知道是何來歷?”
呂:“好的,我知道了?!?p> 說完,呂拉著羽濛便繼續(xù)往地窖深處走去。走了不足百米,便到了最深處。他們看見窖底掛滿紫符的墻上,竟有一小片黃色的符箓!黃符后,便是黑衣說的深洞。那洞口橫豎大概半米左右,被鐵鏈和鐵柵欄封著洞口。洞口的一側,還掛著一只引魂白幡。
呂看到這個深洞,眉頭一皺,口中傳來三個字:“寄死窖!”
羽濛:“郎君!寄死窖又是什么?”
呂:“寄死窖是西南某些地區(qū)的古習俗。兩千多年前,當?shù)厝藭⑹趧幽芰Φ睦先撕筒∪耍诨钪鴷r寄放在窖內(nèi)讓其自生自滅。所以,寄死窖又稱老人洞!”
黑衣:“是的,大人!小女就是在活著的時候被放進了這寄死窖。然后就活活的餓死在了里面。”
呂又繼續(xù)說道:“死在寄死窖的亡魂,會一直困在窖中無法輪回轉世。后來,由于這種活葬方式實在是過于違背人道。所以,在好幾百年前就被廢除了。”
羽濛這時對著燈籠里的黑衣說:“所以這地窖就成了你的寄死窖。你的尸身魂魄也因此被困在這窖內(nèi)無法逃離,是嗎?”
沒等黑衣說話,呂就回道:“不是我們身處的地窖。而是,面前這個深洞才是。只不過寄死窖多筑于裸露的山壁上。還從未有過在地下筑窖的先例?!?p> 說完,羽濛發(fā)覺不對,又對著呂說道:“郎君!既然魂魄也會被困在這窖內(nèi)。為何這黑衣可以被養(yǎng)成家鬼出來害人吶?”
呂這時轉身環(huán)顧了這個地窖一周,說道:“不得不說,這設陣之人還真點東西。不過也真不是一般地喪盡天良!”
然后,又說道:“怪不得尸身養(yǎng)鬼并沒有使用困尸的陣法。而是用了養(yǎng)尸的陣法。他是為了借助奠紅的怨氣來達到鎮(zhèn)壓肉身和魂魄的目的?!?p> 然后又對青燈中的黑衣女鬼說道:“我想你死后,魂魄就被窖口的引魂白幡從窖內(nèi)引出。同時,設陣人的家中還有一只浸了你鮮血的招魂幡。于是,你的魂魄就到了現(xiàn)在養(yǎng)你的家中。”
黑衣:“大人所說,絲毫不差!”
羽濛:“郎君,他為什么要這樣做?”
呂:“因為封印浮于山體表面,地下多少會有奠紅的怨氣滲出。再加上,這養(yǎng)尸法陣有聚陰養(yǎng)邪的功效。這地窖內(nèi)聚集的奠紅怨氣,就會遠超于這山中其它地方。從而,對尸體和魂魄有很好的壓制作用。表面是為了養(yǎng)尸,實則卻是最陰險的困尸法陣?!?p> 羽濛:“所以黑衣一直懼怕的那股力量,就是奠紅的怨氣!郎君,一般人肯定不可能知道這么多邪門法術!我想這人背后一定有高人指點?!?p> 呂不禁贊嘆,說道:“這設陣之人不簡單!看來,待離開這天燈盞山后,我得去會會他了!”
說罷,呂將羽濛攔在身后。然后彎身撿起了一個石子,揮手朝著寄死窖扔去。那石子打在了寄死窖鐵門之上,愣是直接擊斷了上面的鐵鏈。隨后,銹跡斑斑的鐵鏈應聲落下,鐵門也吱吱的緩緩打開。鐵門之上,還能依稀的看到黑衣活著時踢踹的痕跡。
鐵門打開后,只見從洞中慢慢溢出一團黑氣。這團黑氣從洞口流到地上,又在地上拔高至一個人形。不用想也知道,這肯定是黑衣尸變了的尸身。而這時,青燈中的黑衣魂魄也像發(fā)了瘋似。一邊刺耳的嘶叫著,一邊拼命的沖撞著燈籠。
羽濛躲在呂的身后,只敢漏出一點點腦袋看。小聲說道:“郎君!這黑衣的肉身看來已經(jīng)成魔了??汕f不能讓黑衣的魂魄回到這尸身之中!到時,就會更加厲害了?!?p> 呂單手做出剪決結印,加強了青燈封印。黑衣的魂魄也便安分了下來??删驮谶@時,那團冒著黑霧的黑衣尸身,直接朝著呂和羽濛撲了過來??此葡胍毫怂麄?,要了他們的性命一般。
這時,羽濛十分的緊張害怕,直接把臉埋在了呂的后背。而呂倒是波瀾不驚,一臉平靜。右手不緊不慢的將手中的青燈拋向了空中,然后手掌對著黑衣尸身,說了句:“修羅道~納鬼”!
語罷,呂向左微微側身,空出的左手護住羽濛。這時,他右手手腕處的符咒光輪開始旋轉了起來。并慢慢滑出中指,到了正對著黑衣尸身的右手手掌前。只見那手腕大小的符咒光輪從金色光芒瞬化為了黑色,大小也擴張至盤子大小。
這時,眼看黑衣尸身就要撲到他們的身邊。那盤子大小的黑色符咒光輪,隨著旋轉竟旋起了一個黑色龍卷風般的大漩渦。那黑色漩渦像是要把圍繞的一切都吸進去一般。黑衣尸身也因此發(fā)著極其刺耳的聲音,看似在拼命掙脫著。
但對于那黑色漩渦,黑衣尸身的掙扎就像飛蛾撲火一般脆弱。輕而易舉的,就被吸了進去。傳說修羅道~納鬼的另一頭,乃是一座修羅夜叉群居的鬼山。鬼山位于可怕的修羅界,而此法術就是連接了修羅界的大門。
那黑衣尸身被吸進去后,黑色漩渦便漸漸停止消失。黑色符咒光輪也變回了原來模樣,回到了呂的手腕上。這時空中的燈籠正好掉落下來,呂重新接住了那青燈。就在這一拋一收之間,那黑衣女鬼的尸身便被呂收復,送往了修羅道!
呂:“黑衣,你的尸身已入魔。晚些,我會火化了你的尸身并找一個風水福地將你安葬,好化解你的尸氣和怨氣。再待我解決了養(yǎng)你之人的家中法陣,你便可以入無間地獄。罪滿后,即可轉世輪回。”
黑衣:“多謝陰差大人搭救!小女來世肝腦涂地也定要報大人之恩?!?p> 呂:“報恩就不必了。來世切不可再入邪道?!?p> 羽濛:“郎君!那我們現(xiàn)在是要去那養(yǎng)鬼人家嗎?”
呂:“不!先去看望一下舊友~奠紅!!”

書雙念桃
《斗鼠記》記載:春秋之時,靡國頒布“棄老令”,凡年過六十,即送至棄老洞,一日只送一餐,每送一次,就在窯洞之上加砌一磚,直至亡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