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本來就是為了紀(jì)念我家一樓的,我們第一次見面就是書里描寫的那樣,但當(dāng)時他只留給我一個背影,卻依舊讓我記了好久。
我那時初三上半年剛開學(xué),2020年8月30日,走進(jìn)樓道的時候就見兩個少年堵在門口,他朋友最先看見我,我忽略了他朋友的目光,直接上一樓的小樓梯。
他就是在這時有反應(yīng),可能怕我過不去,握著門把手將門虛關(guān)上,人隨著往前走了兩步,我吃了一驚。
可能出于對帥哥的本能,直到我上樓后還在回頭看他,他可能是要和他朋友去玩,當(dāng)時他一身黑,上身只穿了件黑色半袖。
東北這個月份傍晚已經(jīng)有些涼意,他媽媽在他關(guān)門的一剎喊住他,那一聲喊住他的同時,也喊住我,喊住我人生除了高考最艱苦的初三一年。
“太冷了,拿個衣服再走吧。”
他媽媽如是說。
他本來不想接,我一步步走的非常慢,將這一切都收進(jìn)眼底。
接著屋里就遞來一件黑色的外套,他拿著穿上就走了。
短短幾秒鐘,隨著我的步伐結(jié)束,也結(jié)束掉我和他的交集。
在那之后我身邊的朋友同學(xué)幾乎都聽我說過這件事,并且很鄙夷的看著我,但我依舊對他很憧憬。
其實(shí)我比誰都明白,我那時初中,根據(jù)各種時間推斷,他早就上了大學(xué),我們幾乎再也交集不上。
從那之后,我每次放學(xué)回來,不管中午還是晚上,路過一樓窗前幾乎都要踮腳向里看一眼,然后再訕訕收回目光。
我和他的唯二交集,就是他坐在飯桌前,還是一個背影,我下樓照樣瞥進(jìn)去一眼,就捕捉到這道背影。
后來才知道那是他。
唯三交集,是很玄幻的一次。
本是平平無常的一個中午,是冬天,是十月份,是星期四。
我照常透過他家窗往里瞥,然后很是泄氣地抱怨了一句:
“這哥要不要啊……”
拉開單元門還是沒什么反常。
直到我走到和當(dāng)時,喊住我的同一個位置,空蕩的樓道里,身后傳來一道清楚的開門聲。
我人懵著轉(zhuǎn)過頭,在兩個月后憑著那個背影撐到了十月份,終于和他見了一面。
他很利落的短發(fā),面部很流暢,整個五官都很干凈舒服,但卻是藏不住的硬朗。
我們終于對視一眼。
他很快關(guān)了門,而我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動,腳步飛快的跑上樓。
之后我的朋友都沒想到能有后續(xù),又聽我說了很長一段時間。
只是不遂人愿,我被現(xiàn)實(shí)狠狠打了一耳光,提醒我這不是小說。
所以,在之后我再也沒有和他見過一面,我也不怪緣分,因?yàn)槟侵笪艺n業(yè)越來越忙,幾乎連睡覺的時間都很緊。
除了照常路過他家時踮腳看過去,再沒有別的。
哪怕畢業(yè)后我故意留在樓上,住了不下半個月,各個時間都出去都試過,就是再沒見過他。
我甚至能清楚感受到他就是在家,他也放假回來了,但不管怎樣,我用盡了各種辦法,約朋友各個時間出去,都沒能再見他一面。
我身邊的朋友都對我這個故事表示很小說,但是誰都沒認(rèn)為我會和他有交集。
只有我自己傻的不自知。
那之后我也釋然了,一年多的時間,一個背影一場對視,也是對這次遇見的交代。
我上了高中,住了宿之后更是沒有機(jī)會。
和他的故事決定用來寫方欽言,是想讓我們的故事能在這里,和向晚有個后續(xù)。
但我寫書的靈感,似乎早就停在了畢業(yè)的那個夏天。
用盡各種方法都還是沒見一面的打擊上。
我上了高中后再沒有空閑,他也終究成為我和其他朋友訴說的,一個故事。
我不知道這是不是暗戀,但他給我的感覺是在太過難忘,哪怕一年時間見的一面,還是令我回味無窮。
他真的算是我初中生活中濃墨重彩的一筆,太令人難忘了,哪怕到現(xiàn)在我還是改不了習(xí)慣。
依舊會透過窗戶,朝他家里看。
這本以小巷為背景,方欽言的人設(shè),都是我對他的幻想。
傍晚五六點(diǎn)鐘放學(xué),夕陽剛好照過,巷子里他帶著黑穿著黑色半袖,戴著黑色棒球帽,站在光下一步步走著。
而我放了學(xué),六七月份的溫度剛剛好,校服和書包,踏著和向晚同樣的步伐,不回家直接拐進(jìn)小巷。
之前本來是想以校園為背景的,但是陳列那本就是,于是就放棄了。
早知道早晚會有告別的一天,當(dāng)初這幾章就以以上為背景好了。
我不明所以的暗戀大概如此,無頭無尾的斷片故事令我心動。
第一次見他時體貼的關(guān)門令我心動,第二次對視時他坦蕩的目光令我發(fā)慌。
好了,我和他所有的故事都在這了,這本書和以上算是給自己初三一年的交代吧。
我和他再無交集,也寫不下去了。
所以方欽言和向晚的真實(shí)結(jié)局,是be。
不過我一個he愛好者,自然不會把現(xiàn)實(shí)的無疾而終寫進(jìn)去了,所以就到這里吧。
大家當(dāng)場故事且一聽一看吧。
2022年2月8日晚11:22分
《向晚同眠》完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