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除夕,將夜

第一章,教育知識與能力

除夕,將夜 南溪01 3559 2022-07-29 17:52:15

  第一章教育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

  第一節(jié)教育的產(chǎn)生與發(fā)展

  一、教育的概念(☆☆☆☆☆)

   1.“教育”一詞的由來【單選題,注意關鍵詞的記憶與理解】【口訣:1 人(孟子)1 書(孟子·盡心上)

  1 教育(首次提出教育)】“教育”一詞最早出現(xiàn)于《孟子·盡心上》?!暗锰煜掠⒉哦逃!?CocoPolaris 說:首次將教與育連用的人也是孟子,首次將教與育連用的著作為《孟子·盡心上》。【只是表述方式不同而已】

   2.教育的定義【單選/辨析題,注意關鍵詞的記憶與理解,及廣義與狹義之分】

  廣義的教育:一切有目的地增進人的知識和技能、發(fā)展人的智力和體力、影響人的思想觀念的活動,包括①家庭教育、②社會教育和③學校教育?!究梢允菬o組織、零散的,也可以是有組織的、系統(tǒng)的】

  狹義的教育:主要指學校教育,是指①教育者根據(jù)一定的社會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②受教育者的身心③施加影響,促使他們朝著期望的方向變化發(fā)展的活動。

  注意:

  1)辨析題中,若將教育的概念僅僅定義為廣義的描述或狹義的描述,皆為錯誤。必須說明教育有廣義與狹義之分,廣義的教育是….狹義的教育是…

   2)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為狹義定義中標注的①教育者【教師—最直接的教育者,在教育活動中起主導作用】②受教育者【學習者—學習的主體】③教育影響【教育的內容+教育手段】

  二、教育的屬性(☆☆☆☆☆)【單選/辨析題,注意關鍵詞的記憶與理解】

   1.本質屬性【關鍵詞:有目的+人+社會活動,三者缺一不可,尤其辨析題的時候特別注意】教育是一種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這是教育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現(xiàn)象的根本特征。教育是人類所特有的一種有意識的社會活動。教育是人類有意識地傳遞社會經(jīng)驗的活動。教育是以人的培養(yǎng)為直接目標的社會實踐活動。

  注意:動物界不存在教育。動物間看似“教育的活動”其實是生存本能的自發(fā)行為。所以社會性和意識性是區(qū)別于動物的本質區(qū)別。

   2.社會屬性【口訣:社會永歷立】 1,教育具有永恒性

  CocoPolaris 說:人類在,教育就在,教育與人類社會共始終。

  2,教育具有歷史性

   CocoPolaris 說:古今不同,每個時期的教育都有自己的特點,歷史性集中體現(xiàn)在時代性和階級性兩方面。

  3,教育具有相對獨立性【重點:概念】

  CocoPolaris 說:教育的相對獨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規(guī)律,對社會的經(jīng)濟、政治、文化等方面具有能動作用。

   CocoPolaris 說:【此部分可單獨考辨析題】教育獨立性下的兩個表現(xiàn):①教育具有歷史繼承性【古今相同】:指的是每個時代的教育都與以往的教育有著傳承與接續(xù)的關系。②教育與生產(chǎn)力和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發(fā)展具有不平衡性【可前可后】:兩種情況---一是教育思想和教育內容落后于政治經(jīng)濟制度的發(fā)展,特別是當舊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消亡后,舊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內容仍然存在;【例如:大清亡了之后,五四新文化運動前依然學習舊時封建教育內容】二是由于人們認識到了社會發(fā)展的規(guī)律,根據(jù)社會發(fā)展的趨勢,預見到教育發(fā)展的方向,在舊的政治經(jīng)濟制度下也可能出現(xiàn)新的教育思想?!纠纾呵迥?,張之洞提出的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4,教育具有生產(chǎn)性

  CocoPolaris 說:科學知識可以轉換為生產(chǎn)力,例如一些科研成果投入生產(chǎn)使用等。教育具有民族性

  CocoPolaris 說:教育具有民族特征,比如傳授本民族的文化知識等,運用民族語言教學。教育具有長期性

   CocoPolaris 說:培養(yǎng)人才的周期比較長。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三、教育的基本功能(☆☆☆☆)【單選/辨析題,注意關鍵詞的記憶與理解】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對象劃分

  1,個體功能(本體功能):指對個體發(fā)展的影響和作用。

  具體表現(xiàn)為:促進個體社會化、促進個體個性化、促進個體謀生和享用功能等?!九囵B(yǎng)人】

  2,社會功能(派生功能):主要體現(xiàn)在教育能推動社會發(fā)展的變遷和促進社會流動兩個方面?!救恕鐣?p>  2.按教育作用的性質劃分

  正向功能:指教育有助于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積極影響和作用?!竞玫摹⒎e極的】

  負向功能:指教育阻礙社會進步和個體發(fā)展的消極影響和作用。【壞的、消極的】

   3.按教育功能呈現(xiàn)的形式劃分

  顯性功能:指按照教育目的,在實際運行中所出現(xiàn)的與之相吻合的結果?!居媱潈鹊摹?p>  隱性功能:指伴隨顯性教育功能所出現(xiàn)的非預期性的功能?!居媱澩獾摹?p>  四、教育的起源(☆☆☆☆)【單選題,通過口訣理解記憶】

  1,神話起源論:(不考,教材上的文字有印象即可)

  2,生物起源論:【口訣:本能生利息】人類教育起源于動物界中的各類動物的生存本能活動,認為動物界存在教育活動。代表人物:法國的利托爾諾;英國的沛西·能;美國的桑代克

   3.心理起源論:【口訣:心理仿夢露】教育起源于兒童對成人的無意識的模仿。

  代表人物:美國教育學家孟祿。

  注意:生物起源說和心理起源說都被認為是錯誤的,它們的共同點都是否認了教育的社會屬性?!緯r刻記?。航逃谋举|屬性是有目的地培養(yǎng)人的社會活動】

   4.勞動起源論:【口訣:米凱愛勞動】教育起源于勞動,起源于勞動過程中社會生產(chǎn)需要和人的發(fā)展需要的辯證統(tǒng)一。代表人物:米丁斯基、凱洛夫 CocoPolaris 說:目前被廣泛認可的起源學說。

   5.交往起源論:【口訣:葉瀾愛交往】【有印象即可】教育起源于人類的交往活動。代表人物:中國葉瀾《教育原理》,華東師范終身教授

  五、教育的歷史發(fā)展

  原始社會:①教育產(chǎn)生的根本原因是人類對自身生存和發(fā)展的需要;②產(chǎn)生的條件是人類的生產(chǎn)勞動以及語言的形成;③原始社會教育的主要特征是:教育是在生產(chǎn)勞動中進行的;教育沒有階級性;教育水平低下,教育內容簡單,教育方法單一?!究谠E:簡單勞動無階級】

  古代社會(☆☆☆☆☆):一般認為學校產(chǎn)生于奴隸社會時期。古代社會主要分為奴隸社會時期和封建社會時期。

  中國:

  (1)奴隸社會:

  夏:我國最早的學校教育形態(tài)出現(xiàn)在夏朝;教育機構:庠、序、校;我國最早的學校教育機構是庠。

  商:有文字記載同時又有考古出土的實物證實的學校出現(xiàn)在商代。

  西周:形成了“學在官府”“政教一體”“官師合一”的官學體系,形成了以“禮樂”為中心的文武兼?zhèn)涞牧嚱逃ǘY、樂、射、御、書、數(shù));教育機構:國學、鄉(xiāng)學。

  春秋和戰(zhàn)國:官學衰微、私學興起于春秋時期;私學繁榮于戰(zhàn)國時期;私學的發(fā)展是我國教育史、文化史上的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直接促成了百家爭鳴的社會盛況。

 ?。?)封建社會:

  兩漢時期:教育機構:太學、郡國學;太學是當時最高教育機構;地方官學的發(fā)展始于“文翁興學”;鴻都門學是研究文學藝術的專門學校;董仲舒“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隋唐時期:教育機構:國子監(jiān)、六學二館;隋朝建立了科舉制度。

  宋:教育內容:“四書”“五經(jīng)“--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jīng):《詩》《書》《禮》《易》《春秋》;國學是程朱理學。注意:宋元明清主要的教育內容都是四書五經(jīng),考試時一般只考每個時期代表的教育事件。

  清:1905 年廢除科舉制度。

  國外:

 ?。?)奴隸社會:

  古埃及:“以僧為師”“以吏為師”。文士學校— 最初級的,培養(yǎng)熟練運用文字從事書寫及計算能力的人;職官學校(書吏學校)—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招收貴族和官員子弟。

  古希臘:

  雅典教育— 培養(yǎng)有文化修養(yǎng)和多種才能的政治家和商人;在西方最早形成體育、德育、智育和美育和諧發(fā)展的教育,教育內容豐富,教育方法靈活?!境缥?、強調理性--聯(lián)想記憶:雅典娜-知性、智慧】

  斯巴達教育— 培養(yǎng)軍人和武士;強調軍事體育訓練和政治道德灌輸,教育內容單一,教育方法嚴厲?!旧形?、軍事主義教育--聯(lián)想記憶:斯巴達--撕吧撕吧打起來】(

  2)封建社會(中世紀的歐洲(14-17C))

  教會教育— 培養(yǎng)教士和僧侶;教育內容:七藝— 三科:文法、修辭、辯證法也被稱為三藝;四學:算數(shù)、幾何、天文、音樂。

  騎士教育— 培養(yǎng)封建騎士;教育內容:騎士七技【古代社會教育小總結】【口訣:勞教分離有階級】學校產(chǎn)生;古代學校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相脫離,具有非生產(chǎn)性; 3.階級性和等級性; 4.道統(tǒng)性、專制性、刻板性和象征性。

   CocoPolaris 說:“君子憂道不憂貧”出自《論語》,孔子所說的這句話反應了古代學校教育與生產(chǎn)勞動想脫離的特點。大意是:孔子說:“君子用心求道而不費心思去求衣食。即使你親自去耕田種地,難保不餓肚子;努力學道,卻可以得到俸祿。所以,君子只擔憂學不到道,不擔憂貧窮?!笨荚囈部梢灾苯訂栠@句話反應出了古代教育的什么特點,需要理解哦~

  3.近代社會:

 ?、賴壹訌娏藢逃闹匾暫透深A,公立教育崛起;

 ?、?初等義務教育的普遍實施;(最早實施義務教育的國家是德國)

  ③教育的世俗化(擺脫宗教);

  ④重視立法,依法治教。

  4.現(xiàn)代社會:20 世紀以后的教育新特點:(☆☆☆☆☆)【單選/簡答題,口訣:全民多現(xiàn)身】

  ①教育的終身化;【學到老,學到老,最早系統(tǒng)論述了終身教育的是法國的保羅·朗格朗】

 ?、诮逃娜窕?;【教育面向所有人】

  ③教育的民主化;【教育起點的機會均等;教育過程中享受教育資源的機會均等;教育結果的均等】

 ?、芙逃亩嘣弧九囵B(yǎng)目標、辦學形式、管理模式、教學內容、評價標準多元化】

 ?、萁逃夹g的現(xiàn)代化。【科學技術(如網(wǎng)絡教學技術等)、教育思想、觀念的現(xiàn)代化、教師隊伍的現(xiàn)代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