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候,爸媽承包了十畝田地,六畝種瓜種菜,四畝種稻谷。人力一天能收割一畝,收割完第二天一大早,便要把谷穗挑到曬谷場。一擔(dān)一擔(dān)地倒在地上,再用擋耙把稻谷鋪開。鋪成薄薄的一層,容易透風(fēng)晾曬,同時也增加了受光面積,讓烈日將谷子曬干。之后,留一個大一點的娃曬稻谷,其余人繼續(xù)去田割稻谷。
一個人曬谷也不容易,要用叉子將稻草抄出一邊扔了,然后把脫谷機沒有脫干凈的谷穗用木耙耙出來堆在一邊。暴曬之后用扁擔(dān)砸谷穗桿,幾十遍下來谷子便從穗桿脫落了。
曬谷子,一要翻,就是用雙足把谷子翻成一圈圈足寬的距離,隔段時間便要翻一次。二是要看,防止麻雀偷吃。麻雀一飛下來吃谷子就趕緊呦喝,拍手恐嚇或者用石子砸。
一曬曬到傍晚,太陽差不多落下那時候。就要用擋耙把谷粒刨成一堆堆,然后用木掃帚把周圍零零散散的谷粒掃向谷堆。再用簸箕把稻谷裝起來全部倒進籮筐里。裝好之后爸媽差不多也回家了,他們就會把稻谷挑回家去。等到第二天再繼續(xù)挑出來曬,這樣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晚上有露水,不收回家谷粒會被弄濕。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是,夏季雨水多,暴雨經(jīng)常來的讓人猝不及防。曬干的稻谷一下子被淋濕,又要花費幾天曬干。
夏季高溫,只要不下雨,約三天,谷就能曬干了。這時就要將不飽滿的谷粒和飽滿的好谷分開,分開的方法就是借助風(fēng)力揚谷。盛一簸箕谷粒,迎著風(fēng)緩緩地揚下。由于不飽滿的谷粒輕,所以會被風(fēng)吹得遠些。而飽滿顆粒的谷子重,風(fēng)就吹不動,所以全落在腳下近處。
揚谷的辦法其實還不能把顆粒飽滿的稻谷完完全全分出來,因為沒風(fēng)的時候,這種方法就特別不適用。這時候就需要用到扇稻谷的風(fēng)車,它由風(fēng)箱、搖手、車斗、漏糧斗、出風(fēng)口等部件組成,是一種類似分離器的農(nóng)具。風(fēng)車可以一邊把黃燦燦的飽滿壯實的谷物落到下面放著的籮筐里;另一邊把干癟輕飄的谷物或糠皮、草屑吹出出風(fēng)口。
揚好的稻谷,還要再晾曬一天,一天要用腳或木耙翻上幾十遍。
曬干的稻谷要裝袋入倉保存,一人用擋耙刨成一大堆,堆成個小山的形狀。然后另一個人用簸箕裝谷粒,一人掙開塑料口袋。掙口袋的人最容易讓稻毛沾身,一撓就容易癢。但看到黃澄澄的稻谷裝入塑料袋,心中還是高興的。說明稻谷收成還不錯,可以養(yǎng)活一大家子了。
最怕的就是差不多到收割時節(jié),一場場暴雨把快成熟的稻谷桿壓得彎腰,谷穗垂到了地上被雨水淹沒。這種情況是十分致命的,會把農(nóng)民辛辛苦苦種出來的糧食基本上毀了一半。等到收割的時候,好谷最多收五成。更糟糕的便是顆粒無收了,農(nóng)民便會愁眉苦臉。因為來年的存糧吃的差不多了,今年還吃存糧,有可能就吃不飽了。這時就只能煮成稀粥,緊巴巴的過日子。
我們把飽滿的谷粒貯入谷倉,而干癟輕飄的谷物或糠皮便用來作飼料,喂豬養(yǎng)雞鴨。
稻谷顆粒歸倉了,我們小孩子還要一大早去田收拾稻草。把三四把稻草尖扎在一起,豎起來支成人字型。這樣少占地方還透風(fēng)好,曬的也透。不過有時候稻草堆下面有些潮濕陰涼,會有青蛙或蛇藏在下面。一撩開這些稻草,小動物就突然從里面串出來,能把我們嚇得瞬間寒毛直豎。青蛙倒還好,如果是蛇,那真的是能把我們這些小孩子嚇得尖叫連連。甚至?xí)绊懙狡渌?,忙問蛇跑哪了,生怕跑到另一個人收拾的稻草堆里。如果蛇溜走了倒還好,一直留在地里,怕咬到人,就只能用棍子打死了。
稻草收拾好曬到下午就拉到坡地上堆成高高的稻草垛,一人在下面往垛上扔,另一人在垛上放。垛得高了,經(jīng)常就會扔到另一人的頭上和身上,而稻子的稻毛就會侵入衣服內(nèi),與身體來個親密接觸。
稻草堆得高高的,像一座小山。稻草垛可以用來燒火做飯或喂牛,冬天沒青草時用來喂牛,寒冷時用來作鋪墊。還可以給剛播下地的青菜種子鋪上,一方面是防止夏季高溫種子被暴曬容易傷了根苗;另一方面是防止冬季太冷種子會被凍傷,不易發(fā)芽。
四畝地稻草是很多的,不可能都堆成稻草垛,因為坡地放不下。那么,就需要我們小孩子一大早去田把稻草一層層鋪開暴曬。下午四五點稻草基本上就曬干了,我們就點火燒了,火勢隨著鋪開的稻草蔓延。還有一些沒曬干的稻草,就先晾在一邊。到傍晚干了就繼續(xù)放火燒,還不干的話就只能留到第二天再繼續(xù)燒了。
秋收后農(nóng)田里到處冒著濃煙,火勢像營地一樣蔓延,農(nóng)民們忙著燃燒稻草。大家都趁著沒下雨,及時處理稻草。
燒稻草的好處是稻草中含有大量有機物質(zhì),可以使土壤肥沃,增加稻田的有機肥料,提高產(chǎn)量。不過農(nóng)村現(xiàn)在不允許燃燒稻草了,因為燃燒稻草會產(chǎn)生大量的二氧化碳,造成環(huán)境污染。
稻谷收成了,要交些公糧,剩下的自己吃或賣。一切由農(nóng)民自己支配,不管留吃或是賣。要吃就要先把谷碾成大米,那要拉谷到鎮(zhèn)里的碾米店。碾出的米新鮮又清香,拉回家留著吃,還有米殼可以拿來喂雞鴨。
過不久,還要播稻種。爸爸會把剛剛冒出芽的谷種撒在水田里,用塑料薄膜蓋住。等長成小秧苗了,就要經(jīng)常灑水。長成兩指長大概就一個星期,之后就開始插秧。
這邊的氣候一年能種兩三次稻谷,不過一般農(nóng)民種了兩次就拿來種菜了,還有的農(nóng)民不打算種菜就會繼續(xù)種稻。
我們一大早就要從田里把秧苗連根拔起捆成一小捆,再把這一捆捆秧苗送到插秧的水田里。
插秧也是個體力活,上身差不多彎成了一條平行線。左手拿秧苗,右手從左手秧苗中分一小份出來,大概3、4根的樣子,在這過程中還要注意不能把秧苗弄斷。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住秧苗的根部,再順著秧苗的根朝下插入泥土中。
秧苗和秧苗之間的間距大概10厘米左右,并保持秧苗的豎立。根部那里必須全部埋在泥土中,要不然根部插不穩(wěn),就會被田里的水沖到別處。插秧的時候,腳步往后挪,還要注意別把身旁已插好的秧苗踩歪。插到最后,有剩余的還要留幾捆秧苗插在水田里備用。
一天忙完腰酸背痛的,身子直起來都覺得渾身不舒服。
秧苗都插好后,還要時刻注意保證田中不缺水。
如果過了些時日,有些秧苗爛死了,就要把備用的秧苗補上那個空位,繼續(xù)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