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鑫自然明白這對母子是何用意,說自己理虧?那還不是自己擔心張慧,對于欺凌零容忍難道還有錯呢?這又是什么到底!
大人的事小孩別插手,你只要好好學習。少給我們?nèi)鞘拢覀兙蜔呦憧?!還能指望你們小孩子去牽線搭橋?
爸爸,原來你在偷聽呀!
誰偷聽了,我……,我這是正大光明。
張鑫說完這話就轉(zhuǎn)身離開了,不論小孩如何調(diào)皮,父母都不會真的和孩子生氣。畢竟,生氣了也沒用。誰讓自己把他們帶到這個世上呢?
媽媽你看我爸,自己偷聽還不承認?
張慧,這次的事情我們可以這樣翻篇。但是同樣的錯誤不要犯兩次,懂嗎?
我知道了,媽媽。還是您好,不像我爸。
你爸是刀子嘴豆腐心,嘴上不說,其實還是很擔心你的。
我知道了,媽媽。
好了,你自己去學習,我們要忙了。
可是,我也想幫你們分擔一些。
哈哈,你現(xiàn)在的任務(wù)是好好學習。而不是在廚房里擺弄這些,我不要求你成績能和祈玉姐妹那樣好。但至少,你也要努力的超越自己。雖然知識不一定能改變所有人的命運,但至少能決定你長大后過什么樣的生活,和什么樣的人交朋友。
我覺得祈玉姐妹就是我最好的朋友,而且我們說好要做一輩子的好朋友。
是,祈玉姐妹可以是你的標桿,但不能是你的目標。你的目標就是要做最好的自己,而不是模仿任何人。
媽媽說的好深奧,我不太懂。
你現(xiàn)在不需要很懂,你現(xiàn)在要做的就是要開開心心的學習,快快樂樂的生活。
我知道了,謝謝媽媽。
哈,跟我還客氣起來了?
嗯……
好了,去玩吧!該學習的時候好好學習,該玩的時候盡情玩耍。要學會勞逸結(jié)合,也要學會合理安排時間。
知道咯,去玩咯!
去吧!
張慧開開心心的離開慧母的視線,對慧母而言: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張慧每天都能開開心心的。畢竟,她也不奢望自己的去走自己走過的路。雖然辛苦,好在有張鑫不離不棄的陪伴……
胡宇找到了奶奶,只是低頭幫忙。祖孫二人沒有任何交流,不知是不知道如何開口,還是都不想說。
張鑫無意間來到胡奶的旁邊,看到胡宇在幫忙。于是……
胡宇,你怎么也在后廚?
張叔叔,我是來……
不好好學習,跑到這里來添什么亂。
胡奶奶突然蹦出這句話,胡宇的臉上當場就很難看。
我……,我是來幫忙的。
說的好像,誰請你來似的。不學習,轉(zhuǎn)想著添亂。
胡奶奶,胡宇也是心疼您。估計是怕您累著,是吧!胡宇……
是,我就是這樣想的。
少,順桿下爬。要是怕我辛苦,就更應(yīng)該好好學習。而不是過來添堵,你這樣做只會讓我更失望。
奶奶,我是哪里做錯了嗎?
你沒錯,都是我的錯。
胡宇,你先回去,我陪你奶奶聊會。
謝謝,張叔叔。我先回去了,給您添麻煩了。
沒事,回去好好學習。別讓奶奶失望,好嗎?
好……
胡宇含著淚水離開了,轉(zhuǎn)眼的瞬間淚水早已忍不住的往下流。
胡奶奶看到這一幕,自然心里難受。但是一想到自己時日無多,蹦陪伴胡宇的時間。一想到以后胡宇只能靠自己,心里就算再難受夜空要忍住。
胡嬸,您和胡宇之間是不是有些誤會?
沒……,沒有。我這樣做,都是為了胡宇好。
可,他剛剛是來幫您分擔工作的。您確實不應(yīng)該那樣對他,畢竟您是他在這個世上唯一的親人。
親人……,總有一天會離開他。他以后的路,只能靠他自己。
張鑫無意間聽出言外之意,或許不是誤會而是擔心?
胡嬸,您是不是還是擔心胡宇以后……
張鑫沒有往下說,畢竟他也不能肯定自己的判斷。
哎,以后。誰又能預(yù)料呢?
張鑫沉思了許久,而胡奶奶依舊低頭工作。擔心和顧慮誰都會有,但胡奶奶卻……
胡嬸,我們出去聊聊。
我還要忙工作,等有空再聊吧!
不,這件事不能等。人和人之間的誤會只會越來越大,你們祖孫之間不能出現(xiàn)隔閡。
我知道你是好意,但是我現(xiàn)在不想聊。至于……,胡宇。他想怎么理解就怎么理解吧!
胡嬸,我沒求過您。而這次,就當是我求您了。若不是因為我和我母親之前有誤會,她老人家也不會想不開。我不希望胡宇成為第二個我,往后的余生活在愧疚與自責里。
按理來說我不應(yīng)該駁你面子,畢竟你幫助過我和胡宇。但是,我現(xiàn)在不想聊。我希望,你能理解。
好,我不勉強您。但我想您也應(yīng)該不希望這件事成為胡宇的心結(jié),讓他以后遺憾和自責中度過吧!
我想想……。
好,那您忙。
胡奶奶繼續(xù)低頭工作,而張鑫卻默默的離開了。
張鑫對母親的死一直深深自責,當他無意間看到胡宇和胡奶奶之間存在誤會時,便想起自己和母親。對張鑫而言,他已經(jīng)沒有辦法去挽回遺憾。自己只能在心里默默的自責,而對于胡宇和胡奶奶而言。至少,他們還有機會消除誤會,彼此冰釋前嫌敞開心扉好好聊聊。這或許是張鑫不想在看到同樣的悲劇再次上演,不想讓胡宇成為第二個自己的緣故吧!
張慧剛要去找祈玉姐妹,便看到胡宇留著眼淚跑出了食堂后廚。張慧雖然不解,但還是追出去安慰胡宇。畢竟,是一個互助小組的成員。張慧不希望胡宇因為心情而影響到學習。不然,搞不好祈玉姐妹又會搞事情。張慧雖然對學習不是很上心,但是對于有同齡人陪伴卻十分在意。或許是獨自長大的孤寂所導致,更或許是在意互助小組存在的意義。
他們或許不能像祈玉姐妹那樣成為優(yōu)等生,但是彼此在一起相互的陪伴與一同進步本身就是難得的回憶。為了能讓這段回憶與經(jīng)歷更加持久些,讓張慧做什么,她都會心甘情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