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隱星稀,天際間只有一輪被烏云遮住大半的狼牙月,幾乎沒有發(fā)出什么光亮。
不久,稀稀拉拉的雨點開始落下,不似上城區(qū)那樣的燈紅酒綠,昏暗的下城區(qū)里,只有古舊的教堂之中,還亮著些許的微光。
今日是新月教的彌撒日,按例應當徹夜明燈,但教堂的經濟狀況顯然并不寬裕,無力支撐整夜明燈的開支,所以只有幾盞廉價的煤油燈在孤零零的燃燒著,身著白色長袍的老神父佝僂著脊背,提著生銹的油罐往里添加燈油,顯得形單影只。
燭火忽然出現(xiàn)了整齊的跳動,教堂虛掩著的大門被略微推開一道縫隙,從外面走進一道人影,站在了老神父背后。
神父沒有立刻回頭,在彌撒日有虔誠的信徒登門是常有之事,不值得太過在意。
過了半晌,他回過身,想要招呼信徒坐下。
但他忽然愣住了,手中的油罐下意識地掉落在地上,在寂靜的夜里發(fā)出像是炸雷般的聲響。
他緊接著匍匐在地,頭顱緊貼著地面,連溢出的燈油淌到他的身下也全然不顧,略微顫抖著的身體訴說著他不平凡的心境。
來者是一名全身籠罩在黑色長風衣里的男子,腳踩沉重的牛皮軍靴,用來遮雨的寬大兜帽蓋在頭上,讓人無法看清他的真實面容。
說是黑色風衣,其實是極為貼合皮膚的設計,胸口與咽喉等要害部位微微鼓起,顯然加裝了相當程度的防護措施,乍一看去更像是一件輕薄的甲胄。
這樣的裝束雖然不常出現(xiàn),但還不至于讓人有這么大的反應,但見多識廣的老神父認出了風衣上那塊橢圓形的金屬狀軍徽,其上紋著一只做展翅翱翔狀的漆黑鳳凰圖案。
米蘭帝國——影鴉部。
執(zhí)行官似乎牽動了一下嘴角,也不搭理趴在地上的老神父,而是自顧自地拉開教堂中的木椅坐了下來。
不多時,四周的動靜逐漸大了起來,無數(shù)手持火把與大功率手電筒的黑衣人出現(xiàn)在教堂泛黃的外墻之下,將黑夜映照地猶如白晝。
令人奇怪的是,鬧出這么大的動靜,四野低矮的民房之中居然完全沒有發(fā)出任何聲響,整個下城區(qū)的居民簡直像是人間蒸發(fā)了似的。
又是一個身穿黑色風衣的中年人疾步踏入教堂,不同的是他還斜背著一把長條狀的武器,大半隱藏在風衣之內,只有纏繞著細亞麻繩的劍柄露在外面。
“教堂的封鎖已經完成,方圓一公里內的平民全數(shù)清空,全員一級警戒?!眲傔M門的執(zhí)行官挺直腰桿厲聲報告,聲音像是冷硬的生鐵。
“嗯,”坐著的執(zhí)行官發(fā)出極輕的鼻音,轉向趴在地上的老神父,也不見他如何動作,柔和的白色光芒閃過,一個鼓囊囊的錢袋憑空出現(xiàn),落在老神父面前,“起來吧神父,想活命的話……就跑遠點,越遠越好?!?p> 神父一愣,抬眼看向近在眼前的錢袋,系著細繩的袋口因為顛簸而松開,幾枚燦亮的金幣滾落在地,反射著燭火發(fā)出誘人的光芒。
以錢袋的鼓囊程度來看,里面大約有超過百枚的金幣,這樣的價格,足可在上城區(qū)最好的地段購得一棟氣派的洋房,當然也買的來這所破舊的小教堂。
清心寡欲的老神父咽了口唾沫,不敢輕易接受這份饋贈,在米蘭帝國,影鴉部的威名幾乎可以和惡魔畫上等號,他如何敢于奢求惡魔的恩賜?
但最終,貪婪還是壓制了心頭的恐懼感,他幾乎是用顫抖著的雙手撿起錢袋,向著執(zhí)行官深鞠一躬后奪路而逃,這一刻他的身形健勇地像是少年,臉上露出無法抑制的狂笑。
異常沉悶的響聲自窗外響起,像是用布條一類的物事裹住的來復槍發(fā)出的槍聲。一行棲息在樹上的烏鴉被槍聲驚醒,直上天際,發(fā)出令人不安的啊啊聲。
《諾亞公約》簽訂數(shù)年后,擁有諾奇洛斯大陸最前沿技術的新月教廷首次發(fā)明了火藥,幾年后,更多的煉金術師與梵文學家們參照一件無與倫比的神罰武器作為樣本,發(fā)明了長程來復槍與中距離的燧發(fā)槍。這本來是劃時代的創(chuàng)舉,更是可以一舉打破戰(zhàn)爭格局的強力武器,但事實卻并非如此。
比之傳統(tǒng)的弓矢與弩機而言,槍械的威力顯然更大,但時至今日,來復槍依舊很難替代這些傳統(tǒng)的遠程武器,原因有三。
其一是隱蔽性,來復槍的槍聲若是在近處聽到,簡直大的像是炸雷,根本沒有隱藏的余地,而不管是弩機還是弓箭,攻擊時制造的動靜都比來復槍小上許多。
其二是裝填速度,目前已知性能最佳的來復槍,由最專業(yè)的精英士兵操刀,裝填一次子彈的速度也要接近十秒,在此期間,來復槍手幾乎是無防備狀態(tài),很容易就會被敵人近身襲殺。
其三,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那就是靈能的存在。
正常情況下,來復槍的射程在三百到四百米左右,在此范圍內,來復槍的威力確實大于弓箭,但在加持了一定程度的靈能之后則不同,靈能之力可以包裹在射出的箭矢之上,大幅度強化箭矢的穿透力與破壞力,甚至能撕裂鋼板。
但槍械卻是不行,槍膛內的膛線賦予彈頭的旋轉能力足以甩開任何強度的靈能之力,如此一來,威力自然大減。
但即便如此,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槍械一旦大行其道,非但在正面戰(zhàn)場上毫無用處,反而會為許多修為不佳卻地位顯赫的高官們帶來威脅。
在這方面確實有過慘痛的教訓,十數(shù)年前,北之洛斯托夫帝國在其都城圣彼得堡召開了十年一度的萬國大典,包括新月教廷在內的各國紛紛遣使參加。當時,以洛斯托夫王牌軍團“拂曉旗幟”為首,帝國精銳盡出,將整座圣彼得堡圍的水泄不通,旨在確保萬無一失。
但在帝國皇帝攜一眾高官登上大理石質的高臺與民同樂的環(huán)節(jié)之時,兩名刺客混在熙熙攘攘的人群里向天連開十三槍后才被洛斯托夫方面的高手控制,帝國皇帝雖然幸免于難,但仍有一名隨行的倒霉高官被斃于槍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