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組織勢力
百里瑾華走進了昭儀宮的寢殿里,走到了榻邊,提了一下衣服,坐了下來。而晴兒則是將圣旨收到了一個盒子里,將盒子放好,然后走到百里瑾華的身后。
百里瑾華坐下來之后,看到了桌子上有壺婢女剛剛奉好的茶,沒有京東任何人,自己很自然的倒了一杯茶,端起茶來細細的品著。
晴兒看此情形,十分了然,不言不語,就靜靜地呆著。
其實百里瑾華有一個小毛病,那就是喜歡在思考的時候,吃些東西,或者喝些東西。就是要嘴里有些東西。
這個毛病被家人說過了好幾遍,但是百里瑾華就是改不過來,家人看百里瑾華這樣習慣了,而且長此以往也沒有損耗百里瑾華的健康,由她去了。
因為吃東西的時候思考并不利于身體健康,吃東西的時候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會集中在胃部,這樣能夠助消化,而這樣的話就會引起大腦的供血不足,這也就是為什么人在吃完東西的時候,氣血不足的人會感到瞌睡。
一般人不會再吃東西喝東西的時候思考問題,因為本身在這個時候腦子轉的就慢,羹不要說思考問題,這種耗費腦力的事情了。
這也恰恰說明百里瑾華真的不同尋常的地方。
家人也是十分的不解,曾經(jīng)問過百里瑾華為什么喜歡在吃東西的時候思考。而百里瑾華的答案讓家人吃驚不已。
百里瑾華說,“這樣別人就會關注我所做這事,而不會通過觀察我的神態(tài)而揣測我說思考的問題,更何況吃東西是人之本能,不必耗費心力,最重要的是大腦潛意識覺得吃過東西后,思考問題的效率就會下降,這樣可以迫使自己以最短的時間思考清楚問題。”
當家人聽到百里瑾華答案的時候,都很震驚,覺得百里瑾華的思維方式與旁人不同。
百里瑾華喜歡這樣思考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自己這樣思考的效率最高,而在公共場合,沒有辦法吃喝東西的時候百里瑾華也會思考,但就是效率沒有那么高。
晴兒自小在百里瑾華身邊長大,自然是知曉百里瑾華這個毛病的,于是盡量不出聲,給百里瑾華一個空間思考。
百里瑾華確實是在思考,而且是在思考宮中現(xiàn)在的情形。
宮中的勢力爭斗從來都沒有停止過,一直連綿不斷,一般來說經(jīng)過了大的爭斗,就會偃旗息鼓,修養(yǎng)生息一段時間,雖說還是小的爭斗不斷,但是那些爭斗不會傷及勢力根本。
而現(xiàn)如今,雖說宮里前一段時間高皇后和賢皇貴妃雙方的爭斗到達了一個高峰,但是由于長孫芊的身死,賢皇貴妃的勢力土崩瓦解,而高皇后趁機收服了一部分勢力,現(xiàn)在高皇后的勢力已經(jīng)超過了曾經(jīng),成為最強的勢力。
本來這宮里應該已經(jīng)沒有大的爭斗了,但是由于自己的入宮,讓高皇后而感受到了威脅,高皇后昨天晚上只是一次小小的試探,自己雖然接下了,也沒有什么大的損失,但是自己還是感覺到了人手不夠用啊。
若是自己在這宮里有一個兩個嬪妃作為幫手,昨晚之事會更容易解決,你自己的辯解,自然是抵不過別人的辯解。
只是一次小小的試探,卻讓百里瑾華感覺到了自己孤立無援。
雖然自己在這宮里有百里浩的支持。
但是百里浩身為皇帝,他要做到的是雨露均沾,因為后宮之事和前朝諸多事情是都是有聯(lián)系的。
若是百里浩過于的偏袒百里瑾華,只會讓后宮的人更加齊心協(xié)力,對付百里瑾華。
人當然是先除掉對自己來說威脅最大的人。
因此白麗景華要想在后宮占到一席之地,就不能過多的依賴于百里浩的支持。
百里瑾華想到這里感慨了一句:“唉,有些事情啊,還是要靠自己啊!”
沒錯,無論是做什么事情,無論是別人給你多么大的幫助。人,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于自己的。
別人的幫與不幫取決于別人,這樣得來的東西并不能長久。只有依靠于自己自己的經(jīng)營,才能得來長久的東西。
晴兒聽到了百里瑾華的感慨,有些摸不著頭腦的問道:“娘娘,您想到了什么啊?怎么突然這般感慨?”
百里錦華聽到毫不在意的說:“沒想些什么,就是想了想這宮里的勢力。我們也要想辦法站穩(wěn)腳跟啊!”
可是晴兒聽了這句話,有些不太認同:“娘娘,我們不是已經(jīng)在宮里站穩(wěn)了腳跟嗎?有皇上的寵愛,還有您自己的位分。在這宮里您的位置應該比較穩(wěn)固??!他們會說我們還要站穩(wěn)腳跟啊??!”
百里瑾華卻被晴兒這話弄笑了:“我們這就算是站穩(wěn)腳跟了?哪有這般容易的事?你想想那些在宮里待了許久的嬪妃們,他們在剛入宮的時候多么的安逸,多么的平靜,可是之后呢?這剛剛入宮的安穩(wěn)平靜,可不是真正的安穩(wěn)平靜啊!還是要看以后??!”
晴兒聽到這話沉思了許久,她或許在這一時半會兒并不好想通,但是她以后一定會懂得的,之后晴兒也就不言語了,她知道自己剛才的沒有忍住,打斷了百里幾句話的思考。
百里瑾華看著晴兒一直思考,不在言語,就接著前邊的繼續(xù)思考了。
若是自己以后真的要當上太后,高皇后就是自己最大的威脅,要想辦法減少高皇后對于后宮的影響啊,因為有的時候后宮的影響是會波及到前朝的啊。
現(xiàn)在宮里除了德妃、蕭嬪等一小部分嬪妃,其他的大部分都歸順高皇后了,自己就算是想集結起這一小部分,也要看人家愿不愿意啊。
德妃,蕭嬪一看就知道不想在參與這宮中的勢力爭斗了,人家不愿,自己也不能強迫別人啊,萬一她們心生怨懟,到了以后共事的時候被出賣了也是自己活該。
哎,現(xiàn)在宮里的勢力就如同一灘死水一般,這不是一兩個人可以攪動的,需要更多的籌碼,更多的人手,這樣才能將削減高皇后的勢力。
其實自己或許能有一個好的辦法招攬別的嬪妃,那就是百里毅,唯一的皇子現(xiàn)在在自己的昭儀殿內。自己只要聲稱自己能夠擁有百里毅的撫養(yǎng)權,就會有一定的嬪妃來支持自己。但是百里瑾華只是想了想就覺得這個方法不是最優(yōu)的選擇。
一來,這宮里不乏有一些心思歹毒之人,這些人在百里毅身邊一直嚼舌根怎么辦,將百里瑾華利用百里毅的事情,添油加醋的告訴百里毅,讓百里毅覺得自己的姑姑,對自己百般好,就是為了利用自己,這樣的話,百里瑾華害怕百里毅以后會成為一個容易猜疑別人,不信任別人的人,這樣的人日后生活肯定會很辛苦的。百里瑾華可不想百里毅成為這樣的人。雖然這只是假設,但是百里瑾華對百里毅一點險都不想冒。
其實這也顯示了百里瑾華在意百里毅,不在意,可要管百里毅傷心難過,直接以自己的利益為重。
日后的百里毅十分的感謝百里瑾華這個姑姑,因為她用愛讓自己成為了一個正直,善良勇敢之人,這也是后話了。
二來,若是百里瑾華將自己能夠收養(yǎng)百里毅的消息說出去,讓高皇后知道了,這不是逼著高皇后來對付自己嗎?這樣高皇后就會不顧一切的瘋狂反撲,這樣前朝后宮怕是要斗個昏天黑地,不得安寧了。
利用百里毅這個方法不是一個好的方法,一個不慎,就是偷雞不成蝕把米。
想要改變這宮里的格局還是要從考慮別的方法的。自己從今天開始要多和后宮的其他嬪妃們多多走動了,說句實在話,自己還是在這后宮里呆的時間太短,有許多事情都是一知半解的,這樣不利于自己開展勢力啊,之后就要事事留心了。
百里瑾華下定決心了。這宮里的格局是時候變一變了。
有的時候不得不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啊,這百里瑾華和百里浩對這件事情的看法,簡直就是不謀而和啊。但是從兩人對這件事情最終采取的手段來看,百里瑾華還是太心慈手軟,有些優(yōu)柔寡斷了。
百里瑾華只是想著消減高皇后的勢力。的確,這樣可以對高皇后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只要高皇后還在,那她的影響力就還在,減少也減少不了太多,日后還是要費心思來解決高皇后的。從這里也可以看出百里瑾華看事情還是不夠徹底,日后還有練啊。
而百里浩則是更加的果斷,更加的能夠切中要害,只有高皇后不在了,一切就都結束了,之后只需要花費一點點的心思,讓百里瑾華成為新的權威就行了。一個勢力還是失去了核心人物,才會損失慘重啊,樹倒猢猻散??!別不以為然,又不是沒有前車之鑒啊,那長孫芊的例子可是歷歷在前啊。
百里瑾華和百里浩雖然有些不同,但是他們的出發(fā)點還是很一致的。可想而知兩人從兩個方面出手,對于高皇后的勢力會有多么大的打擊?。?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