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的失利對于米粒來說,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學習就如同修房子,一旦地基不牢固,上層建筑搖搖晃晃,最終還是會倒塌。
米粒的希望已經在縣城上高中時就被自己親手毀滅了,雖然后來去了市里的高中,但是基礎太糟糕,根本跟不上老師的進度。
好在去市里上高中以后,她已經意識到了學習的重要性。
高考過后,她提出想去專門的補習班好好學習一年。父母通過各方渠道,滿足了她去省城補習的愿望。
米粒離家更遠了,這里的一切很陌生,她努力的適應著學習節(jié)奏。她的神經被崩得緊緊的,補習學校的一切,米粒很難找到合適的詞語來形容。
米粒所在的班級人數過百,同學來自四面八方,大多都是高考失敗后又來二戰(zhàn)的。
這里有著嚴格的管理系統(tǒng),每個班級都有四位班主任,主要負責管理學生的生活作息和上課紀律。
科任老師只負責上課,而且分工明確。每門課程都有基礎課老師,習題課老師,沖刺課老師,老師們的配置十分完善。
每一位班主任和科任老師都認真負責,一絲不茍。
特別是科任老師,都是學校從省城各個高校高薪聘請來的優(yōu)秀教師,他們的課堂獨具特色,每位老師都有自己的獨家秘訣,對一百多人的大班級來說,這些老師可以解決學生們在學習中的各種疑難雜癥。
當然補習班的生活意味著孤獨和難熬。一年的補習時光,只有寒假可以放半個月假,沒有周末,一周只有半天的時間可以洗衣服,其余的時間都必須用在學習上。
在省城補習的一年,米粒的高考比前一次進步70分,可以說是不少的進步了。
高四的一年,可以說是米粒的人生轉折點。她提前看清了自己的處境,也醒悟了未來的自己應該何去何從。
她看到了自己和別人的差距,她的同學非富即貴,而自己一沒優(yōu)厚條件,二沒有錢爸媽,起點就和別人差著一大截。
對于米粒而言,成功沒有捷徑。要想“鯉魚躍龍門”,必須走好讀書這條相對好走的路。
未來的一切充滿挑戰(zhàn),但是唯有踏踏實實的往前走,美好才有可能向她招手。
米粒就是在補習的那年懂事了,長大了,她慢慢理解爸爸了,也慢慢會心疼媽媽了。自己的內心也不再那么鋒芒畢露了,變得柔軟起來。
高考結束的假期,在她和媽媽相處的一個多月里,她更加堅定了讀書的信心。
米媽媽的工作實在太苦太累了,米粒雖然只是去幫忙,就自己累得直不起腰。
米媽媽卻要日復一日,年復一年的去工作,每個月只有微薄的收入。還經常舍不得花錢,米粒心疼媽媽,自責自己的不懂事,她暗下決心:母親養(yǎng)她小,她要養(yǎng)母親老。
漫長的假期過后,米粒終于收到了大學寄來的錄取通知書,米粒拿著這個沉甸甸的信封,眼角溢出了淚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