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日后,柳城出了一件令人震驚的大事,昔日好友為爭搶生意大打出手,兩家多年的交情就此終止。
若這次出手的是其他人,或者他們爭搶的是大生意,那這件事就不會那么令人那么意外了,可偏偏這兩點在這次都沾上了。
動手的兩個人是柳城最大的古董商李掌柜和重出江湖的趙掌柜,這件事一出就引起了許多百姓的關(guān)注,先不說兩家從他們父輩開始就有很深的交情,就說他們兩個,都曾經(jīng)歷過低谷,在對方低谷的時候也不會嫌棄對方拖累自己而斷絕來往,可現(xiàn)在兩家都在向好的方向發(fā)展,若是聯(lián)手,兩家都會再上一層樓。
按理說,即使兩家不聯(lián)手,為了家族的顏面,也為了做生意時能夠順利,不應(yīng)該撕破臉皮的,可是……
而且讓他們起爭執(zhí)、鬧矛盾的若是大生意也就算了,偏偏是一個對兩家可有可無的小生意,所以剛開始大家都不相信,可是傳的人多了,而且越傳越越形象,而且據(jù)說兩家的下人現(xiàn)在都互相看對方不順眼,還有幾次動手了,其他人這才勉強相信這個殘酷的事實。
自從趙掌柜和李掌柜徹底鬧翻了以后,兩個人再也不顧忌兩家的交情和他人的看法了,先是趙掌柜宣布凡是自家店里都不許再出現(xiàn)李家的東西,現(xiàn)在有的全都扔給街上的乞丐。然后李掌柜緊接著宣布凡是在他家范圍內(nèi)趙家人與狗都不許進。不僅如此,兩家人也盡量破壞對方發(fā)生意,毀壞對方的利益。
一時間柳城熱鬧極了,百姓們茶余飯后都在議論兩家的事,就連說書的都把兩家的故事編成段子,簡直場場大賣。
不過后來被兩家人知道了,但兩家并沒有叫停,而是出高價讓說書先生按他們的要求詆毀對方,吹捧自己。雖然按他們的要求改的故事沒有之前那么吸引人了,但好在經(jīng)常換新的,百姓們又急切的想知道兩家后續(xù)發(fā)展動向,以及看笑話,所以聽說書的人不但沒有減少,反而多了不少,幾乎場場爆滿。
就這樣,趙、李兩家你詆毀我,我誣陷你,一來二去,兩家人積攢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好名聲全都毀了。
即使這樣,兩家人誰也沒有停手的意思,反而變本加厲,愈演愈烈,直到最后無法收場的時候,城主府終于出來“調(diào)解”了。
雖然名為調(diào)解,但絲毫沒有讓兩家人的怨氣消失,反而在調(diào)解后更加怨恨對方了,調(diào)解的結(jié)果也讓人很震驚,譬如:
因為兩家的私人原因,給柳城百姓造成諸多不便,所以他們得出資彌補百姓受傷的心。
又譬如為了搞垮對方,他們在背地里使用的一些手段,影響柳城其他商人,為了柳城商業(yè)的平衡,也為了讓他們長長記性,三年內(nèi),多收一成稅……等等。
諸如此類,還有很多,雖然每一條對他們來說都不是什么大問題,但這么多加起來幾乎讓兩個人脫了層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