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都市

我真不愿重生了

015 忍一忍就過去了

我真不愿重生了 秋茄子 2429 2020-03-24 08:19:00

  7月2日上午,馬天何端坐在寫字桌前,打算動筆趕出這篇暗訪稿。

  寫稿思路,在昨天回城路上,他都已經想好了。

  稿子最終寫了1600多字,單看前半部分,簡直如同是一篇推廣這家牛蛙養(yǎng)殖場的軟文。

  馬天佑以大量的直接引語,通過那位高總的嘴,記述和展示了牛蛙養(yǎng)殖業(yè)的美好前景,以及這家養(yǎng)殖場的牛蛙項目擁有何等的技術、市場及海外客戶等資源優(yōu)勢。

  稿件下半部分,馬天佑又根據那位高總一張大嘴信誓旦旦透露的數據,幫他算了一筆賬。

  馬天佑將蛙肉、蛙皮和蛙油及內臟的價值,分門別類以數據分析推論,最后一算賬,發(fā)現在這位高總的嘴里,一只成年牛蛙的市場價值居然可達100多塊錢。

  根據這位高總的說法,一畝水塘可養(yǎng)殖牛蛙2萬只左右,成活率可達9成左右。

  美洲蛙業(yè)承諾的回收價格,是一只牛蛙40元。也就是說,如果有人跟他們合作,投資養(yǎng)殖牛蛙,養(yǎng)殖周期3年,每畝產值70多萬,年均產值可達24萬左右。

  等美洲蛙業(yè)回收后再銷往海外,這一畝2萬只左右的牛蛙,價值可達兩三百萬。

  而美洲蛙業(yè)的蛙苗,賣價在2元一尾,據說這還是目前市場拓展期,專門針對合作養(yǎng)殖戶的友情價。

  再按這位高總所說,一只牛蛙3年的綜合養(yǎng)殖成本,加上購買蛙苗的投入,最終核算下來不會超過5塊錢。

  養(yǎng)蛙3年,最后每畝可凈賺14萬元,比搶銀行都還來錢。

  稿子寫到這里就結束了,養(yǎng)殖牛蛙這些經濟賬,都是馬天佑根據那位高總的話,一項項的反推核算出來的。

  字里行間,馬天佑沒有一句話去置疑這家牛蛙養(yǎng)殖場在設局行騙,只是用了一組組預期的牛蛙養(yǎng)殖財務數據,去反推出這家養(yǎng)殖場宣稱的牛蛙養(yǎng)殖利潤有多高。

  再配上這家養(yǎng)殖場條件如何簡陋,又如何宣稱擁有海外大客戶資源。

  如此前景光明的投資項目,其中有暴利恐怖如斯,你敢信嗎?

  他相信,在報紙上看到這篇稿子后,稍有頭腦的人都能看出這篇稿子在揭示什么。

  馬天佑當然知道,后世再過幾年,牛蛙在餐館菜單上還真的火了幾年,后面還有美蛙。美蛙魚頭,長期成了一些餐館單打的特色菜品。

  這個年代的禹南,城鎮(zhèn)職工平均月收入不會高于400元,而農村人均年收入還不到1000塊錢。

  現在,一只牛蛙養(yǎng)成后,經過中間流通環(huán)節(jié),最后端上時餐桌時,如果說一只蛙能賣出10塊錢,馬天佑大概還是會信的。

  一家賣蛙苗的養(yǎng)殖場承諾40元一只的價格回收成年牛蛙,那當然是扯淡了。

  很多時候,并不是騙子真有多聰明,而是上當受騙的那些人太笨。

  這種笨,還是一種先入為主腦補發(fā)財的笨,是內心的貪婪使然,是相信天上真能掉餡餅并且還砸在了自己頭上。

  然后,大家自我催眠,將一些樸素的常識拋在腦后。

  對于現在的馬天佑來說,這篇稿子就是完成胡博的考核任務,這樣寫就足夠了,沒必要再找專家之類權威求證什么。

  真要那樣寫,恐怕還得采訪有關部門,還得尋找?guī)讉€上當受騙的投資案例。

  這樣太麻煩,關鍵也不是一個沒干過記者的人應有的采訪思維。

  這一次,他并不急著找胡博交稿子。

  胡博說這一批實習記者的篩選期還有一周時間,接下來這一周,馬天佑沒興趣再接任何采訪任務了。

  安靜住院的事,還有開打字復印店的事,都讓馬天佑有些頭疼了。

  感覺分身無術啊,問題是現目前最重要的任務是掙錢,得打造穩(wěn)定的現金流。

  打字店,正是馬天佑眼里最適合自己的第一桶金。

  在禹南,這個市場的爆發(fā)期應該還有兩三年,現在只是初期的萌芽階段。

  也是最暴利的階段。

  只要拿到南江區(qū)委門口那個位置的商鋪,開家打字店,一年下來賺個三四萬應該很輕松。

  月均營業(yè)額達到七八千,日均營業(yè)額270元左右,對這個預期中的營業(yè)流水,馬天佑還是有信心的。

  并且,凈利率肯定能達到50%的水平。

  這還不包括馬天佑計劃的承接公文材料的寫作,這個得按每千字多少錢的稿費計價。

  前世,馬天佑替禹南一些單位寫過材料,最高收過千字3000元,也就是一個字3元的價,通常也不會低于千字1000元。

  放在眼下這個年代,馬天佑覺得千字100元總會有人愿意給的,再低了他也不會接。

  對于不熟悉公文材料寫作那些套路的人來說,這玩意兒真的很難寫,所以馬天佑想掙的是潤筆費,而不是什么稿費。

  下午4點半,馬天佑的BP機響了,是楊梅的留言,問他到了禹南沒有,讓他在6點之前趕到安靜的病房。

  馬天佑想起今天是周日,也是楊梅最后的一天假,這位女同學明天該回縣里上班了。

  十多分鐘后,馬天佑出現在街對面中心醫(yī)院外科住院部,沒想到除了楊梅,安靜的父母都在。

  安靜還是躺在病床上,雙眼呆望著天花板,也不知在想什么。

  馬天佑上前跟安靜打聲招呼,關心一下她的病情,安靜還是不搭理他。

  馬天佑只好又跟安靜的父親,縣財政局的常務副安致遠表達了自己的歉意。

  這也是他首次跟安致遠碰面,這樣意思一下也是應有之義。

  安致遠跟他點了點頭,也不言語,那位何醫(yī)生也只是望了馬天佑一眼。

  馬天佑多少有些尷尬,只好悄聲問楊梅是不是要回縣里了。

  楊梅又拉著馬天佑去了外面的過道。

  “楊梅,安靜她這幾天咋樣?”

  “液體掛得少了,一天就兩瓶了,醫(yī)生還開了一些吃藥?!?p>  “又去做過檢查沒有,她身體狀況有改善嗎?”

  “今天上午剛檢查過,外傷基本沒啥大問題了,醫(yī)生說還得繼續(xù)住院治療?!?p>  “然后呢,她腿部神經有反應了嗎?”

  “還是那樣子,醫(yī)生說明天開始嘗試配合針灸和理療。”

  馬天佑沉默了,醫(yī)生都想嘗試針灸理療了,說明現有的治療方案沒啥效果,這是想借助中醫(yī)創(chuàng)造奇跡了。

  “那么,安靜她知道病情了么?”

  “她應該是猜到一些了,醫(yī)生告訴她,只要安心靜養(yǎng),雙腿恢復知覺是早晚的事。主治醫(yī)生這樣說,其實也是何阿姨和安叔的意思。不過醫(yī)生也跟我們說了,安靜她還年輕,只要放松心情,堅持理療,現在就斷定什么結果也太早了,也不是真沒希望了?!?p>  “我明白了?!?p>  安靜從住院到現在,雖然剛剛過去一周時間,馬天佑仍然隱隱覺得不妙。

  這姑娘不會真那么點背吧?

  “對了,待會兒我就坐安叔的車回家了。這兩天,我勸過安靜好多次,考慮到現實情況,你來接替我的事,她也答應了。這件事,何阿姨和安叔也同意了。”

  “我……算了,既然他們都答應了,該是我做的事,那就是我的事?!?p>  “老同學,安靜她只是勉強答應了,真要是遇到她發(fā)什么脾氣,你多擔帶一點兒,忍一忍就過去了,別跟她計較?!?p>  “你放心吧,她現在畢竟是個病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