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鐵馬秋風烈

第八章 皇帝是你們逼我做的

鐵馬秋風烈 十里西湖 4253 2020-03-09 20:55:20

  蔣師愈趕回東京已是戌時,一日三百里快馬,全身的骨頭都要散架了。

  他感覺自己不是趕路,而是在趕命。

  回想起昨天的情景,心里還是慌兮兮一陣害怕。特別是今天一早,耿南仲讓他兩手空空回去復命,趙構(gòu)半句話都沒有,心里的恐懼就像頭頂?shù)暮谠?,壓的人喘不過氣來。

  聽完蔣師愈的敘述,資善堂里所有的人都陷入了沉默。

  張邦昌腸子都悔青了,屁股擦了一半不干不凈,還不如不擦,自己怎么就犯了這么一個糊涂,宋太后、宋太后,怎么就腦子進屎想出了這么一個名號。

  還什么太祖故事,不臣之心,我有嗎!??!我敢嗎!??!

  殺人誅心啊,張邦昌心里把汪伯彥的祖宗十八代都問候了個遍,他真想好好抽自己幾個大嘴巴。

  “諸位,現(xiàn)在當如何?”張邦昌悠悠地嘆了一口氣,無力地問了一句。

  沒有人接話,大家繼續(xù)著可怕的沉默。

  現(xiàn)在每個人都是泥菩薩過河自身難保,大家都在想退路。

  看來現(xiàn)在也顧不上什么個人榮辱了,要保住這條命,只能放下面子尊嚴任人踩踏,人家踩高興了,興許會放你一條生路。

  “張相公?!焙貌蝗菀?,吏部尚書謝克家開了口。

  “任伯兄,有何高見,快快道來?!睆埌畈銖姶蚱鹆艘唤z精神。

  “家不可一日無主,國不可一日無君。相公速請?zhí)蟠购熉犝?,并早日派人往濟州迎奉康王。太后聽政則號令遵,康王嗣統(tǒng)則社稷安。相公早作決斷!”

  ……

  宗澤的大軍離開封城只有三十里,那座由灰色巨龍般的城墻護衛(wèi)的當世第一城雖然近在眼前,但他不得不傳令大軍就地駐扎。

  一想到城里那幫亂臣賊子在自己的眼皮底下活得好好的,他就恨得牙癢癢。

  可是沒辦法,就在大軍即將入城的那一刻,他收到了康王的親筆書札和大軍不得入汴的命令。

  曾經(jīng)有那一刻時間,他腦中一閃而過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但很快他又打消了這個念頭。

  畢竟在這個社稷動蕩、王權(quán)不彰的時候,秉尊號令,維護康王權(quán)威,比砍下幾顆腦袋謝罪更為重要。

  況且康王在親筆書札也說“以受偽命之人義當誅討,然慮事出權(quán)宜,未可輕動。”

  宗澤相信康王這句話不是推托之詞,他深深明白王權(quán)的嗜血性,最是無情帝王家,你張邦昌既然做了出格的事,就是趙家永遠的敵人,無論如何最終都難逃一死,只不過是死的時間和方式有差異而已。

  宗澤是個忠臣、直臣,但也不能說就是趙氏的死忠粉。

  他明白趙氏皇帝在歷朝歷代皇帝中已經(jīng)是最不嗜血的了,對士大夫也好,對百姓也好,都比較寬容。

  盡管皇帝有失德,也遠遠沒有到天怒人怨、人神共棄的地步,徽宗欽宗幾乎鑄成了亡國之恨,但人心還是戴宋的,這也就沒有了另立山頭的基礎(chǔ)。

  即使新立了個山頭,萬一新山頭還不如老山頭呢。

  所以,宗澤一直非常堅定地擁戴康王繼位,也一直強烈要求康王早日繼位。

  就在半個時辰前,開封城里派來了幾個內(nèi)官,為首的是一個叫余承本的都知,帶來了最新的消息:孟太后垂簾聽政,政令無論大小悉得孟后裁決。

  余承本還帶來了孟太后的親筆懿旨,孟太后對宗澤的忠君報國進行了褒獎。

  孟后要求宗澤繼續(xù)緊密團結(jié)在康王趙構(gòu)周圍,并讓宗澤派人護送迎奉使、吏部尚書謝克家及趙構(gòu)舅父韋淵等人一行,奉“大宋受命之寶”往濟州迎康王趙構(gòu)承繼大統(tǒng)。

  宗澤不愧是老牌的進士出身,文韜武略,盞茶時間就寫好了給康王趙構(gòu)的親筆信,總的意思就兩條:張邦昌還是要殺的,康王要早作決斷繼承大統(tǒng)。

  “君銳?!?p>  “末將在?!?p>  “你派一得力干將領(lǐng)五百騎兵,明日護送迎奉使赴濟州,并將我書信面陳康王。”

  “是,大帥。您看讓仲剛領(lǐng)本部軍馬去一趟如何?”

  陳淬推薦了自己的長子陳仲剛。

  宗澤點了點頭,道:“仲剛行事沉穩(wěn),可擔此任。你要叮囑仲剛,千萬護住迎奉使周全,如有差池,軍法無情!”

  “大帥放心,如有差池,讓仲剛提頭來見!”

  ……

  昨晚侍寢的婢女還是不錯的。

  早晨窗外喜鵲嘰嘰喳喳的叫得很歡,趙構(gòu)心中一動,忍下了再躺會兒的念頭,扶著叉腰肌起了床。

  還沒用完早膳,耿南仲就帶來了好消息,孟太后遣吏部尚書謝克家與康王舅父韋淵等人為迎奉使,奉“大宋受命之寶”來濟州迎駕。

  迎奉隊伍個把時辰后入城,信使已先行入城,現(xiàn)在堂外等候。

  趙構(gòu)心頭一熱,喜上眉梢,難怪今天喜鵲嘰喳渣,原來真有好事。

  趙構(gòu)急切地召進信使,細細地問了一遍原委。

  信使稟告完后,又神秘兮兮地奉上了一顆蠟丸。

  大力丸?舒筋健腰?

  趙構(gòu)心中一愣,又摸了摸叉腰肌。

  “啟稟殿下,呂相公有親筆書信奉上。”

  “呂好問?”

  趙構(gòu)心中納了一個悶,接過蠟丸捏開,打開密信細細讀了起來。

  “……殿下宜早登大寶,殿下不自立,恐有不當立而立者……。”

  趙構(gòu)看完書信,隨即在蠟燭上點了,揮退了信使,心里久久回味著“不自立,恐有不當立而立者”這句話。

  “殿下,宗副元帥也有書信呈上。”

  “哦,呈上來?!?p>  宗澤經(jīng)常給趙構(gòu)上書,兩人都快成筆友了,趙構(gòu)雖然有點怵宗澤,但對他的意見卻很重視。

  “……邦昌篡亂蹤跡已無可疑,二圣二后、諸王、皇族,悉渡河而北,唯大王在濟……宜早正天位,興復社稷,不可不斷?!壁w構(gòu)捧著書信,不知不覺念出了聲來。

  “哎,”趙構(gòu)悠悠嘆了口氣,道:“父兄仍在,孤王怎能承繼大統(tǒng),這不是陷孤王于不忠不孝嗎?!?p>  “殿下,恕臣斗膽,二圣雖在,可如今蒙塵北遷,難以視事。國不可一日無君,況如今社稷不穩(wěn),殿下應(yīng)為天下計,早繼大統(tǒng),安邦定國,否則才真是不忠不孝?!?p>  耿南仲言辭懇切,就怕趙構(gòu)不肯當這個皇帝。

  趙構(gòu)很欣賞地看了一眼耿南仲,反正就剩我一根獨苗,看來不當這個皇帝還是不行了,嘴上卻堅決拒絕道:“耿先生莫再言,孤意已決,要請?zhí)笫栈爻擅?。時候不早了,辛苦耿先生先去準備停當,好迎接太后懿旨?!?p>  謝克家的隊伍到達濟州城已是巳時,趙構(gòu)派了黃潛善在南門迎接,自己則帶著一班僚屬在大元帥府等候。

  不多時,黃潛善就領(lǐng)著謝克家、韋淵等一行人來到了大元帥府。

  只見謝克家手捧寶函,對趙構(gòu)頷首示意后,直趨正堂向南立定,待各方就位,莊嚴肅穆正聲道:“奉太后懿旨,請康王受大宋受命之寶,啟駕還京,繼承大統(tǒng)!”

  趙構(gòu)面北而立,躬身回答道:“孤王無德無能,不敢受寶,請?zhí)笫栈爻擅??!?p>  “請康王受寶!”

  “孤王不敢奉命!”

  “請康王受寶!?。 ?p>  謝克家敦請的聲音在大元帥府回蕩,根本不用擴音器,就傳遍了每個角落。

  “殿下!”

  耿南仲“撲通”一聲直挺挺跪了下來,請求道:“請殿下以社稷為重,以天下為重,早繼大統(tǒng)??!”

  “殿下!”

  一班僚屬見耿南仲搶了個先,也毫不示弱一片跪倒下來,齊刷刷地呼道:“請殿下以社稷為重,以天下為重,早繼大統(tǒng)??!”

  這就對了嘛,要是沒你們的積極配合,孤王這個戲還怎么演下去。

  “諸位愛卿莫要逼迫孤王啊?!壁w構(gòu)哽咽道:“諸位愛卿莫要逼迫孤王啊?!?p>  “殿下!”

  汪伯彥大叫一聲,道:“殿下繼位乃天命所歸,人心所向。殿下,天命不可違,人心不可逆啊,殿下!”

  “殿下?。?!”群演們都賣力地叫了起來。

  “父皇!皇兄!”

  趙構(gòu)仰天痛呼了一聲,拜倒在地,痛哭流涕喊道:“孤王不孝不忠??!孤王不孝不忠??!”

  “殿下!”

  謝克家感動的眼含熱淚,鄭重勸慰道:“殿下為天下蒼生為社稷復興計,早繼大統(tǒng),才是真正的大忠大孝??!請殿下受寶!”

  “請殿下受寶!??!”

  “唉……?!?p>  趙構(gòu)重重地嘆了口氣,對著北方,用力地叩了三個頭,然后無奈地捧起了雙手。

  “康王受寶!”

  謝克家十分莊嚴地將手中的寶函遞到了趙構(gòu)的手里。

  嘿嘿,到手,搞定!

  看到趙構(gòu)接過寶函,群演都激動地高呼:“萬歲!萬歲?。∪f萬歲?。?!”

  震天響的山呼聲讓趙構(gòu)整個人都要飛了起來,飛向那個世俗間最高的神壇。

  可在他輕飄飄就要脫離地面的那一刻,手里捧著的受命之寶卻突然間變得沉重無比,硬生生地將他按在了現(xiàn)實的地面上。

  這一刻,還來不及細細品嘗的狂喜和興奮瞬間退潮,他的天空中出現(xiàn)了一個極不和諧的黑點,越去擦拭黑點就變得越大,直到彌漫了整個天空。

  亂世皇帝多悲切。

  趙構(gòu)的腦子里一直盤旋著這句話,他不知道自己的選擇到底對不對,更不知道自己在這個亂世中能不能擺脫悲切的宿命。

  算了,不管這么多了,先坐上這個位置再說。

  后面的套路大家都熟門熟路,接下來的大半個月里上演著一幕幕無需劇透的好戲:百官上表勸進,不許。百官再上表,又不許。百官三上表,才勉為其難許以權(quán)聽國事。

  原本按孟太后的打算,是想趙構(gòu)回到開封登基,畢竟開封是真正的國都、帝王之家;而濟州的老百姓聽說趙構(gòu)受了玉璽,則紛紛請愿,讓趙構(gòu)就在濟州把事給辦了。

  這事趙構(gòu)還真有點犯難。

  開封雖是帝都,但經(jīng)過金人剽掠蹂躪已是面目全非,更重要的是金人好像還沒走太遠,要是冷不丁殺個回馬槍,保不齊自己屁股還沒坐熱,就要跟老爹他們?nèi)ケ狈椒叛?;濟州穩(wěn)是穩(wěn),不過濟州也就是京東西路的一個不大不小的州府,在這里登基,有點掉價。

  就在趙構(gòu)為這事犯難的時候,老宗澤又來了一封信,在信中,老宗澤為趙構(gòu)的深明大義和犧牲精神點了一億個贊,同時提出了一個建議:南京應(yīng)天府乃藝祖興王之地,取四方中,漕運尤易,在這里辦事比開封啊什么的強多了。

  趙構(gòu)眼前一亮,看來這老頭子還真是有兩把刷子,一句話點醒夢中人。

  在南京登基,一來可以確保人身安全,有任何風吹草動,就可以從大運河跑路;二來不顯寒酸,畢竟南京也是正兒八經(jīng)的四京之一,趙家的發(fā)家之地。

  “父皇他們走了快一個月了吧,再慢也快到真定府了吧。”趙構(gòu)掰著指頭在心里暗暗盤算著,“金人的馬再快,也不會長翅膀,應(yīng)天應(yīng)該是安全的。”

  不過趙構(gòu)還是有點不放心,于是他命宗澤先勒兵分駐長垣、韋城,以備非常,關(guān)鍵時候還是我的宗澤老將軍靠的住。

  不久,宣撫司統(tǒng)制官韓世忠以兵來會,鄜延副總管劉光世自陜州來會,看著身邊的軍馬越來越多,趙構(gòu)感覺自己的腰板也硬了。

  歐了,啥也不說了,啟程去應(yīng)天,當皇帝去!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