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年一壇子酒喝了倒在石桌上睡到三更天才醒來,然后用內(nèi)力暫且壓迫酒勁就回潛龍巷龍尾了。
等他走后,楚天仇也醒過來,直接用內(nèi)力將酒勁逼出體外,撿起地上的大戟,又站回石獅子腦門上。楚天仇好飲如命,但是受制于自己早年的約定,不得離開宣武門半步,所以哪怕酒肆就在對面不遠處,所以這幾十年來,他就算有再多錢也買不到一口酒吃,曾經(jīng)他也嘗試喊話對面的酒家給他送酒過來,扯起嗓門一嗓子差點就把人家屋子都掀了,他也試過先把銀子丟過去讓他送酒過來,為此他練了許久的投擲技巧,學會之時他很精準的將銀子扔到酒家柜臺前面,起初是沒有發(fā)覺是他扔的,楚天仇就一個一個的接著扔,直到店家發(fā)現(xiàn)之后,那叫一個怕的屁滾尿流,趕緊將銀子給他全數(shù)送到宣武門前,然后咚咚咚磕了三個頭趕緊一溜煙的跑了。氣的楚天仇將銀子全都扔進護城河里。
整個大京城,寸土寸金的地方,只有宣武門外正對城門的一條街最便宜,因為楚天仇的原因,有時候在家吃飯,吃著吃著,就有一具慘不忍睹的尸首落到院子里,或是刀劍槍等武器冷不丁地從對面飛過來,誰敢拿命開玩笑?現(xiàn)在還住在那里的人那也是實在是沒有辦法才呆在那里的,畢竟不是誰都跟劊子手一樣看見楚天仇一戟砍掉前來找麻煩的江湖人士的腦袋也面不改色,尋常人家尤其是婦女老人瞧見這一幕不被嚇死都得嚇個半死。
那個每天從宮里來送飯的太監(jiān)也是膽小如鼠,不管楚天仇每次怎么叫他留下來,甚至揚言他要再敢跑就殺了他之類的話都不管用,后者都是把飯菜放下之后快速逃掉,餐盒什么的能收就收,不能收就算了,保命要緊。
所以哪怕楚天仇有天大的本事,他也喝不到一口酒。
天蒙蒙亮的時候,小太監(jiān)依舊是偷偷摸摸準備將早飯放下之后撒腿就跑,只不過楚天仇大喊了一聲:“我要見皇帝”。
小太監(jiān)這次雖然也是害怕極了,但是這個消息他也不敢不傳達,皇帝聽說楚天仇要見他,下了早朝就帶著文武百官來到這偏僻的宣武門。
“這都多少年沒見了?你都這么大了?珝兒”,楚天仇感嘆完之后跪在地上大聲喊道:“微臣叩見吾皇,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皇叔快快請起!珝兒承受不起!”
......
楚乃大夏國姓,六十年前朝政動蕩,皇帝出逃,宦官作亂,昔日國都洛陽被付之一炬,閹黨賣國,勾結(jié)戎狄,大夏國搖搖欲墜,彼時康王楚玉,靖王楚賢,汝王楚政三王靖難,誅滅閹黨,擊退戎狄,沒成想隊伍染了瘧疾,皇帝病死錦官城,錦官城大亂,太子不知所蹤。
國不可一日無主,三王靖難,以汝王楚政最得民心,便承兄繼位,以代理朝綱為名,當了四十年皇帝,勵精圖治,最終操勞過度死于頭疾,雖然汝王在世從不自立為皇,所以也不曾立太子,一直等著太子楚仇歸來,他再將江山社稷如數(shù)奉還。汝王薨逝,世子楚珝年僅七歲便在太子太傅,太師,宰相三公的支持下登基稱帝,只是各方勢力都想渾水摸魚,三公支持也只是為了趁機把持朝政,架空幼帝,楚珝哪里穩(wěn)得住暗潮涌動的局面,這時江湖也亂了起來,各地門派都在大張旗鼓滅魔,把水攪渾,朝廷顧此失彼,讓賊子白玉堂有機可乘摸走了西北玉城。楚政幸幸苦苦四十年兢兢業(yè)業(yè)換來的國泰民安的場面就此崩塌,小皇帝楚珝被太子太傅、太師以及宰相架空,做了十年的傀儡皇帝,空有其名未有實權(quán),但是尚有部分忠臣在暗中積攢力量,只等機會一舉推倒這三棵大樹。
直到那天,一個名叫楚天仇的大戟士從午門殺入皇宮,砍殺了數(shù)半亂臣賊子,還將朝廷最大的三棵大樹給一戟插死,高高挑起扔到金鑾殿外。
這楚天仇,就是當年不知所蹤的太子楚仇,那一場瘧疾幾乎讓他喪命,老皇帝死前,他尚有一口氣在,但是身邊的親衛(wèi)眼看皇帝都死了,他們再留著也是自尋死路,臨走之前還將所有尚未斷氣的皇族扔進錦江河,包括楚仇在內(nèi),也正是這些衛(wèi)兵的做法,以至于錦官城,渝州兩地爆發(fā)了百年難遇的瘧疾疫病。
太子楚仇被一打漁漁夫給救起,把他送去一個隱居在山林的土郎中醫(yī)治,等他病好的時候,國內(nèi)叛亂已然平息,但是洛陽已毀,國都不得已遷往汝王所在的大京城,楚仇費盡千辛萬苦來到大京城才發(fā)現(xiàn),哪怕自己和皇榜上尋找的太子仇一模一樣,依舊是進不了大京城,還被守城衛(wèi)兵打個半死,從此之后,他便改名楚天仇,拜了一位大戟士為師,一心習武,想要拿回自己的東西,這一學就是三四十年,習武這段時間,楚天仇看見汝王如此勵精圖治,自己也六十歲有余,漸漸沒了奪回江山的想法,反而是投身武道,想要臻于化境的想法更多,便是想要斬斷凡念,便是暗自發(fā)誓,只要江山還姓楚,他便再不露面,只是沒想到亂臣賊子禍國之心不死,他才毅然決然出山,幫了小皇帝一把。
然后他便站在宣武門外抵擋想要趁此機會擾亂京城的江湖人士或者亂臣賊子,來一個殺一個,并且發(fā)誓此后若無勝過他的人,他便一直在這宣武門,替天子守國門!
楚政駕崩時有口諭:倘若他日,太子楚仇或是后人歸來,其后人當將江山社稷全數(shù)奉上,父子二人得位不正,只能兢兢業(yè)業(yè)守住江山,等待真正的主人回歸,所以楚珝第一時間就要讓位于楚天仇,后者早已心在江湖,根本不接受,還讓他若無要事別來宣武門,勵精圖治,經(jīng)營好祖宗基業(yè)就是,小皇帝也承諾只要他任何時候想當皇帝,他都可以讓位,隨后便回到皇宮,接手大夏江山社稷,這一晃,又是十年,當年稍顯稚氣的皇帝現(xiàn)在都長成了一個高大威嚴的君王了。
“皇叔是不是想通了?來人,速速準備禪讓大典!”,楚珝大喊道。
“別急,我不是想當皇帝,我是想讓你幫我造個東西,讓人可以在大京城橫著走的東西?!保斐鹫f道。
“皇叔只是為了這事?”,小皇帝詫異道。
“嗯,僅此而已?!?p> “好說!”,說罷,小皇帝將腰間龍頭刻著一個“御”字的金牌摘下來交給楚天仇。
“那皇叔若沒有其他事,侄兒便不打擾皇叔清修了?”,小皇帝說道。
楚天仇將金牌揣在腰間,背過身說道:“珝兒,你和皇兄做的很好,大夏江山交給你,我放心?!?p> 皇帝聽了這句話,什么也沒說,對著楚天仇,深深鞠了一躬,隨后攜百官離去。
走之前還聽到楚天仇加了一句:“沒事的時候叫人送點好酒過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