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巨商富賈
“住口!”
果不其然,恰如古夏先前所料,古震聽到這一句時,登時怒目圓睜,發(fā)厲聲呵斥道:“你可知單憑此一句,便足令我古家有滅門之禍!”
“并非孩兒危言聳聽,”古夏一反恭順常態(tài),仍自直言不退,“皇城司司職情報刺探、搜捕刑訊、查抄罰沒,爹豈能不知?”
古震面色劇變,心頭震顫,他又怎會不知,此時皇城司悍然現身絕非善事。早在那日朝堂之上,虎符于他掌中滑落之際,古震心中隱然已閃過一絲不祥之兆,他只作不理,不愿往那壞處去臆度,心中總寄有念想。如今這層窗戶紙為古夏所捅破,一時之間,他萬難接受。
“……休要捕風捉影!我古氏一族,三代追隨蘭陵蕭氏,功耀千秋。圣上如今既許你三司會審,你又豈可再猜忌圣意……”古震恍惚間張口辯斥,只是他心神劇震之下,底氣儼然已沒了先前那般充盈。
“爹您亦曾親口說過,三司會審乃是太尉侯景主事,他既從先作梗,又何談秉公執(zhí)正?此無非是圣上的權宜之計!”古夏面紅耳熱,口中急道:“古家三代為將,爹有百戰(zhàn)之功,比之漢時淮陰侯又當如何?韓信擒魏、取代、破趙、脅燕、擊齊、滅楚,最后仍不是不免于身死夷族之下場?”
“夏弟!”燕玨喝止道:“你怎可如此與義父說話!”
古夏心下情急,言辭難免激烈。聽了燕玨教訓,著即向父親跪拜叩錯:“孩兒魯莽,父親莫怪?!?p> 古震擺擺手,示意他起身。接著背身朝向古夏,口中徐徐有聲:
“夏兒,《孟子·告子下》篇,你既知'為人弟者懷仁義以事其兄',焉不知上有一句:'為人臣者懷仁義以事其君'嗎?”
古夏一怔,目瞪口呆,半晌說不出話來,一旁燕玨亦是滿面訝異。
三人沉默以對,各有所思。只屋中燭豆搖搖曳曳,忽昏忽亮。
“爹,”良久,古夏開口打破沉寂,道:“您猶記得蘇伯伯么?”
孰料古震不經意間聽得此言,立時渾身一顫,竟如臨大敵。
古夏口中蘇伯伯,名曰蘇棟,乃是大梁前任揚州刺史,其人大有來歷。
蘇棟祖上蘇紹,為西晉時期吳王師,議郎關中侯;其妻石氏,身世則更加顯赫,乃是西晉一朝大名鼎鼎的巨富財豪石崇之妹。傳聞石崇富可敵國,晉武帝之舅父王凱,堂堂皇親國戚,曾與之斗富,亦敗于其雄財之下;石崇有座別院,名號金谷園,據說園內以金磚鋪地,白玉為橋;樓榭亭閣,盡是琉璃建造;富貴堂皇之姿,勝過皇家花苑十倍不止。石崇后來雖為孫秀所殺,父、兄、子三族遭夷,然其妹石氏卻受蘇紹庇護萬幸逃過一劫。坊間傳言石崇家財為孫秀所奪,其實不盡然:孫秀固然奪了金谷園并石家諸多產業(yè),然石崇經年累月所積攢的巨資之數,實則另有所藏。事發(fā)前夕,石崇自感時日無多,他膝下無子,唯與石氏兄妹情深,遂暗中將藏資之所早早告知其妹,以防不測。他死之后,石氏一介婦人,這筆潑天橫財自是落到了夫家手中,從此蘇氏一族開始逐漸發(fā)跡。
爾后百年,蘇家運用石崇留下來的財資,早已是聲名顯赫的一方富賈。傳至蘇棟,他眼光獨到,觸覺敏銳,在天下紛爭,群雄并起之時,便已瞧出蘭陵蕭氏有圖謀天下之雄心實力,遂主動與蕭灝攀交,慷慨資以錢財、馬匹、兵器等,助其成就大業(yè)。待蕭灝建立大梁后,蘇棟自然功不可沒,被封為揚州刺史。
揚州乃江南最為富庶之地,水運發(fā)達,商賈云集。蘇棟居此要位,自是大撈好處,蘇家從此日益愈富,放眼大梁境內,無人財力可與之比肩,大有當初石崇之風范。
有道是物極必反,蕭灝一朝,蘇家如魚得水;及至蕭珝繼位,蘇家命途卻引來了轉折。蕭珝即位之初,興修太極殿,與西魏締結姻親,諸多地方需用到錢財。然實時大梁久經戰(zhàn)事,國庫虛空,無力負擔,蕭珝便將主意打到了當朝首富蘇棟身上,暗令他上繳半數家財以充盈國庫。蘇家雖富埒陶白,但大凡商人,愈富則愈吝,忽要他獻納半數家資,蘇棟豈能愿意,最終蘇家只奉詔獻納了區(qū)區(qū)一億錢。蕭珝大怒,立即下旨革除蘇棟揚州刺史之職,貶為庶民,同時還罰沒了蘇家?guī)滋幋螽a業(yè)。
蘇棟于家中閉門謝客,恨恨不已。有門客私下進言道:當今圣上垂涎蘇氏家財,勢必會再行搶奪,與其如此,不若背水一戰(zhàn)。趁新帝繼位未久,羽翼未豐,則一良機除之,另立明君,可保一世無虞。蘇棟膽大心雄,當初出資扶助蕭灝,換得半生榮華,早就于“稼穡十倍利,經商百倍利,破人之國者千倍萬倍利”篤信不移。他著即贊允,暗中招兵買馬,鍛造兵器,只待良機。
不久時機便至,蕭珝要離京去建康城東北二十里處的鐘山山巔行春分祭禮,除卻王公大臣外,另有一千皇城司眾隨行護衛(wèi)。
蘇棟收到消息,提前攜五千甲士暗中于鐘山附近設伏。是日清晨,蕭珝圣駕果然如期而至。蘇棟一聲令下,五千甲士倏然自林野山澗沖將而出,殺聲震天。蕭珝怛然失色,幸得隨行一千皇城司誓死護佑,眾人退守鐘山行宮之內。蘇棟接連發(fā)起數次進攻,皆為皇城司據險擋回。叛軍人數雖五倍于皇城司,然雙方酣戰(zhàn)三日,蘇棟仍是無法攻破行宮防御。三日之后,太宰姬仁輔之子,羽林監(jiān)姬凌領一萬羽林軍匆匆趕來救駕,蘇棟不敵,兵敗被俘,鐘山之圍方解。那日乃是新帝蕭珝自繼位之后,所遇最為兇險的一次。
事后,蘇氏巨資家財自是全數充公,蘇棟本人亦被下詔當眾烹殺,除卻一雙子女早早為他送走不知去向外,蘇家滿門三百余口盡數遭戮,禍夷三族。揚州富賈蘇氏之名,自此銷聲匿跡。
古震與蘇棟自蕭灝時期便是舊識,交情甚好。二人家宅相距不遠,常有往來,是故古夏自小便喊蘇棟為蘇伯伯。鐘山之圍時,古震不在建康。只因不久前大梁接納降臣侯景,東魏帝震怒,揮軍壓境,古震正領軍在北面與東魏大軍對峙,自是無瑕救駕。
待古震班師回朝,聽聞此事,心下大驚。他與蘇棟往日走動甚近,只恐禍及于己。蕭珝暗中確實疑心古震相當長一段時日,直至證實他此時領大軍離京確系巧合,并非有意架空兵力助蘇棟叛亂,方才放下心中疑忌。
此事距今已逾四載,猛然間又重聽見蘇棟之名,古震如何能不驚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