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弱女子就是王姨,當時她還在成都一家房地產(chǎn)公司做銷售,過著日復一日的簡單生活,這次的休假,她想出去看看,于是自己一個人跟團來到了麗江。
如千萬游客一樣,熟悉的線路不同的人,麗江古城,拉市海濕地公園,茶馬古道,瀘沽湖,然后是神圣的玉龍雪山。
玉龍雪山在納西語中被稱為“歐魯”,意為“天山”。其十三座雪峰連綿不絕,宛若一條“巨龍”騰越飛舞,故稱為“玉龍”。又因其巖性主要為石灰?guī)r與玄武巖,黑白分明,所以又稱為“黑白雪山”。
玉龍雪山是納西族及麗江各民族心目中一座神圣的山,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至今麗江還舉行每年一度盛大的“三朵節(jié)”。
唐朝,南詔國主異牟尋封岳拜山,曾封贈玉龍雪山為北岳。貞元年間,名臣韋皋約南詔共襲吐蕃,驅(qū)趕吐蕃到玉龍雪山以西。
元代初年,元世祖忽必烈到麗江時,曾封玉龍雪山為“大圣雪石北岳安邦景帝”。元至順年間,云南諸王禿堅等作亂,四川行省兵討伐至玉龍雪山,擊敗羅羅斯軍。
納西族民間還流傳著一個神奇的故事:玉龍雪山和哈巴雪山是一對孿生兄弟,他們相依為命,在金沙江淘金度日。一天,突然從北方來了一個兇惡的魔王,他霸占了金沙江,不準人們淘金。玉龍、哈巴兄弟倆大怒,揮動寶劍與魔王拼殺,哈巴弟弟力氣不支,不幸被惡魔砍斷了頭,玉龍哥哥則與魔王大戰(zhàn)三天三夜,一連砍斷了十三把寶劍,終于把魔王趕走了。從此,哈巴弟弟變成了無頭的哈巴雪山,玉龍哥哥為了防止惡魔再次侵擾,日夜高舉著十三把寶劍,后來也變成了十三座雪峰。而他那戰(zhàn)斗的汗水化為了黑水、白水。玉龍雪山常被當作是納西族的外在象征,而這個傳說中的玉龍英雄,則成為納西人民內(nèi)在精神的象征。納西族的保護神“三朵”,就是玉龍雪山的化身。
再說王姨,本就瘦弱,但她卻對這玉龍雪山有著無上的向往,頂著嚴重的高原反應,上到了游客可以到達的最高地點,但信念再強也抵不住身體的超負荷,終于,她挺不住了,大口的喘著氣,呼吸困難,頭疼頭暈,甚至已經(jīng)嘔吐了,王姨孤身一人來到這里,也沒人照顧,周圍熙熙攘攘的游客一時也找不到太好的解決辦法。
終于,雪山的工作人員來了,是一男子,這就是后來王姨的老公了,叫做李冰,當時他果斷抱著王姨,坐著纜車送到了山下,一直照顧著,直到恢復清醒。
王姨醒來看到眼前這一陌生男子,雖然有所尷尬但是得知是他救了自己,頓時心生好感,據(jù)王姨說,李冰也算長的比較帥,短寸頭,身體很強壯,黝黑的皮膚,蓄著些胡須,濃眉大眼,很有型,而王姨年輕時候也略有姿色,李冰也似乎對王姨有所愛慕,就這樣,二人順理成章,順水推舟,在一起了。
之后二人都不甘于現(xiàn)狀,商討之后雙雙辭職,二人共同回到麗江,這個愛情開始的地方,一起開了一家客棧,之后二人閑暇之余又去了XZ,決定為了今后更好的生活,拓展業(yè)務,在XZ繼續(xù)開客棧,王姨身子弱,就留在了麗江,她老公去到了XZ。
王姨說,現(xiàn)在還年輕,干的動,就多掙錢,等老了,孩子也撫養(yǎng)成人了,二人就回到麗江束河古鎮(zhèn),一房二人,三餐四季,喝茶散步,養(yǎng)狗賞花,江海共余生,余生皆是你。
這樣的愛情,誰又不羨慕呢?
我又想起了兩則小故事,物理學家費曼的妻子因病逝世的時候,他一滴眼淚也沒掉。他看著妻子,覺得她就像睡著了一樣。直到一個多月后,費曼在橡樹城的一家商店里看見了一件漂亮的連衣裙,他想,“艾蓮一定會喜歡的,”頓時不能自己,潸然淚下,失聲痛哭。
還有孫中山原配的一句話:“我常識不夠又不懂英語”“纏腳行動又不便”“幫不上先生什么忙”“愿先生與我各尋良人”可離開孫中山之后盧氏終身未嫁一個人孤獨活到八十歲。
淺喜似蒼狗,深愛如長風。
鯨落于海,星沉于洼,風隱于密林,蟬鳴漏進夏至,想讓世間所有溫柔住進你眼里。
愛情是美好的也是殘酷的,這個世界的真情本就不多,一個女子的臉紅,勝過一大段獨白??墒呛髞碛辛穗僦?,就分不清了真情和假意。
當然,還是希望我們遇到像王姨這樣的愛情。
之后我也報了一個玉龍雪山一日游的團,希望沐浴到一米陽光的愛情,但事與愿違。不過玉龍雪山的壯麗景觀確實令人動容,我乘坐纜車之后又順著樓梯,爬到了可以到達的最高點,雖然沒有遇到愛情,但想到林清玄說過的一句話:兩袖一揮,清風明月,仰天一笑,快意人生,步履一雙,山河踏遍,心有明月,山河明媚。就如他這般隨心隨性吧。
可能因為年輕,平時也鍛煉,上了雪山并沒有出現(xiàn)高原反應,甚至那瓶氧氣罐都沒有用,不過在最后下山的時候,為了不浪費,我就把一罐氧氣全吸了,本來沒事,這下好了,醉氧了,疲倦無力,頭昏胸悶?;氐娇蜅#堃矝]吃,昏昏沉沉的睡了。
時間很快,五天的時間很短,轉(zhuǎn)眼之間我就該回內(nèi)蒙了,和王姨告了別,她還特意給我?guī)Я诵┰颇掀斩?,我萬分感謝,并且答應她下次來一定給她帶一些內(nèi)蒙的特產(chǎn)。從麗江回到昆明,提前和寧遠說了一聲,他去接我,然后一起吃了飯,在市區(qū)稍作休整,就要去趕回內(nèi)蒙的飛機了,也要和寧遠告別。
故事的開頭總是這樣,適逢其會,猝不及防,故事的結(jié)尾也像這樣,花開兩朵,天各一方,不知下次相見會是何時,他說有機會一定來內(nèi)蒙玩,我欣然答應。
接下來迎接我的就是一年的高三生涯,充實且痛苦,那段過程就不做回憶了吧。
云南之后,就是成都,畢業(yè)之后,我們四兄弟共同踏上了為期半月的成都重慶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