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是你永遠的朋友
蚊無論時代如何進步,知識始終都會是支撐時代發(fā)展的重要動力。所以,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敢輕視知識的作用,因此才會有“國家要進步,教育先行”的至理名言。對于我們個人而言,要讓自己在短時間之內取得快速的進步,唯-的辦法就是學習知識,并使之轉化成能力。
沒有知識的人很難在社會上立足,因為他們無法做到與社會同步發(fā)展,所以,無論在什么時候,學習都是我們生存的重要環(huán)節(jié)。當你學到了讓自己生存的本領,你就可以很好地發(fā)揮自己的才能,為自己贏得生活的資本。
現(xiàn)實生活中有許多人都是這樣一步步走出來的。
王振如今是一家實力雄厚的皮革制造公司的總經(jīng)理,但是,如果告訴你他其實是一個只有初中文化水平的人,也許你會懷疑。那么,他究竟是如何做到今天的位置上呢?原來,他初中畢業(yè)后迫于生計到了一家皮革廠打工。上班第一天,王振就被種類繁多的皮革弄得發(fā)暈,在家鄉(xiāng)只見過牛皮、羊皮的他似乎第一次明白世界上還有這么多種類的皮革。因為公司轉型不久,大家都沒有什么經(jīng)驗,皮革發(fā)僵、變硬、破損等問題經(jīng)常出現(xiàn),影響工期,還經(jīng)常要返工怎么辦呢?晚上回去躺在床上,王振輾轉反側,最后,他想到了書第二天一下班,他就奔到書店買了一本《皮革加工1000問》,書的價格是40元,相當于王振一周的生活費。晚上,他驚喜地發(fā)現(xiàn),幾乎所有的問題在書里都有詳細的分析、說明。他索性不睡覺了,爬起來,找了一塊木板,開始做試驗,就這樣一直忙到天亮。于是,第二天上班,兩眼通紅的他解決了一個又一個的難題,而且講出一套套的理論,同事們看著顯得有些亢奮的他驚奇不已。第八天,他被任命為廠里的技術骨干。
一旦鉆研起來,王振發(fā)現(xiàn)即使就皮革來講,知識也非常龐雜,需要繼續(xù)學習。相關的書很貴,他就每天去書店蹭書看,每天都看到書店關門。有時候他會捧著書在廠里待到很晚,反復地看書、試驗。后來他又自學了電腦。機遇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學完電腦沒多久,公司要調一個人到寫字樓工作,有一個前提就是會電腦操作,王振順利人選。新的挑戰(zhàn)隨后開始,王振被任命為客戶代表。一個多月時間里,王振沒有簽到一個客戶。巨大的壓力籠罩著他。但他相信知識可以救自己,他總結后認為,一是因為自己和人打交道有問題,見到女客戶甚至會臉紅,表達能力不好;二是因為自己知識面不寬,與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客戶們缺乏共同語言,而且不能把握高學歷人群的需求和心理。
于是,他狂補社交禮儀、演講口才、顧客心理、營銷策略等方面的知識,一個月之后他見客戶不再緊張了,知識給了他自信。在隨后的6個月時間里,他簽下了450萬的單,名列公司第一位。因為在每個崗位都能勝任,王振逐漸受到重用,先后擔任技術監(jiān)理、銷售部經(jīng)理、客服中心總監(jiān)等職務,他開始閱讀《現(xiàn)代人力資源管理》之類的管理類書籍,同時開始為公司員工編寫培訓教材。
作為高級技術人才調人公司領導層的王振目前仍然是初中學歷,他笑稱自己是寫字樓里學歷最低的人。不過他的下屬卻都很佩服他,他們說,王總相當專業(yè),也很健談。8年的時間,他改變了自己的人生,憑借的是書籍和渴望知識的心。
學習任何知識都有助于你能力的增長。尤其是在現(xiàn)在的社會環(huán)境中,有用的知識有助于你保持與社會的統(tǒng)-一步伐,并不斷超越時代發(fā)展的要求,成為時代的寵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