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九節(jié)、放手一搏
第二百八十九節(jié)、放手一搏
求證的道路也不是很難。
無非是過去看一下。
和昌羽商量了戰(zhàn)術(shù)部署之后,鄭凱獨自一人走上了偵查路。
為什么是獨自一人,那是因為這條路不好走。
不能被任何人發(fā)現(xiàn)。
不僅僅是對方,還有自己人。
大路是不能走的。
容易被人看到。
鄭凱獨自一人在山間穿梭。
這種事情,若是其他的新兵,絕對會被叫停。
但鄭凱不會,因為鄭凱對這一片地形相當?shù)氖煜ぁ?p> 地圖作業(yè)訓練考核的時候,每次鄭凱都是非常優(yōu)秀。
根本就不會有迷路的情況。
讓人信服的理由,只能是強大的實力。
而且因為鄭凱總是和教導隊的班副們一起訓練。
所以這一點更讓人相信鄭凱有這個實力。
匆匆地,悄悄地,隱蔽地。
鄭凱來到了河流的邊上。
如何過河,這是一個問題。
畢竟,過河的時候最容易暴露自己。
誰能確定有多少雙眼睛會在不經(jīng)意間撇到河流上面。
而且過河的時候,肯定不是一瞬間的事情。
雖然河流看著好像只有那么一點。
但這還真不是那么一點。
周圍都是平坦的開闊地,視野非常清晰。
但這難不倒鄭凱。
這條河有點像通天河了。
不指望外力的話,只能繞路。
而此刻繞路,才是鄭凱最優(yōu)的選擇。
沒有渡河的工具,也不能飛過去。
但這是什么時代了?
橋,早就有了。
除了陀市橋,還有其他的橋。
無非就是繞的遠了一點。
這種事情,對于很多人來說,是一件非常艱難的事情。
畢竟不管是強攻,還是偵查,多跑了好幾公里本來就是一件消耗體能的事情。
但這些對于鄭凱來說不算事。
至少在鄭凱的心理沒有把這些事情當做事情。
當兵之后,鄭凱一直保持著高強度的訓練。
若是在以前,鄭凱或許會以為,遠,做不到。
此刻在鄭凱的內(nèi)心里,一切都不在有距離。
想去,那就去唄。
繞了不知道多遠的路,鄭凱來到了右翼的右翼,屬于是最右邊了。
過橋!
這件事到了這里那就比較容易了。
畢竟從視覺上來說,基本就是看不見了。
即使有人進行安排,哪有這么巧合的事情?
賭一次!
鄭凱迅速的通過橋梁。
幾百米的橋梁,鄭凱秒秒鐘,穿了過去。
減少自己暴露的時間,對于鄭凱來說還是非常重要的。
過了橋,似乎就是穿過了一個世界。
好像是從自己的領(lǐng)地到了別人的領(lǐng)地。
這也讓鄭凱更加迅速的開始穿插了。
時間就是效率。
疲憊,是不存在的。
速度才是永恒的。
鄭凱迅速靠近自己剛剛觀測到的觀察所。
和剛剛那群人不同,鄭凱很小心的隱蔽著自己。
說實在的,山路真的不好走。
一邊要保持自己的隱蔽性,一邊要注意周圍的動靜。
很快,鄭凱就找到那個所謂的觀察所。
不得不說這個觀察所的視野太好了。
完全能夠全方位的觀測到戰(zhàn)場情況。
所有的事情,完全就是一目了然。
既然這樣,鄭凱就更加自信了,也更加小心了。
鄭凱開始了搜索模式。
認真的開始搜索這這里的一草一木。
若是自己,應該會怎么安排?
漫無目的的搜索,那是以前。
現(xiàn)在鄭凱已經(jīng)開始換位思考了。
很自然的角色轉(zhuǎn)換。
若是以前,鄭凱可不會管這些。
管你怎么安排,管你怎么部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就行了。
發(fā)揮出自己強大的戰(zhàn)斗力就好了。
但此刻不是了,自己已經(jīng)深入到了敵人的腹地,小兵過河頂半個車。
不說有多大的殺傷力,最起碼的壓制控制還是有的。
而且,誰能說這個小兵沒有殺傷力。
鄭凱可是背著一包的武器。
負重這件事對于鄭凱來說,目前只是小菜。
在以后的日子里,鄭凱的負重那是無可比擬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不管是考核,還是演習,鄭凱的負重永遠是最重的。
不用問為什么,因為職責,也因為自己的自我要求。
“這茫茫大山,陣地到底應該是設(shè)置在那里呢?”
“如果有人進攻,會從哪個方向過來呢?”
帶著這幾個問題,鄭凱開始規(guī)劃進攻路線。
一圖在手,天下我有,此刻鄭凱竟然產(chǎn)生了幻覺。
拿著地圖似乎就是掌握了整個軍事部署。
各個方案在不斷的對比著。
不說鄭凱有多高明,至少有些東西,鄭凱還是知道一些的。
現(xiàn)代化戰(zhàn)爭,雖然在很多層面上管不了一城一池的得失。
但重要的阻擊點,還是要有的。
不管怎么說,最后的占領(lǐng)一定是陣地的占領(lǐng),敵人有生力量的消滅。
難道是自己來遲了?
對方已經(jīng)開始進行安排攻擊了?
遲遲找不到指揮所,鄭凱有點懷疑自己了。
在孤身一人的時候,人是最容易思考反思自己的。
因為一個人時往往是與神對話。
除了這一點,還有另外一點,大家都是肯定的,那就是兩個人在一起時講的叫真心話。
三個人會講場面話。
一個人單獨的時候,除了有些許壓力的同時,思考那是真的接近本心。
鄭凱的發(fā)揮絕對是超常發(fā)揮了。
這是思考了自己不曾經(jīng)歷過的事情。
也是充分調(diào)動自己所學。
嚴格意義上來說,這已經(jīng)脫離了兵這個范疇。
畢竟有誰聽說一個兵會考慮這些事情?
一是因為一般人沒有這個能力。
二是因為有這個能力的人,一般不會是兵這個身份。
鄭凱仔細的研究著手中的地圖。
希望自己能夠從地圖中找出蛛絲馬跡。
技能的九個境界。
初窺門徑,略有小成,登堂入室。
得心應手,融會貫通,爐火純青。
登峰造極,返璞歸真,超凡入圣。
鄭凱對于某些技能的掌握,確實達到了超凡入圣,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但并不是說,所有的技能都能夠夠超凡入圣。
很多技能,鄭凱還是停留在初窺門徑的地步。
但現(xiàn)在的思考中的鄭凱竟然感覺這些技能能夠融匯貫通了。
這么長時間的訓練,略有小成,鄭凱不敢承認,登堂入室,更是談不上。
侃侃而談都做不到,如何登堂入室?
至于得心應手,那更是扯淡,哪里有鄭凱發(fā)揮的機會。
但此刻,鄭凱竟然將所有的技能全部融會貫通了。
一切都在鄭凱的腦海里快速的運轉(zhuǎn)著。
哪里合適作戰(zhàn),哪里合適阻擊,鄭凱迅速的模擬著。
尋找著這里的弱點。
在粗略的估計下,對比之下,雖然很難發(fā)現(xiàn)什么,但此刻鄭凱就在這里,很容易進行現(xiàn)場排查。
身在其中,又不在其中。
身為局內(nèi)人,又不是局內(nèi)人。
這讓鄭凱看的更清楚。
似乎是開了上帝視角,又似乎是旁觀者。
有誰比這個還更加清楚。
相當于解說員了。
看著全場的形式,結(jié)合自己的了解。
雖然一知半解,但也夠用了。
一般來說,沒有十足的把握,是不會有人干這種事情的。
鄭凱敢干,那是因為有這個自信。
首先、自己背著電臺,有什么事情,自己完全能夠及時報告。
第二、自己完全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
不管發(fā)生什么意外,完全可以通知別人自己的具體位置。
不像某些人求救的時候,連自己在什么位置都說不清楚,雖然接到求救信號的人有責任,但自己的命,那是自己的,只有這個是自己存在這個世界的證明。
第三、自己有這個實力,身體素質(zhì)那是沒有問題的。
不會在途中累到休克,這是基本的自信。
第四、進攻的路線,鄭凱知道,撤退的路線,鄭凱也知道,完全在自己的掌握中。
其實列了這么多理由,都不能算是鄭凱這么做的理由。
因為這些因素,在很多人身上都有。
讓鄭凱這么做的理由,真正發(fā)自內(nèi)心的理由就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