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漢風長存

第十八章:書成

漢風長存 風鵿 1702 2019-04-21 21:48:42

  “世子,這這這”

  郭伯看著上面所畫的圖,吃驚的說不出話來。

  這畫中所畫其實是一種改進的高爐煉鋼的機械。

  其實在漢代的時候,就已經(jīng)有了高爐煉鋼法和炒鋼技術,不過這一時期的高爐和后世的高爐比還是很初級的產(chǎn)品,而且所練出的還只是白口鐵,和后世的鋼比起來還很差,所以這種鐵需要經(jīng)過炒鋼,灌鋼等技術的處理才行。

  但是劉陔所設計的高爐其實已經(jīng)類似于現(xiàn)代高爐技術了。

  利用,水車和風車做為動力,帶動風箱為高爐供氧,而且風車和水車的設計也非常巧妙。

  在漢代,其實已經(jīng)有龍骨水車作為動力的灌溉系統(tǒng)了,而劉陔的水車也是在這基礎上改進了工藝,并增加了滾珠軸承,而風車和水車之間也設計了傳動軸,利用齒輪和杠桿的原理使得水車和風車的動力傳輸非常便捷。

  而所用高爐也按后世一樣自上而下分為爐喉、爐身、爐腰、爐腹、爐缸5部分,生產(chǎn)時從爐頂裝入鐵礦石、焦炭、造渣用熔劑(石灰石),從位于爐子下部沿爐周的風口吹入經(jīng)預熱的空氣。在高溫下焦炭(有的高爐也噴吹煤粉、重油、天然氣等輔助燃料)中的碳同鼓入空氣中的氧燃燒生成的一氧化碳和氫氣,在爐內(nèi)上升過程中除去鐵礦石中的氧,從而還原得到鐵。煉出的鐵水從鐵口放出。鐵礦石中未還原的雜質(zhì)和石灰石等熔劑結合生成爐渣,從渣口排出。產(chǎn)生的煤氣從爐頂排出,經(jīng)除塵后,作為熱風爐、加熱爐、焦爐、鍋爐等的燃料。高爐冶煉的主要產(chǎn)品是生鐵,還有副產(chǎn)高爐渣和高爐煤氣。當然后世所用高爐材料是鋼鐵,而現(xiàn)在可以暫時用鐵代替,之后慢慢提高。

  劉陔所設計的這種高爐煉鋼,完全照搬了后世的煉鋼技術,在加了一些自己的創(chuàng)新。

  “當然,你也可以根據(jù)實際情況做出一些改動”

  介紹完這些后,劉陔只是覺得口干舌燥,但是郭石就好像見到了寶藏一般。

  “世子說這需要焦炭,這焦炭是何物”

  “焦炭其實也是一種石炭,這比用木炭作為原料來煉鐵更好,而且據(jù)我所知,在青州和并州就有焦炭礦,”

  劉陔是地質(zhì)勘探隊的,所以對于礦場分布都非常熟悉,無論是現(xiàn)在的并州,還是青州,其實就有很多焦炭礦場,如果以后能大航海,也可以從外面運焦炭回來,畢竟焦炭比一般的石炭不僅更有利于煉鐵而且也更有利于發(fā)展工業(yè)。

  看來也有必要去尋找?guī)滋幍V場資源了。

  劉陔思索著,而郭石就如同撿到寶一樣。

  “那沒有焦炭又如何煉鐵呢”

  “焦炭就交給我吧,你先把這煉鐵爐造出來”

  “那,行”

  見郭石答應后,劉陔也是長舒一口氣,煉鐵爐有郭石負責,造紙和印刷有李玉看著,之后再讓木匠做做水車,風車就可以了。

  于是劉陔留下了一些需要打造的鐵農(nóng)具,又交代了郭石可以先用現(xiàn)有技術試著造一個滾珠軸承出來后,便帶著眾人離開了。

  “公子你剛才那套煉鐵之法是從哪里學來的,簡直神乎其技呀”邢颙簡直用崇拜的眼神看著小胖墩。

  “仙人指引”

  “………………”

  眾人也是一陣無語。

  ……

  ……

  ……

  于是未來半年,小胖墩有事沒事就會往農(nóng)場跑,同時在市面上尋找焦炭,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焦炭是何物,石炭倒是好找,只是石炭煉鐵因為含硫太高,所以鐵器很脆,并不適用。

  但是其他方面進展順利,首先是合用的紙已經(jīng)研究出來了,只是很粗超,勉強可以書寫,但是用作印刷還差點。

  但是印刷工具已經(jīng)準備好了,李玉也讓人準備了一套雕版印刷的一套活字印刷的,到時候兩種都用,試試效果。

  而且更重要的是小胖墩要求的凸版印刷機已經(jīng)弄了出來。

  其實凸版印刷機并不復雜,而且也是經(jīng)過小胖墩和李玉一起改進后的結果。

  利用水車位動力,而印制的模板也采用了可以兼容兩種印刷方式的模板,給墨裝置先使油墨分配均勻,然后通過墨輥將油墨轉(zhuǎn)移到印版上,由于凸版上的圖文部分遠高于印版上的非圖文部分,因此,墨輥上的油墨只能轉(zhuǎn)移到印版的圖文部分,而非圖文部分則沒有油墨。印刷機的給紙機構將紙輸送到印刷機的印刷部件,在印版裝置和壓印裝置的共同作用下,印版圖文部分的油墨則轉(zhuǎn)移到承印物上,從而完成一件印刷品的印刷。

  可以說印刷機的出現(xiàn),是一件劃時代的進步,只要紙張成熟,那么書籍就可以成批量的生產(chǎn),甚至還可以批量生產(chǎn)報紙,那樣輿論就可以完全掌握在自己手中了。

  當然這印刷機和之前的高爐煉鋼一樣必須嚴格保密。

  ……

  ……

  ……

  熹平二年,公元173年正月,人類歷史上第一張真正意義的白紙,楮紙正式造出,而桑皮紙也可以大規(guī)模生產(chǎn)。

  于是第一本印刷書籍,春秋公羊傳問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