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我本煉炁士

我本煉炁士

小河有水 著

  • 仙俠

    類型
  • 2019-04-07上架
  • 877337

    已完結(字)
本書由紅袖添香網進行電子制作與發(fā)行
©版權所有 侵權必究

氣、氣、炁——三個讀音相同的qì字的區(qū)別

我本煉炁士 小河有水 950 2019-04-21 18:48:13

  前兩天在書評區(qū)發(fā)了一篇貼子,但一發(fā)上去就被刪除,連發(fā)兩次都是如此,也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自己檢查了過后感覺并沒有違規(guī),所以就發(fā)到作品相關里面來,下面是正文。

  在現在的字典里,氣、氣、炁這三個字的讀音、意思和用法沒有區(qū)別,認為氣字是氣字的繁體字,炁字則已經成為了一個廢字(有書友抱怨說這個字都打不出來)。

  但是在古代,這三個字是很有區(qū)別的,而且是大區(qū)別。

  首先來說氣字。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文字最早是象形字,而氣字在象形文字中與“三”相似。

  造這個字的本義,是因為“一”代表混沌初始,“二”代表天地。在“二”之間加一橫指事符號,代表天地之間的氣流。金文為使之區(qū)別于數目字“三”,將第一橫寫成折筆,有的金文將上下兩橫寫成折筆。篆文承續(xù)金文字形,加強了筆畫的流動感,將“氣”從指事字變成象形字。

  所以這個氣字指的是天地之間流動的氣體,也就是我們現在說的空氣。

  再來說氣字。

  我們可以從《說文解字》中看出它的本義:氣,饋客芻米也。從米氣聲。《春秋傳》曰:“齊人來氣諸矦。”

  意思是說:氣是饋送客人的飼料和糧食。字形采用“米”作邊旁,“氣”聲?!洞呵飩鳌飞险f:“齊國人來,將飼料與糧食饋送給諸侯國的軍隊?!?p>  篆文承續(xù)金文字形。篆文異體字用“既”(打飽嗝)代替“氣”,表示“氣”是令人打飽嗝的東西。有的異體字用“食”(進食)代替“既”,表示“氣”來自進食后的腸胃運動。

  造這個氣字的本義,是體內因腸胃消化食物而產生的氣體,也就是人體內五谷之氣。

  最后來說炁字。

  炁讀音同氣,它的起源已不可考,有人認為它是道家專用,但其實并非如此。在先秦時期的《管子》、《荀子》以及中國最早的醫(yī)學典籍《黃帝內經》等書中,就已經有了對“炁”的論述。

  應該說,是道家繼承和發(fā)揚了“炁”這個概念。

  道家典籍《老子想爾注》中說:道散形為炁,聚形為太上老君。明確告訴世人,“道”就是太上老君,聚則為形(太上老君),散則為炁,炁也是“道”的一種形態(tài)。

  用我們現在的思維,可以將“炁”理解為先天地而生的一種神秘能量,是產生和構成天地萬物的原始物質。

  《關尹子·六匕篇》中“以一炁生萬物”說明的也是這個道理。

  看到這兒,大家應該明白為什么是“煉炁士”而不是“練氣士”了吧?

  所以雖然有書友吐槽書名不該用“炁”這個生僻字,但我實在是找不到可以代替的字,也不想改,因為改了就會失了我的本意。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