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里的日子平淡略顯得無聊,每天幾乎是同樣的重復。把帶晉陽當上班的章文怡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生活安逸而規(guī)律。晉陽的教養(yǎng)嬤嬤對于宮廷禮儀方面的能力不及楊嬤嬤精通,可是她的學識著實廣博,凡是女人該懂得事,她幾乎沒有不知道的。
章文怡經(jīng)常會把給李治做的襪子、里衣等活計帶過來,做不好的地方就請嬤嬤指點。
嬤嬤姓陶,據(jù)說也是大戶人家的小娘子,后來家中糟了難只有她一人活了下來。當時她的年紀還小,被賣到了當時的唐國公府。后來李淵從家中挑選了一些用慣了小廝、丫鬟進了宮,陶嬤嬤就這么進的宮。
有人傳言陶嬤嬤和高祖皇帝曾經(jīng)春風一度還產(chǎn)下了孩兒,只是不知道是男是女。不管怎樣陶嬤嬤的課程比較輕松愉快,她很少訓斥也比較有耐心,所以晉陽和章文怡還是很喜歡聽她的課的。
這天章文怡給李治收拾好,正要送別李治,忽然皇帝身邊的太監(jiān)小李公公到了,說是皇帝傳晉王妃見駕。章文怡狐疑的看了李治一眼,見他也是一臉的茫然。章文怡連忙回顧了一下自己最近一段時間的作為,覺得沒有什么逾矩的地方,便給了李治一個安慰的笑容隨小李公公去了。
在勤政殿的偏殿李世民接見了章文怡,一見面李世民劈頭就是一句:“汝最近干的好事!”
章文怡懵懵懂懂的也不知道自己那里犯錯了,只能低頭聽訓。
李世民林林總總的說了半天,章文怡聽的始終不得要領(lǐng)。最后李世民要執(zhí)行杖刑,這個章文怡總算是聽懂了。
杖刑說白了就是脫了褲子打屁股,在古代杖刑對女子來說這是極大的侮辱。受過此刑的女子不是抹脖子就是上吊,一般這種刑罰雖不至死,但是對受刑者卻是必死之刑。
章文怡大驚失色,連忙問:“父皇,兒臣自入宮以來循規(guī)蹈矩、恪守婦道,不知為何遭此刑罰?”
李世民一怔,想起來這孩子出身不高,文縐縐的掉書袋她是聽不懂的。剛才的長篇大論算是白說了。只好用大白話問她:“你可知七出之罪。”
章文怡聞言也是一怔,什么事這么嚴重都論到七出之罪了!不過章文怡也就此安下心來。雖然有人暗中使絆子,可惜這罪名安的太大,章文怡自問是無論如何都不可能犯下那樣的錯誤的。
定下心來,她還是回答了李世民的問話:“知道。無子、淫佚、不事姑舅、口舌、盜竊、妒忌、惡疾是為七出之罪。”
李世民問:“既然知道七出之罪安敢明知故犯?!?p> 章文怡匍匐于地說道:“臣妾思前想后自入宮以來從未做過出格之事,不知犯了七出之罪哪一條?”
李世民冷哼一聲,說道:“你可有盜油而食之事?”
這下章文怡總算聽明白是指的什么了,她皺起眉頭,反問:“燈油可是內(nèi)府分撥給晉陽公主之物?”
李世民是一代開國君主,論武身經(jīng)百戰(zhàn),論文連玄武門事變都干過,這世上還有什么陰謀詭計能瞞得了他。
章文怡這么一問,他立即明白毛病出在哪里了。告狀的人沒有說燈油是從哪里拿的,而李世民依常理而斷既然是告的偷盜那么一定是從別處拿的燈油。
被人耍了!李世民在心中冷冷的“哼”了一聲。有些人沒死心,還想搞事情。
他抬眼看著匍匐著的章文怡:一個商賈之女,除了容貌沒有一樣是符合大家閨秀標準的。但是她顧家、守得住平淡,這是絕大多數(shù)所謂的大家閨秀不具備的品質(zhì)。后宮為何精彩,都是因為沒人把這里當成家,也沒人能守得住這份平淡。
能守得住平淡的女人才是王妃最好的人選,李世民不禁為自己的決定得意起來。
李世民淡淡的說道:“大唐初定,百姓疾苦,你們不要貪圖口腹之欲而大肆浪費,回去好好把《女訓》多讀幾遍?!闭f完揮手示意她退下去。
不用打板子了,章文怡在心中松了一口氣,低眉順眼的應了一聲:“是”
過了半晌,李世民見章文怡還趴在地上,這才想起她是趴在哪里的,看不見他揮手。于是趕緊說道:“你且退下吧”
時間已經(jīng)進深秋,氣溫已經(jīng)低了很多,章文怡趴了半天涼氣已經(jīng)透過衣服冷到身體上了。
聽到“你且退下”知道皇帝不再追究,連忙爬起身來向皇帝施了一禮,匆匆退下。走到門邊忽然想起一件事請來,連忙返身回到房間中跪下。
李世民見她去而復返,皺起眉頭略有些不耐煩的問:“還有何事?”
章文怡也不敢抬頭,她怕一抬頭看見李世民那張嚴肅的戰(zhàn)斗臉就沒勇氣說了。她道:“晉陽妹妹身體虛弱,臣妾斗膽請允許公主單獨用餐?!?p> 李世民暗中冷笑:剛剛還以為她耐得住平淡,原來不過如此,這就要邀功么?
心里不滿李世民表面上卻是和顏悅色,問:“這是為何?”
見李世民心情還好的樣子,章文怡的膽子也大了一些。她道:“晉陽妹妹應該是生來就是體虛之癥,因此需要吃一些清淡的飯菜。大廚房里的飯菜比較油膩也偏咸,故而請求單獨開個小灶?!?p> 李世民笑了笑,用平和的語氣說道:“原來汝還是一位深藏不露的名醫(yī),啊——”
章文怡聽得李世民如此說,語氣很平淡,可是話卻是不是那么回事。不過話既然說出來了,也只好硬著頭皮繼續(xù)說下去。
于是章文怡說道:“臣妾不敢,只是臣妾在家中之時,曾有醫(yī)者對類似的病人說過同樣的話?!?p> 李世民用嘲笑的語氣問:“結(jié)果如何?”
章文怡,道:“沒聽勸最后死了?!?p> 李世民大怒:“這么說朕的太醫(yī)署里的太醫(yī)皆為庸碌之輩?”
章文怡抬起頭來,抗辯道:“人都是有私心的,如果我是太醫(yī)肯定是有把握治得好的奮勇向前,沒把握的自然退縮。晉陽心肺先天不足,不要說太醫(yī)不會個個都是扁鵲、華佗,即使是扁鵲、華佗也有治不好的病癥!”
話說完了,章文怡忽然想起對方是皇帝,自己一激動把這茬給忘了。俗話說伴君如伴虎,萬一李世民惱羞成怒把她拖出去斬了怎么辦?
想到這里章文怡不禁腿軟,連忙跪下道:“臣妾無狀,望陛下恕罪?!?p> 其實章文怡剛才一番話有理有據(jù),將人性剖析得淋漓盡致。把李世民給說愣住了:這是七歲孩子能說出來的話嗎?別說七歲,二十七歲也未必說得出來,難道是有人教授的不成?!
看著跪在地上一臉惶恐的章文怡,李世民不由得暗中一笑:看來是這孩子的真性情,野是野了一點,不過赤子之心難得。
李世民看了章文怡一眼,說道:“下不為例,這次就不處罰你了。”
章文怡謝恩就要退下,李世民這時卻說道:“還有沒有其他的要求,如果還有一并提出來。以后記得有事要先通知朕,不要自作主張?!?p> 章文怡乖巧的應了一聲“是。”
熱水袋趁著李世民的心情好,章文怡又提出來做熱水袋的要求。她不確定這東西古代做不做得出,只是作為抱著有則好沒有也罷的心情提出來。卻險些被李世民否決,李世民覺得已經(jīng)有手爐、暖爐,沒必要用這個所謂的熱水袋。
章文怡解釋手爐、暖爐使用炭火的用多了容易上火,李世民終究心疼女兒,最終還是答應了章文怡的要求。
拿到手章文怡發(fā)覺這就小號的水囊,很無奈的發(fā)覺自己其實很傻,白白擔心了好幾天。
這東西一共做了六個,分別是晉陽、章文怡、李治、李世民、元娘和秦瓊?cè)耸忠粋€,章文怡還特地給每個熱水袋做了套子,女孩子用的是棉花套子,上面繡了非常卡哇伊的卡通繡像。男人用的就比較樸實了,只是用得是皮毛做的,比較舒適保暖。
古代人的衣袖寬大,有了套子的熱水袋可以套在雙手手上用袖子遮住,看上去很像正常的插手站立,很正式、很恭敬的站立方法,可是手卻是暖和的,李治笑呵呵的用了。
由于李治和章文怡的寢宮一般只有晚上才回去睡個覺,章文怡把一部分撥給他們的炭火分給了晉陽。他們倆只要晚上回去的時候把屋子燒熱,讓兩人能順利洗漱完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