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糊涂大帝

第九十一章 兒皇帝

糊涂大帝 富有錦繡 1082 2019-04-06 00:05:00

  三十四歲的耶律德光在幫助四十五歲的干兒子石敬瑭坐穩(wěn)皇位之后就準備回契丹了。

  臨行前,耶律德光還不忘和石敬瑭訂立盟約:“世世子孫,幸勿相忘!”

  雖然石敬瑭將燕云十六州割讓給了契丹,但不是所有的漢人將領都愿意做契丹人的走狗。

  云州節(jié)度判官吳巒就不買契丹人的賬,在耶律德光經(jīng)過云州時緊閉城門,不讓契丹人進城。

  耶律德光在城下破口大罵道:“你們的皇帝早就把云州割讓給我了,你們?yōu)楹芜€要抗命不遵?”

  吳巒卻并不理會耶律德光的怒吼,而是命令守城的士兵用利箭“招呼”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在城下大罵,城上突然飛來了一支箭,嚇得耶律德光倉皇后退,顏面盡失。

  于是氣急敗壞的耶律德光下令攻城。

  結果在吳巒的指揮下,城中軍民嚴防死守,一連十多天過去了,契丹人仍然無法攻破云州城。

  耶律德光不想在此糾纏下去,于是便留下部將繼續(xù)圍攻云州城,自己則帶領親兵回契丹了。

  吳巒在云州城中苦守了半年,契丹人始終無法攻破云州城。但云州城里的糧食也即將告罄了,苦于沒有援軍,吳巒只能派人突圍,到洛陽去向石敬瑭求援。

  如果石敬瑭能痛改前非,發(fā)兵援助吳巒,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畢竟燕云十六州的民心、軍心還是向著中原的,而契丹人孤軍深入近半年,早就師老兵疲了,此時想要消滅這支圍攻云州城的契丹軍隊易如反掌。

  但兒皇帝石敬瑭卻不這樣想,他覺得自己剛剛入主中原,各地藩鎮(zhèn)對自己都是口服但心不服,他要保存自己的實力以應對隨時都有可能發(fā)生的藩鎮(zhèn)叛亂,而不是去得罪實力強勁的契丹干爹。

  于是他一面派人給耶律德光送信,請他撤走圍攻云州城的軍隊;一面派人到云州,召回吳巒。

  在這之后,契丹軍隊果然撤走了,而吳巒也奉召回了洛陽,改任寧武軍節(jié)度使。

  兒皇帝石敬瑭確實是一個信守承諾的人,他兌現(xiàn)自己給耶律德光的所有承諾,將燕云十六州的土地及土地上的人民全部割讓給了契丹,哪怕讓契丹人輕易占領了長城一帶的顯要地區(qū);哪怕從此以后,契丹人可以長驅(qū)直入到黃河流域,給中原人民帶來無窮的災難;哪怕他從此成為了歷史上遺臭萬年的千古罪人,他也要兌現(xiàn)自己的承諾。

  而且,除此之外,石敬瑭還對于契丹百依百順,非常謹慎,每次書信皆用表,以此表示君臣有別,稱耶律德光為“父皇帝”,自稱為“兒皇帝”。除了每年向契丹納貢三十萬匹絹外,每逢吉兇慶吊之事,乖兒子石敬瑭還會贈送奇珍異寶給他的干爹,以致贈送奇珍異寶的車隊相繼以道。

  其實石敬瑭也曾動搖過,但看了桑維翰的長篇奏折后,又覺得當兒皇帝好處較多,所以一直到死也沒有自己扔下兒皇帝這頂帽子。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