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你們真的是夠了!還啥子還?你們到底搞沒搞清楚?我才是他的老板,我是大老板!
他一個給我打工的,送我點兒禮物咋個的?
莫非我這個大老板,還要去討好他?”劉燁簡直是氣笑了。
“那咋個不是?你看你爸爸去給人家打谷子,好酒好肉的招待不說,中途還要煮上幾個蛋!
娃兒,你要搞清楚,勞動最光榮!”劉燁的奶奶教訓道。
劉燁感覺自己腦門痛……
現(xiàn)在總算明白了家里人的思想,也是現(xiàn)在最常見的思想。
這個時代的人,雖然漸漸察覺到錢的重要,或者說歷史以來錢都重要,但是每個時代有每個時代人的氣節(jié)。
這個時候,還有生產(chǎn)隊時期的風氣作祟,屬于勞動光榮的思想末期。
隨著九零年打工潮的興起,這才慢慢變成了金錢開道,同時也在外見識了人家大老板的厲害,漸漸的開始向錢看,才漸漸又轉(zhuǎn)變目光和思路。
“婆!不要以為我小就啥子都不曉得,你也要搞清楚,勞動最光榮的時代已經(jīng)過去了!
以前是士農(nóng)工商,以后是士商工農(nóng)的時代!
改革開放曉得哈!
改革開放的緣由,就是因為我們國家太窮了,想要富裕起來,追趕國外!
那么咋個富裕起來你們曉得不?這就要靠商人!
就剛剛你說的那個事情,同樣一件事兒,換個角度想!
比方說人家不請我爸爸,請其他某家人打谷子是一樣的!
換句話說,人家請我爸爸,是看我爸爸勤快!
但是,勤快的不止我爸爸一個人,所以如果我爸爸慢了,或者說偷懶了,人家主人家看到了,下一年就不請我爸爸就是了,這個是完全可以的!
現(xiàn)在我給你說,做老板的,決定權(quán)在他手上的,他說請哪個就請哪個,這是完全可以的!
換在馬老三這里也一樣的,我說不請他了,就不請他了,他只是給我做事兒,但是會做事的不止他一個,你們明白不?”
“咋個是商人?那我不做行不行?反正自己做的也夠吃!”劉燁的奶奶懵逼道。
“看來我今天要給你們講下道理!等倒!”
劉燁說著,邁著小短腿兒來到窗臺前,這里晾曬著高粱和玉米,都是翻出來曬的去年的。
劉燁抓了一把高粱一把玉米,來到桌子前,把兩樣東西分成四份,或多或少,然后留下了一份兒大的在旁邊。
“看清楚哈,假設(shè)高粱代表的是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錢,而包谷代表的是我們現(xiàn)在擁有的各種東西!
記住,因為我們每個人都不是全能的,所以擁有的東西不一樣,錢也不一樣。
而這兩堆大的,就表示是國家的,我們來做個試驗!
現(xiàn)在,婆你想要買我手里的簸箕,因為你不會編……”
“我會編!”劉燁的奶奶懵逼道。
“只是個例子,就好像鹽巴我們要買,化肥我們要買對不對?還有很多東西要買對不對?比方說煤炭,菜刀,衣裳等等,我就是舉個例子,總之每個人有的東西都不一樣!”劉燁無語道。
“哦哦哦,懂了,乖孫孫你接到說!”劉燁的奶奶終于明白過來。
“吶,現(xiàn)在你用錢買我的簸箕,我給你簸箕,你給我錢!我錢多了一點兒,但是我簸箕沒了!
然后,我要買鹽巴,我把錢給賣鹽巴的媽媽,從媽媽這里拿了鹽巴!
因為每種東西價錢不一樣,所以或者拿出去的東西多,收回來的錢少,或者反過來。
錢少了,我們就要找錢,咋個找?媽媽這里生產(chǎn)鹽巴要人,于是我去給媽媽做事兒,媽媽給我錢!
現(xiàn)在,媽媽錢少了,但是鹽巴又多了,因為我做事兒,把鹽巴生產(chǎn)出來了!
這樣一轉(zhuǎn),然后要交稅給國家,我們交了稅之后又少了!
咋個辦呢?
國家大搞建設(shè),要用人,要收東西,比方說糧食。
于是國家拿出很多錢來,購買媽媽和婆你手上的東西,于是媽媽和婆你又有錢了對不對?
然后你生活也要買東西,你又把錢拿出去換東西去了。
有了東西,除了自己吃喝用的,其他你又換成了錢!
國家又開始收稅了……”
“哎哎哎……,背時娃兒,那我干啥子?”劉燁的老爹迷糊道。
“你?你就是那種舍不得用錢,又舍不得買東西的,所以你的錢是一潭死水,不增不減,你可能會給人工作,掙錢,然后自己慢慢存!
可是你慢慢存,有沒有婆和媽媽得到的多?
她們花的快,但是賺得也快!”
劉燁翻了個白眼之后繼續(xù)道:“繼續(xù)聽我說,然后國家這邊因為開銷太大沒錢了!
沒錢了咋辦?錢就是國家印刷的,所以就印刷錢來接著買!
但是錢在某種程度上就代表了東西,所以錢印刷太多了咋辦?
那就是貶值!
想想那些年的東西多少錢,現(xiàn)在多少錢,你們就曉得了!
當然,國家也不敢亂來!
因為如果錢印刷太多了,就會讓經(jīng)濟崩潰,大家都不相信錢能買東西了!
或者說昨天才一角錢的東西今天一塊錢,明天十塊錢的話,那無形中留在手里的錢就變少了。
這些變少的錢哪里去了?那就是被各個層面無形中剝削了!
所以錢不花了換物質(zhì),而是留在手里,會無形中越來越少!
現(xiàn)在兩三萬能修一座兩層小樓,以后說不定一個人躺下的那點兒地方都買不到!
而這些種種,其中商人起了關(guān)鍵的作用!
比方說我們這里今年才開始有賣的蘋果,它在我們這里是長不出來的,必須要北方才有。
所以它被商人運送到我們這些來,這一路上各種費用加起來,就讓它變得很貴。
同樣的,我們這里的香蕉等等,運到北方去,一樣的很貴!
這錢,東西,之間互相流轉(zhuǎn),這才是硬道理!
而這些,都要靠商人來做!
農(nóng)民多余的東西賣給商人,因為全國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各種東西產(chǎn)量不同,你有蘋果我有香蕉,就這樣兒互通有無!
農(nóng)民,終究是靠著自己的雙手,在土地不足的情況下,土地種出來的賣了買,基本上不剩下什么。
然后工人是死工資,老板說多少一個月就多少一個月。
只有商人,算是空手套白狼,讓農(nóng)民和工人種以及做出來的東西,到處流轉(zhuǎn),賺取中間的差價,商人會越來越有錢!
而商人要交比農(nóng)民更多的稅收,國家也會越來越有錢,國家有錢的就會大搞建設(shè),請民工,占用農(nóng)民的各種,然后用錢補償農(nóng)民,農(nóng)民也會越來越富裕。
最后,達到全國富裕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