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萬多年前,東北地區(qū)的張廣才嶺,火山突然開始噴發(fā),森林毀滅殆盡,形成了七個天坑,最大的一個天坑,直徑足有五百米,深度近兩百米。
后來,火山停止噴發(fā),天坑和周邊地區(qū),一片死寂,鳥兒也不愿意落腳,只能看見它們從空中掠過的身影。
不知又過了多少年,天坑周圍慢慢地長出了樹木,也出現(xiàn)了松鼠等小動物。
鳥兒從天坑的上空飛過,撒下的糞便中,有很多草籽,秋天的松鼠,有時又將松塔,藏在四周的巖壁縫隙,這些草籽和松塔,經(jīng)過漫長地發(fā)芽、生長和蔓延,在天坑的火山灰上,形成了以紅松和落葉松為主的地下森林。
陡峭的巖壁,富含鹽分和礦物質(zhì),懸羊作為食草動物,又是攀巖高手,喜歡在巖壁上舔食鹽分。在懸羊的換毛季節(jié),它們要補充礦物質(zhì),在巖壁上活動的時間,則更多了。
天坑周邊的食草動物,一旦受到掠食者的追捕,窮途末路之時,有些只好跳下巖壁求生。隨著幸存者越來越多,它們在地下森林繁衍生息,成為了常住居民。
就這樣,幾千年過去了,最大的天坑,形成的地下森林中,地上已棲息著成群的野兔、狍子、懸羊和野豬等動物,樹上則棲息著松鼠、喜鵲、松鴉、星鴉等動物和鳥兒,處于食物鏈頂端的,是一只金錢豹和狼群。
這些動物,通過長期此消彼長的生存競爭,這里的食物鏈是穩(wěn)定的,生態(tài)也是平衡的。
隨著東北虎的意外闖入,改變了這里的食物鏈,也打破了地下森林的生態(tài)平衡。
一個春天,兩歲多的雌性東北虎“虎妞”,被母虎從長白山所在的地盤驅(qū)離了?;㈡ら_始獨立生活,它順著長白山朝東北方向走去,無意中來到了最大的地下森林周邊。
走了很久,虎妞非常饑餓,開始尋找獵物。
很快,它發(fā)現(xiàn)前面的森林中,有一群狍子,于是趕緊伏下身子,利用茂密的樹林,作為掩護,慢慢地靠了上去。
快要接近時,紅松樹上的一只喜鵲,發(fā)現(xiàn)了虎妞,立即發(fā)出了尖銳的叫聲。狍子聽到警報聲,全都停止了進食,抬起頭來提防著掠食者。
由于饑餓,虎妞不想錯過這次捕獵機會,立即發(fā)動了進攻。狍子四散而逃,虎妞的眼前,完全是一片白花花的屁股。
狍子的尾巴,內(nèi)側(cè)是白色的,受到驚嚇后,尾巴自然地炸開,就呈現(xiàn)出了白色。
白花花的屁股,使虎妞眼花繚亂,不知到底該追哪一只狍子。
不一會兒,一只老狍子和幾只小狍子掉隊了,虎妞向掉隊的小狍子追去,孰料老狍子有意放慢了速度,擋在虎妞和小狍子之間,虎妞只得將目標,換成了眼前的老狍子。
原來,老狍子知道自己的來日無多,為了救小狍子,準備豁出性命,把老虎引開。
老狍子見虎妞追趕自己,馬上換了一個方向,朝小狍子相反的方向跑去,虎妞緊緊貼了上去。
眼看就要追上了,老狍子卻停了下來?;㈡げ还苋叨?,縱步躍起后,向老狍子撲了上去。
躍起以后,虎妞才知道大事不妙,狡猾的老狍子不見了,自己則先后有一種懸空和下墜的感覺。
下面是地下森林。
虎妞壓斷了巖壁上的一棵紅松樹枝,身子繼續(xù)下墜,幸好它的身形敏捷,下墜過程中,用前肢抱住了地下森林的一棵落葉松樹干。
由于慣性,虎妞無法抱緊樹干,身子還是落在了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