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整天下來,陳薇“兢兢業(yè)業(yè)、恪盡職守”,贏來了楊蕾、郭艷艷不時的夸贊和認可。
而陳薇自己,也非常喜歡店里這種生意興隆、店員之間其樂融融的氛圍,她很用心地學習著每個產(chǎn)品的賣點,甚至在空閑時候去拿著產(chǎn)品說明書研讀。
到了下班時間,陳薇騎車回家,比陳澤華提早到了家里,開始做飯。
陳澤華回到家里,看到在廚房忙碌的陳薇,也過來給她幫忙。
“怎么樣,一天下來,感覺如何?”陳澤華問到。
“很不錯,店員很好相處,產(chǎn)品知識很好學習?!标愞闭f到。
“我就知道,我的妹妹,學什么像什么!”陳澤華一臉驕傲地說。
“呵呵,大家對我這么認可,我可得好好努力了,不能讓你們失望?!标愞毙χ?。
“付晨旭回家了嗎?”兩人談話間,陳澤華冷不丁的一句,讓陳薇猝不及防。
“哦,是的,回家了,今天的火車?!标愞闭f到。
“哦,好?!标悵扇A說到,“大學期間談戀愛,是正常的事,至于咱媽的態(tài)度,目前暫時無法改變,但只要你們倆在一起努力,什么困難都是可以克服的?!?p> “謝謝哥?!标愞闭f。
陳澤華可謂是陳薇學習生活中的“良師益友”,他對于陳薇一直呵護有加的同時,更是期望自己的這個妹妹能夠有更為健康的成長經(jīng)歷、能夠獲得更為直接的人生經(jīng)驗。
或許,陳薇的媽媽許麗琴的性格能夠像陳澤華這樣,對陳薇的態(tài)度能夠像陳澤華一向堅持的這種,陳薇在成長的路上應(yīng)該能夠獲得更為良好的引導,感情和成長經(jīng)歷也或許會是另外一幅景象。
然而,這里也不是說許麗琴管教孩子的方式是有多么的“錯誤”,更不是說陳澤華這種引導就是絕對的“正確”。這個世界,本就沒有什么絕對的對錯。
而事實是,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若能夠給予一定的尊重和理解,能夠用正確的方式去聆聽孩子真正的訴求,能夠和孩子平等的坐下來聊天談心,那么這個孩子就肯定會多一些自信,多一些主見,對自己的人生就會多一點明晰的規(guī)劃。
至少,這個孩子會很大膽地說出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尤其是到了戀愛的年齡——會知道自己到底是需要什么樣的一個戀人。而不是一味被動等待、對自己喜歡的人畏首畏尾,這樣的話,或許就會減少一些選擇時的“湊合和將就”,就會少一些不知所以的“稀里糊涂”。
陳薇性格的造成,受家庭的影響很大,尤其是受到媽媽的影響,從小到大,媽媽一直將自己視為沒有長大的孩童,什么事都代替自己做主,不給陳薇選擇的空間和嘗試的機會。
這勢必讓陳薇養(yǎng)成了“被動等待”的習慣,習慣了一切被他人所操縱。
在陳薇長大后,到了戀愛的年齡,媽媽仍認為陳薇是個小孩子,不該擅做主張自己“擇偶”,而家庭背景的限制,學識經(jīng)歷的限制,社會關(guān)系的限制,讓媽媽又不清楚該給自己的女兒擇一個什么樣的“偶”。
而許麗琴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否認女兒所擇的“偶”,或許她的初衷,否定掉一個又一個“不滿意”的,自己的女兒就會長記性去擇一個“滿意”的了。
當然,這都是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