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鎮(zhèn)里的我
最新章節(jié)
書友吧第1章 始
叮鈴叮鈴,這是賣麥芽糖的車鈴聲,滋滋滋滋,這是左鄰居家蓋房子的聲音,砰砰砰砰,這是右鄰居家裝修的聲音。
今年是2022年,我十九歲啦!
這也是新冠疫情的第一二三...哎呀第幾年都不重要了。
*
我出生在一個說普通但也不普通的年份,2003年,媽媽說那年也有疫情叫‘非典’。
媽媽說:“當年的非典也不見得有新冠這么嚴重,還這么久的時間那非典是怎么好的?”
爸爸說:“當初的非典是因為夏天來了自然而然的好了,并沒有研究出能與之抗衡的藥品來。”
我嘆氣道:“要是新冠也能像非典一樣消失就好了?!?
*
2003年五月底出生的我那時剛剛降落在一座名叫“東?!钡男℃?zhèn)里。哈哈,是不是會想起東海龍宮啊,其實小時候我總以為我們這的海就是神話故事里的東海,以為那海里會有龍宮,直到長大后看了電子地圖我才知道原來我這的海只是一個小的不能再小的小小小海灣。
但,即使再小它也是海,小時候經常去海邊撿貝殼,看著趕海的人乘船離去直至傍晚,他們往往滿載而歸偶爾會落下一些小螃蟹,我與玩伴們就會偷偷將小螃蟹撿回家去。
回家時難免會有些臟,阿嬤瞧見了忍不住說我?guī)拙浜缶蜁胰ハ丛?,洗完澡阿嬤就去做飯炒菜,而我自然是坐在電視機前看動畫片啦。
吃飯時我看著碗里的小螃蟹有些灰心,剛才忘了同阿嬤說了不要把它炒了我還想多養(yǎng)幾天呢。
算了,反正這也不是第一次,小螃蟹真好吃!
七歲時已經開始很經常見不到爸媽了,他們和其他父母一樣去外地工作我和妹妹也漸漸的成了人們嘴里說的留守兒童。
不過很多年以后我總覺得這些都不重要,至少在我生日的時候他們會不遠萬里的回來給我過生日,這是一件在留守兒童里不常見的事情,所以即使是留守兒童又能怎么樣呢,他們對我的愛絲毫不減。
*
12年十一月,我又多了一個弟弟,小小的很可愛。后來爸媽將他帶出去了,原以為他會一直跟在爸媽的身邊,可不久后他回來了那時大概一歲多,很可愛的一個小東西整天哭喊著要媽媽,叫人心疼。
后來也許老天都不忍心,爸媽真的將他又帶走了,家里又剩下了我和妹妹,還有阿公阿嬤。
*
15年九月,我上初中啦。
16年,爸媽回來了,弟弟回來上幼兒園,其實很久以后我才知道原來當初他們回來不僅是因為弟弟要上幼兒園,而是阿嬤身體不好暈了好幾次。
也是,阿嬤天天吃剩的飯菜,壞的飯菜。又要天天干活,早起貪黑。
阿爸說,那時候他們回來照顧阿嬤,都不敢去醫(yī)院的怕一查就是什么大病,只能天天在家里照顧她煮好吃的。
很慚愧,那時候的我,天天在家里的我,和阿嬤朝夕幕處的我,一點都不知道....
不過天公作美,在爸媽的照顧下阿嬤的身體真的好了。
*
小時候太奶奶還在,只是年邁了,阿公有幾個兄弟雖然關系并不好,但是還是得一起贍養(yǎng)嘛。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么家里最大的一間房給了太奶奶,而我和奶奶妹妹一起擠一個小房間。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么阿嬤總是罵太奶奶,總是對太奶奶沒有好脾氣。
小時候不知道,為什么阿公阿嬤總是吵架。
原來,即使阿公是太奶奶最不疼愛的一個孩子,甚至被村里人取了一個“沒人要”的綽號。但阿公,卻是兄弟里最孝順的,那時候家里一共就三間房,阿公把最大最好的房間給了太奶奶。
太奶奶去別的人家住的時候可不是這樣的,長大后我常在想太奶奶那時會不會后悔,若是從前待我阿公好一點就好了。
原來,我阿嬤剛嫁過來時受盡欺負,原來我們家不是沒有婆媳矛盾,是阿嬤在太奶奶那受了許多的委屈,不想讓我媽媽和嬸嬸重蹈覆轍。
家和萬事興已經嵌入我們家的基因里,阿爸這一輩子最在乎最重視的也不過家庭和睦了。
很好,天公又作美了,阿嬤和媽媽沒有婆媳矛盾嬸嬸和阿嬤的關系也不錯,嬸嬸和媽媽的關系也很好。
至于阿公阿嬤為什么總是吵架,我問過媽媽,媽媽說:“因為阿公總是愛開一些有的沒的的玩笑,而奶奶性子古板固執(zhí)不喜歡開玩笑?!?
或許我遺傳奶奶的性子吧,我也固執(zhí)古板不喜歡開玩笑,只不過開不起玩笑并不是因為古板固執(zhí),而是總是會把玩笑當真...
對于阿公和幾個叔公的事情我并不清楚,可以說是一點印象都沒有,但自太奶奶離世后我們幾家便再沒有往來,我不明白是因為阿公窩里橫的性格還是因為其他的,其實阿公還是很在乎家庭美滿的,只要家里人一多人人和睦相處,阿公總是會偷偷抹眼淚,我想他也是想和兄弟們好好相處的吧。
*
越長大越會不明白為什么親人會因為一些小事就鬧掰,到現在都還不明白,也許是我還未真正的長大....